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2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2022-07-31更新 | 304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
2023-06-21更新 | 129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生物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作用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022-08-02更新 | 271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题
4 . 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1)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_______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_______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_____________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_________
2022-08-27更新 | 177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某科研团队在同一农场内,连续3年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实验分甲组(自然光照)、乙组(遮阴处理)和丙组(自然光照,如遇阴天开灯补光),每组均常规田间管理。各组产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玉米产量(千克/公顷)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0906

12095

10886

2287

4770

4361

12317

12923

12285

(1)【提出问题】不同光照强度对玉米产量是否有影响。
【作出假设】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细胞中的______利用光能把水和______转化成有机物。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可能影响玉米的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各组环境中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保持______;甲组与乙组、丙组可形成______;该实验连续重复做了3年,目的是______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3年的实验结果可知,玉米产量最高的都是______组,表明提高光照强度能增加玉米产量。由此可见,种植玉米遇阴天时可通过适当______以保产增产。
(4)【进一步探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可以探究______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2-06-27更新 | 166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
6 . 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甲组温度计示数低于乙组
C.甲组蜡烛迅速熄灭,乙组蜡烛继续燃烧
D.实验可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2022-08-27更新 | 229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题
7 . 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022-09-30更新 | 211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真题
8 . 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
(1)实验一: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
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去除率(%)

有机物

对照组

8.47

2.81

27.92

实验组

25L下游水样+金鱼藻

94.57

73.42

65.46

25L下游水样+苦   

69.50

59.90

35.65

①对照组的“?”应填______
②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
科研人员于某日9:00~17:00监测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人认为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而有人认为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______
(3)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______
2023-06-27更新 | 101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真题
9 . 下表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它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鼠妇环境温度土壤湿度
纸盒左侧20只明亮30℃干燥
纸盒右侧20只阴暗30℃潮湿
A.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B.两侧都应是阴暗环境
C.两侧的温度可以不同D.两侧的土壤都要是潮湿的
2023-06-23更新 | 96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生物真题
10 . 小丽同学在探究“酵母菌产生酒精所需条件”的实验时,她在甲、乙装置中各加入5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10克葡萄糖和200毫升水,均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下列对她的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形成对照实验B.实验探究的条件为是否搅拌
C.只有甲装置可产生二氧化碳D.最可能产生酒精的是乙装置
2022-09-30更新 | 184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