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朱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默写。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5)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6)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2023-11-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 . 回顾所学,按要求作答。15分(11+4)
(1)轻叩诗歌大门,我们看到了苏轼笔下“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的西湖美景;欣赏了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景象;听见朱熹泗水边寻春的赞叹:“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孟浩然与好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约定。
(2)爱国是中华民族不变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是陆游对祖国炽热的爱的宣言,“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曹植不怕牺牲的精神。
(3)在文字里遇见最美的人,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狼牙山五壮士,烈火中___________的邱少云,长征途中___________的老班长,还认识___________的老支书。(填四字词语不重复)
2023-11-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3 . 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我们本册书中学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了意外之喜。
(4)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脊梁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_________________的人,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_________先生的《草原》中“那里的天_________________,空是_________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________________ 。”
(6)《七律·长征》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当时战斗场面的激烈和战士们神勇无比、无所畏惧。
(7)《伯牙鼓琴》的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即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锤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2023-10-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
4 . 古诗阅读:回顾《春日》这首古诗完成练习。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__________,     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_(咏史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下面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读完这首诗的后两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定时作业语文试卷
5 . 课文乐园。
(1)《狼牙山五壮士》是按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讲述了五名战士为了__________,诱敌上山,奋勇杀敌,最后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的精神。
(2)《草原》一文依次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幅图。其中表现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将一场骤雨描写得淋漓尽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元元和才才到郊外踏青,看着眼前万紫千红的景色,他们不由得想起了朱熹《春日》里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6 . 先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忘忧国。
(1)保家卫国,匹夫有责。有道是________。(填序号)
(2)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我来到泗水之滨,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不仅吟诵起朱熹《春日》里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除此以外,我还知道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新前程美语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 根据句意填写恰当的内容。
(1)同是一轮明月,在孟浩然眼中有孤苦之感:“__________________。”而它在辛弃疾眼中却是喜悦欢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春日的生机,可以引用朱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友人的好客,可以引用孟浩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景如画,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多么幽清明净,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2023-09-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8 . 根据课文内容和知识积累完成练习。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的桑娜夫妇、_______的老支书、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欣赏了古人笔下“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的空旷与幽远,体会了“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的奇特与欢快,同时我们还领略了现代革命家挥毫写下“五岭逶迤________,乌蒙磅礴_______”的无畏和乐观。
(2)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的绚丽春天;领悟到贺知章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热情。
2023-09-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9 . 填空。
(1)朱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认真读书,不断补充新知识,这样才能使知识不断更新,心灵才能更澄明。
(2)我们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用《论语》中的话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王石镇中心小学等4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0 . 阅读理解。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四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①半亩方塘:一个方圆大约半亩的水塘。②鉴:镜子。③徘徊:原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这里指天的光和云的影子来回移动。④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它,即方塘之水。⑤那得:怎么会。那,同“哪”。

⑥如许:如此,这样。⑦为:因为。⑧蒙冲: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⑨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⑩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中流:河流的中心。

1.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其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四字)来比喻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知识,“其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来比喻灵感勃发,艺术创作流畅自如。此外,“蒙冲巨舰一毛轻”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境界,两者之间是___________关系。
2023-08-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名校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