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22 道试题
1 . 玉米被称为“食物中的黄金”,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它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体细胞中有 10对染色体,无性染色体,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如图)。请分析回答:

(1)在适宜的条件下,玉米种子开始萌发,_____逐步发育成幼苗。
(2)玉米幼苗在阳光照耀下渐渐长大,实验小组的探究活动也陆续展开。
①探究一:玉米叶片对不同颜色光的利用率相同吗?
学习了物理光学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得知日光由红、蓝、黄等七色光构成,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最大。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玉米叶片,平均分为四块,放在不同的试管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下表进行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

试管编号

1

2

3

4

光照

日光

红光

蓝紫光

绿光

滴加碘液

1 滴

1 滴

1 滴

1 滴

请预测,_____号试管内的叶片颜色最浅。
②探究二:二氧化碳是玉米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吗?
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植株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请帮助他们完善实验_____

(3)玉米的窄叶与宽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B、b)控制,BB、bb为纯合子,Bb为杂合子。现用甲(窄叶)和乙(宽叶)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甲乙分别在两块田地,单独种植,甲的子一代均为窄叶,乙的子一代均既有宽叶又有窄叶。
实验二:甲乙在同一块田地,间行种植,分别统计分析甲、乙子一代叶片宽窄情况。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实验一可知隐性性状是_____,乙的子一代宽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
②实验二甲的子一代性状表现为_____,乙的子一代基因组成为_____
(4)某科研小组获得抗虫基因,将该基因导入玉米受精卵内一对染色体的其中一条上,从而获得抗虫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再将该转基因玉米单独种植,其子一代中不具有抗虫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
(5)若要测定玉米的基因序列,至少需要测定_____条染色体。
2024-05-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随意丢弃到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镉、汞、锌,锰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好的不同浓度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灌胃液体镉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小时死亡率
A0mg/mL1mL10只0
B0.01mg/mL1mL10只10%
C0.02mg/mL1mL10只20%
D0.03mg/mL1mL10只30%
E0.04mg/mL1ml10只40%
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ABCDE组各用10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50只小鼠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_____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人如果食用了这类鸡,最终也对人体造成危害。
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_________
实验启示:
(5)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
2024-05-22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下面的表格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室提供了20只蝌蚪。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步骤甲水槽乙水槽
1000毫升池塘水A
水温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且发育状况相似的同种蝌蚪各1只
每天投放适量的普通饵料(等量)每天投放适量拌有甲状腺激素的饵料(等量)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综合)正常发育成蛙提前发育成蛙,但比正常发育的蛙要小很多

(1)表中的A是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2)找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班级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过程中“实验用的蝌蚪、由蝌蚪发育成的蛙”的处理是__________
4 . 草莓酸甜可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素有“水果皇后”之美称。在大棚封闭环境中种植草莓时,出现了产量低等情况,于是科研人员通过引蜜蜂入棚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上图,蜜蜂具有两对_____和三对_________,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_动物。蜜蜂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__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科研人员将同一地块的10个草莓大棚均分为A、B两组,在开花初期A组每棚放入1箱蜂群,B组未放蜂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管理模式、草莓品种等实验条件一致,结果如下: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

平均亩产量(kg)

A组:蜜蜂传粉

826.2

B组:无蜜蜂传粉

613.3

比较表中数据,_______组草莓的平均亩产量明显提高,说明蜜蜂取食花蜜的行为促进了草莓的传粉,该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研人员增加了另一种蜂群——熊蜂,再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结果的探究: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

平均亩产量(kg)

C组:熊蜂传粉

1113.9

D组:蜜蜂传粉

825.0

根据表中数据,请写出科研人员做这个实验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24-04-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肥胖的成因及解决方法,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的小鼠,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
步骤二: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下图1.
步骤三:从图1中选择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小鼠品系,检测所选品系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的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的含量,结果如下图2。

(1)导致肥胖的主要物质是脂肪,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_______(填消化液)消化成甘油和_______后,才能被小肠吸收。
(2)图1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A品系小鼠,原因是_____
(3)根据图2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_______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小鼠,影响了脂肪的利用与转化。
(4)科研人员又选取肥胖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运动实验,以探究运动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处理方式小鼠体重(g)小鼠体长(cm)
第一组10只正常,不运动25.199.33
第二组10只肥胖,不运动31.8610.08
第三组10只肥胖、?28.329.73
①表中第三组的处理方式“?”处应为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
2024-04-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小明在某小区池塘的自然水体中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开展了探究活动。

(1)分离草履虫,并进行培养。采集到的水样含有草履虫和其它小型生物及杂质。查阅资料发现草履虫在微弱电流刺激下会由正极游向负极,于是设计了水槽电极法分离草履虫装置,见图1。
①取水样滴入图1装置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一侧。草履虫几分钟后游到水箱另一侧。用吸管吸取无杂质的草履虫,注入培养液中培养备用。
②观察发现,草履虫可以通过图2中[     ]____________的摆动快速运动,可通过口沟摄取细菌、酵母菌、有机物颗粒等食物,并形成[     ]______进行消化。其细胞内的伸缩泡和[     ]________具有调节水分的作用。因此,草履虫的体表虽然没有像植物细胞那样起支持作用的______,但是在清水中其细胞也不会过度吸水而被涨破。
(2)为了研究草履虫是否可以净化污水,小明收集生活污水,摇匀后分别放入两个烧杯,处理步骤如下表所示。
组别步骤烧杯A烧杯B
I加入生活污水300mL300mL
II加入液体15mL含草履虫的培养液?
III静置一段时间将两烧杯敞口放置在窗台同一位置
IV观察烧杯中悬浮物的变化明显减少无明显变化

①表格中的“?”处应加入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作用。
②步骤Ⅲ中“将烧杯放置在同一位置”是为了____________
③表中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为了探究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植株平均分成3组,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株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1组

2组

3组

实验处理

相对湿度(%)

17

27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从上述实验可以得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呼和浩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农民通常将玉米和大豆按不同的年份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植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根据题意可知,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间作是指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田块上间隔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中国有五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研究发现,氨基酸总含量高的鲜叶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以后,对单作、间作两种种植方式影响茶叶品质的光合作用生理机制进行了如下研究。
步骤一:实验分组
甲组(单作):只种植茶树(1米左右);
乙组(间作):桂花树(高5~6米)、含笑树(高10~12米)分别与茶树间行种植。
步骤二:在同一个茶厂,试验地坡势平缓度、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分别于春茶、夏茶生长季节进行测定。选择天气晴好的日期,从8:00~18:00时每隔2h测定一次茶树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

指示

处理

春茶

夏茶

氨基酸总含量(%)

甲组

2.38

1.49

乙组

2.96

2.00

茶多酚含量(%)

甲组

15.17

17.81

乙组

14.83

16.15

表:两种种植条件下不同季节对茶叶氨基酸总量、茶多酚的影响
图1中,导致8:00~12:00期间甲、乙两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与甲组相比,乙组在10:00~12:00期间净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两组种植中更适合制作优质绿茶的采摘季节是________种植方式是_______
(5)如图3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地面高度不同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实线表示10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22时的测定结果。10时与22时植物在a点高度固定二氧化碳是否相同?_________(答“是”“否”或“不一定”)。
(6)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分别说明图3中c点会如何移动与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24-04-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喂养金鱼时发现,金鱼时不时将头浮出水面直接呼吸(浮头现象)。为了探究引起金鱼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实验。
实验组号溶氧量培养环境呼吸频率[次/(min·条)]
第1次统计       2次统计第3次统计
14mg/L隔夜自来水111112113
26mg/L隔夜自来水747876
38mg/L隔夜自来水615759


(1)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_条,为什么不用一条金鱼来做实验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3)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上图,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的浮头次数____________
(5)若将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________
2020-05-0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9 .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则民谚道出盐碱地的荒芜与贫瘠。陕西省盐碱农耕地8.324万公顷,占全省农耕地的2.3%左右。因此“向盐碱地要粮”一直是我省农业发展的必答题。近年来,我省在盐碱地育种、种植等方面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希望能让盐碱地焕发新生。
(一)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盐溶液会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科研人员通过对某种百合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探究AM真菌能否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1)方法步骤:
选择完好、无病虫害且长势相同的百合,用药物浸泡进行杀菌处理。
将杀菌后的百合用清水洗净,均分成2组。种植时,一组不接种AM真菌,另一组接种AM真菌,采用相同规格的花盆,每盆定植3株。待株高30cm时,用0.8%的盐溶液浇灌。采用相同规格的花盆、长势相同的百合是为_____
在晴天,从7:0017:00测定气孔张开程度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与分析:

(2)①据图可知,接种AM真菌后,植物气孔张开程度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推测蒸腾作用会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接种AM真菌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写一条原因即可)
实验结论:AM真菌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二)科研人员采取灌水压碱、深耕断碱、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初步实现了洋葱在中度盐碱地的高产。洋葱富含类黄酮,是高血脂的“克星”。血浆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是高血脂症的重要检测指标。为研究洋葱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选取30只健康大鼠,以普通饲料饲喂一周后禁食16小时,检测大鼠血浆中TC和TG含量。
Ⅱ、将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三组,实验开始后各组大鼠换喂饲料,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洋葱提取物。
Ⅲ、连续30天后,再次测定大鼠血浆中TC和TG含量。测定数据处理后如下表。实验前后各组血浆TC和TG水平
组别每千克体重给予洋葱提取物剂量/克

血浆TC水平/   (mmoI/L)   

血浆TC水平/(mmoI/L)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甲组

2.05

2.77

1.33

1.97

乙组

1.00

2.03

2.29

1.36

1.57

丙组

3.00

2.03

2.23

1.37

1.4


(3)步骤Ⅱ中,各组大鼠应该换喂_______(选填“低脂”或“高脂”)饲料。
(4)该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则甲组大鼠给予的洋葱提取物剂量应为_________克。
(5)据表可知,实验后甲组、乙组和丙组的大鼠血浆中TC和TG水平存在差异,说明_____
2024-02-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构树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植物,具有抗菌、抗病毒、降糖、延缓衰老等药理活性。在民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构树还具有很高的观赏、经济和生态价值。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构树叶提取液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获得不同浓度的构树叶提取液;
②将大小一样的灭菌的圆形滤纸片在不同浓度构树叶提取液中浸润后,分别置于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滤纸片周围是否出现抑菌圈并记录(抑菌圈内细菌无法生长,抑菌圈外细菌正常生长,如下图所示)。

各组数据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1

2

3

4

5

固体培养基/mL

15

15

15

15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mL

0.4

0.4

0.4

0.4

0.4

浸润滤纸片的构树叶提取液浓度/(mg/mL)

0

2

8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表有,“-”代表无)

+

+

+


(1)与构树细胞结构相比,本实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______生物,其明显区别于构树细胞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该兴趣小组提出的“不同浓度构树叶提取液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影响吗?”这一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
(3)设置第1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
(4)实验中的滤纸片需进行____________处理,以消灭原有杂菌。表中①处所浸润滤纸片的构树叶提取液浓度为______mL。
(5)培养皿需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构树叶提取液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果的最低浓度为______(用表中数据填写)mg/mL。
(6)经研究发现,构树在生长过程很少患病,结合本实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