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1 . 小李爱吃苹果,家里的苹果还没有吃完,妈妈又给他买了一些;过了两天,他发现新买的苹果里有一个腐烂了。他仔细观察,发现腐烂的苹果的果皮上有一道裂纹,其他苹果的果皮完好无损。于是,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苹果的果皮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做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
作出假设:苹果的果皮具有保护作用。
(2)制订计划
①取大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A、B两个苹果,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用小刀把A苹果的果皮去掉一块,B苹果则保持完好无损,这一步的目的是______
③把A、B两个苹果都放到厨房的阳台上;
④过几天后,观察苹果的变化。
(3)记录现象;A苹果_______(填“完好”或“腐烂”),B苹果完好。
(4)小李进行实验时,小刚认为应再将A苹果煮熟,但小李并没有采纳小伙伴的建议。小李做得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
2 .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装置(提示: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三个实验装置密封后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再一起移到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同一环境中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
②分别从甲、乙、丙三个装置中绿色植物的相同部位取下一片绿叶,编号为A、B、C;将取下的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稍等片刻后再用清水冲掉叶片上多余的碘液。
③观察并记录叶片颜色的变化.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2)为确保只有一个自变量,关于装置的选取,装置中溶液的量及绿色植物的种类,大小,生长状况等无关变量都要尽量保持 ______
(3)步骤①中“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
(4)本实验的预期结果是A叶片 ______ ,B叶片 ______ ,C叶片变蓝。(填“变蓝”或“不变蓝”)
3 . 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李兵同学选用了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并在各锥形瓶中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请回答问题:
编号甲瓶乙瓶丙瓶
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251525
3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变质不变质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瓶与乙瓶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对食品腐败的影响。
(3)上表中共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可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为了探究“肉汤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这一假设,可选择哪两个锥形瓶构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肉汤里会自然形成细菌
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 . 为检验新型S疫苗的免疫作用,科研人员用身体状况相同的小鼠A、B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图乙反映的是小鼠先后两次注射同种疫苗后血液中抗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S疫苗一段时间后,B鼠体内产生了抵抗S病毒的___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3)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携带S病毒的小鼠属于_______________
(4)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在B鼠注射S疫苗后的第二天,给B鼠注射S病毒,则B鼠会死亡。根据图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两张餐巾纸,上面各撒30粒颗粒饱满、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按下表条件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培养皿号

场所

纸巾状态

温度

发芽率

甲组

阳光下

潮湿

25℃

97%

乙组

暗室中

潮湿

25℃

96%

A.甲乙不能成为一组对照实验B.温度不是本实验研究的变量
C.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光照D.本实验说明绿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
6 . 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小王同学发现水温不一样时,金鱼的呼吸频率也不一样,于是他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材料:一条金鱼
实验步骤
①将三个烧杯分别标记为A、B、C组,各加入1000mL清水。
②将A组的水温调至11℃,并将金鱼放入其中,静置两分钟后,记录金鱼一分钟内的鳃盖张合次数;再重复两次,求平均值。
③将B组的水温调至24℃,用同样的方法记录三次数据,求平均值。
④将C组的水温调至32℃,用同样的方法记录三次数据,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A组

B组

C组

水温

11℃

24℃

32℃

平均呼吸频率

35次

97次

153次


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金鱼属于鱼类,鱼类身体大多呈________,体表常有________覆盖
(2)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
(3)该实验有一处设计不合理,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31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酒泉、张掖、定西、嘉峪关等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7 . 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装置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______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进行对照.
(3)玉米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4)在玉米开花的时候如果遇到阴雨天气,玉米成熟后掰开玉米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_____,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避免.
2019-06-2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小刚学习完植物的光合作用后,下面是他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示装置好后,光照2~3小时,取下叶片A和B,去掉叶片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作原料。
(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B组起______作用。
(4)2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有______的作用。
(5)用碘液分别检验后,不能变蓝的叶片是______
9 . 某中学九年级5班的第三实验小组在实验田中种植了某种绿色开花植物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种下植物的种子,种子的胚芽发育成植物的______
(2)植物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植物开花后必须经历______两个连续生理过程才能使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3)该植物果实中有多枚种子,说明它的每个子房内有多枚______
(4)对比发现,实验田中植物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产量低。为寻找原因实验小组的同学将肥力均匀的实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后进行种植实验,实验结果如表:
地块
施肥情况含氮无机盐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不施肥
植物收获量(千克)48.8368.1147.7245.22

该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小王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扦插条生根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几组对照实验,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低温、室温B.高温、室温
C.高温、低温D.高温、室温、低温
2018-11-06更新 | 259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甘肃省庆阳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