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05-30 1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丙)的合成与加工过程,甲、乙为单链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密码子存在于甲和乙上,最多有64种
B.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多种RNA的作用
C.b过程所需要的酶分布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
D.图示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基因→mRNA→蛋白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及基因表达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同
B.染色体上的DNA通过半保留复制使子代保留了亲代一半的遗传信息
C.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质中,翻译过程中需要多种RNA参与
D.细胞中所有RNA都来自DNA的转录,同一细胞可同时发生两种RNA的合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有关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
B.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
D.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2017-11-27更新 | 1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B.血红蛋白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血红蛋白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C.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二者共同对生物的性状起作用
D.囊性纤维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图为人体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的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同时进行翻译的其它核糖体都位于近b端
B.合成的多肽链经剪切加工成血红蛋白,该过程有水分子参与
C.红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关于核酸中碱基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双链DNA中嘧啶的数量总是等于嘌呤的数量
B.一段双链DNA分子含100个碱基T,则该DNA第4次复制需要800个碱基A
C.如果某蛋白质含100个氨基酸,则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300个碱基
D.单链RNA中嘧啶数量不一定等于嘌呤
2020-05-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某段DNA片段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10%,尿嘧啶(U)占碱基总数的30%,则转录出该mRNA的DNA片段中,腺嘌呤(A)所占的比例为( )
A.40%B.30%C.20%D.10%
2017-06-18更新 | 129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4%和16%B.34%和18%C.16%和34%D.32%和18%
2022-10-25更新 | 1207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0届江苏泰州、南通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搅拌不充分会使含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含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D.实验目的是研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0.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B.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D.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个碱基对
2020-04-14更新 | 158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遗传定律假说成立的原因之一是所选物种个体间是自由交配的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2014-07-02更新 | 8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2. 将某种植物高秆(DD)和矮秆(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方式所得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性状表现是(  )
A.无法判断B.高茎:矮茎=3:1
C.全都是高茎D.B、C两项都有可能
2022-07-24更新 | 153次组卷 | 40卷引用:成都市树德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以杂合抗旱小麦(Aa)为亲本,连续自交并逐年淘汰不抗旱植株。若以F2的抗旱小麦上结的种子为商进行出售。则农民种植后,不抗旱小麦所占的比例为(       
A.1/6B.14C.1/32D.1/10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不属于F2产生9:3:3:1性状分离比的必备条件的是
A.各种精子与各种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
B.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
C.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相同
D.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能表达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夫妇中有一方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也可能所有孩子听觉均正常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孩子的概率为7/16
D.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听神经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16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C.复制后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