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
2021-11-07更新 | 1353次组卷 | 21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建设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是一种危害粮食的害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里的粮堆中。黄粉虫幼虫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容易饲养,因此常用来作为鱼类的饵料。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就“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请帮他们一起完成该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黄粉虫适应生活在怎样的光照环境中?
(1)作出假设:黄粉虫适应生活在的_________环境中。
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材料用具:黄粉虫(10只)、长方体纸盒、黑纸板、玻璃板。
②实验设计:以纸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在纸盒的一侧盖上黑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将10只黄粉虫放在分界线上,静置2分钟,每隔1分钟统计1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8次,并计算出平均值。
③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环境12345678平均值
阴暗568789109
明亮54232101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与交流:
①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②用10只黄粉虫而不是1只进行实验,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连续记录8次数据,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 . 抗生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青霉素杀菌作用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滴加在灭菌的培养基上,用涂布棒涂抹均匀;然后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再放在培养基的表面,另外两片浸了蒸馏水的圆纸片也放在培养基的表面(见下图),把培养皿盖上盖。放在37℃的恒温箱内培养。一天取出培养皿,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这个步骤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将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内培养,温度设定在37℃的目的是______
(3)浸有蒸馏水的两个圆纸片在实验中起______作用;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都出现没有细菌菌落的清晰区,且圆纸片浸有的青霉素浓度越高,其清晰区越大,这一现象说明:______
2023-09-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人们发现蚯蚓大多分布在潮湿的土壤中,在干燥的地方很少看到。那么,蚯蚓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某学校6个生物兴趣小组对此问题开展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个纸盒,沿横轴中线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半铺上潮湿的土壤,另一半铺上干燥的土壤;
②将准备好的10条鲜活健壮且生长状况一致的蚯蚓放在中线处,将纸盒放在适宜的环境中;
③静置半小时后,统计潮湿土壤和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量,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
干燥土壤/条232011
潮湿土壤/条8781099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平时对蚯蚓生活状况的了解,该实验装置应放在___________(填“阴暗”或“明亮”)的地方。
(3)处理表中数据,取六个小组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蚯蚓依靠_____________进行呼吸,该呼吸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021-10-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兴趣小组想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于是点燃等量干燥的小麦粒和花生后,分别加热甲、乙两支试管中的水,水的温度变化如下表。分析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试管编号实验操作起始水温(C)最终温度(C)温度上升值(C)
点燃花生204525
点燃小麦粒203515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花生和小麦粒中都含有能量
B.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不同
C.实验过程中测量温度,温度计可以触碰试管底部
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甲、乙两支试管中的水要是等量的
(2)实验表明,燃烧花生和小麦粒都能使水的温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花生中含有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麦粒中含有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
(4)小麦粒和花生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_____
2022-05-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的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该(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2021-12-15更新 | 119次组卷 | 3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学小组同学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进行了探究。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品种的花生(A花生和B花生),分别随机取出20粒,测量并绘制了曲线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图中显示的数据可知,A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_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B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说明这两个品种的花生在大小上存在__________变异,且这种变异主要是由__________不同引起的。
(2)将A花生或B花生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变小,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__________
(3)如果本次活动的样品数量增加到各35粒,将会__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023-05-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现有100粒种子,为了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分为两组,温度保持在0℃B.100粒种子为一组,放在黑暗处
C.分两组,把种子都浸没在水中D.见光组和不见光组的种子各50粒
2023-08-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小刚同学猜测,可能是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糨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
(2)D中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后___________(填“变”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___________
(3)该对照实验中,设置①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将C中烧杯换成70℃,再重复D过程,则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后___________(填“变”或“不变”)蓝。
2023-04-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完成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
C.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须要修改实验数据
D.设置重复实验,能够避免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