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在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给黄粉虫提供明暗不同但是相同的两种环境,观察(  )
A.模拟实验B.对照实验C.直接实验D.检测实验
2023-10-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G5联动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 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我们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 块、花盆的下面。“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吗? ”有些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你根 据下面的图片完成此次探究活动。
   
(1)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
(3)制订计划: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的条件应如图中_____(填字母)所 示,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形成________
(4)实施计划:然后在硬纸盒中央放入_______(选填“2只”或“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一次硬纸盒两侧鼠妇的数量,并计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数量的__值。
(5)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6)影响鼠妇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___
2023-10-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G5联动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月季花的颜色多种,形态各异,四季常开,深受人们喜爱。月季常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月季插条成活的因素有哪些?在月季扦插的最佳时期进行实验后获得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环境: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枝/组;培养时间三周)
分组
处理
扦插土壤插条切口插条选择成活率(%)
甲组不消毒斜向切口带有芽的枝条47
乙组消毒水平切口带有芽的枝条42
丙组消毒斜向切口没有芽的枝条13
丁组消毒斜向切口带有芽的枝条92
(1)月季采用扦插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 ______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丙组和丁组的变量是 ______ ,其中对照组是 ______ (选填“丙”或“丁”)组。
(3)在此实验中,除了研究的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遵守了 ______ 原则。
(4)在此实验中,每组都选择10枝而不用一枝,目的是 ______
(5)由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4 .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往往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培养液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ABCD
二氧化碳浓度0.3%0.1%0.1%0.1%
温度20℃20℃30℃30℃
培养液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蒸馏水

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明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请分析是否可行______
(3)小组成员将加工后的大米播撒在松软湿润的土壤里,在适宜的温度下却未能萌发,主要原因是______
(4)如图为活动小组收获的花生,依据花生种子数推测,其子房里的胚珠数为______
(5)无土栽培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配制而成的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做法,在白菜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向营养液中不断添加含______的无机盐,以满足叶生长的需求。
2023-05-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怀远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准备了馒头、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

加入的物质

处理

温度

时间/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A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37℃

10

不变蓝

B

馒头碎屑+2mL清水

搅拌

37℃

10

变蓝

C

馒头碎屑+①

搅拌

80℃

10

变蓝

D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0℃

10


(1)把馒头碎屑“搅拌”相当于口腔中 ______作用,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馒头中的淀粉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______
(2)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请将上述实验初充完整:①是 ______,②的现象是 ______
(3)如果A试管与B试管作为对照,则变量是 ______,A试管中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原因是 ______.
(4)根据A与C、D试管滴加碘液后的现象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 ______
2023-01-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一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某同学进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的探究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密闭装置(提示: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为确保只有一个变量,在装置选取、溶液用量、枝条大小和生长状态等方面,应尽量保持相同。
(2)本实验的预期是:______组枝条生长最好。将装置都放在温度适宜,______的地方,分别观察和记录三组装置中枝条的生长状况。如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4)有同学认为,枝条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不进行呼吸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通常情况下,白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C.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越旺盛
D.通常情况下,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
2022-12-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人在不同状态下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测量喝酒前后的反应速度是否一样,以用来规劝司机不要酒后驾车。
测试方法:
①如图,测试者拿直尺的上端,被测试者(成年人)将拇指和食指对准直尺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保持1厘米左右。
②被测试者集中注意力,当看到测试者松开手时,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直尺,然后记下直尺下落的高度。
实验过程:
选取一被测试者,让其在A不饮酒、B饮300毫升啤酒、C饮1000毫升啤酒的三种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表所示:(单位:厘米)
ABC
第一次24.432.248.7
第二次25.533.253.0
第三次25.135.051.3


(1)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_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
(2)被测试者看到直尺下落,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完成这种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3)实验中只选用一人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4)酒后驾车,司机会出现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现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依次麻醉了驾车人的大脑和______
2022-07-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小亮发现家中的生态缸中有大量蚊子的幼虫——孑孓,有时水面较多,有时水下较多,为探究光照和空气是否影响其分布,小亮与同学一起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

孑孓数

光照

细纱布

结果统计

上浮数

死亡数

甲瓶

10只

+

乙瓶

10只

+

+

0只

丙瓶

10只

0只


注:“+”表示有,“﹣”表示无。细纱布可阻碍孑孓浮上水面,使之得不到充足的空气。
(1)每组用10只而不是1只,主要是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________,除上述条件外,________、水质、营养等外界因素应相同且适宜。
(2)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光照对孑孓在水中分布影响。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空气对孑孓在水中分布影响。
(3)若实验统计的结果,三组死亡数的关系为________(用“>”、“<”、“=”符号连接甲、乙、丙,如表示为“甲=乙>丙”等),则说明空气是影响孑孓在水中分布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光照。
2022-11-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北大培文蚌埠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菌作用。
(1)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第一步: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
第二步: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稀释液。
第三步:吸取等量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置于制备好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第四步: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
第五步:照相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①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②为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______(填“自来水”或“无菌水”)置于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③图1中加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______.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______
(3)大蒜被称为天然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某些______
2022-01-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2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组别蚯蚓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土壤
A20只阴暗适宜一层干土
B10只阴暗适宜一层湿土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
2022-01-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