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全氟辛烷磺酸(PFOS,一种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等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产品中,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环境污染物。科研人员研究了PFOS对斑马鱼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斑马鱼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鳃丝和鳃片状态)

20条

曝露于____________中

鳃丝完整,鳃片独立

20条

曝露于500mL1mg·L-1 PFOS溶液中

鳃丝充血,鳃片部分融合

20条

曝露于500mL2mg·L-1 PFOS溶液中

鳃丝水肿加剧,鳃片大量融合

(1)斑马鱼的鳃由许多鳃片组成,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鱼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斑马鱼应曝露于___________中。
(3)每组处理中的斑马鱼数量是20条,而不是1条,目的是_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PFOS对斑马鱼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减轻PFOS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多选)。
A.使用PFOS制品的环保替代品
B.开展去除水体中PFOS的研究
C.经常使用含PFOS的化妆品
D.减少使用含PFOS的洗涤剂
2 . 某同学围绕“口腔内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①制备牛肉汁培养基;
②用无菌棉签在口腔中轻刮几下,然后将其涂在培养皿甲中,培养皿乙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处理,冷却。
④将甲、乙培养皿放在25℃恒温箱中培养,观察。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用序号表示)
(2)设置培养皿乙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②相当于“细菌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___
(4)三天后,发现甲培养皿的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种菌落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菌落,而乙培养皿培养基上无任何菌落。
(5)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就容易形成龋齿。请你写出一条有利于口腔卫生保健的好习惯:______
3 . 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为了解某种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时间对防护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Ⅰ.将参与实验的志愿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无菌实验室佩戴同种口罩不同时间后取样。
Ⅱ.分别剪取口罩的内层(与口和皮肤接触面)和外层6 cm×6 cm无纺布,剪碎后放入5mL培养液中,振荡2分钟,待无纺布碎片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1mL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37°C培养箱培养48小时。
Ⅲ.48小时后,在放大镜下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每组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滤菌率=):

组别

佩戴时间

培养基上菌落数(个/cm²)

滤菌率%

内层

外层

20分钟

23.67

0.95

96.13

2小时

73.93

2.91

96.06

4小时

129.75

10.16

92.17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外出都要佩戴口罩,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
(2)该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3)表中滤菌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我国规定医用防护口罩对细菌的滤菌率达到95%为合格。根据表中数据,医务人员佩戴此类一次性口罩较为合理的时间是______
(5)从表中数据可知,口罩内层细菌数量较多,且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增长显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口罩内层细菌数量增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2-12-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学业水平全真模拟(二)生物试题
4 . 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小明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计划D.实施计划
2022-12-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鱼鳃盖运动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鱼的呼吸频率,我市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鱼的呼吸频率与水温的关系,开展了实验探究,获得了以下实验数据,请你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鱼鳃盖运动次数数据记录表

水温

鱼鳃盖运动次数(次/分钟)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均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5℃

33

32

31

34

31

32

34

30

33

32

20℃

76

63

45

53

65

62

69

47

61

60

25℃

132

112

108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115

(1)根据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该兴趣小组选用的1号、2号和3号鱼的品种和大小应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有同学认为本实验设置三个组且每个组三条鱼,导致实验过于复杂,可以减少组数和鱼的数量,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合理吗?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为了探究尾鳍在鲫鱼游泳过程中的作用,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实验过程:取两条体型、大小、活力相同的鲫鱼,将其中一条鲫鱼(甲)的尾鳍用硬塑料板捆绑,另一条鲫鱼(乙)不做处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鲫鱼甲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游动缓慢;鲫鱼乙则正常游动。
(1)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从鳃盖后缘将水排出,这是鱼在进行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尾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上述实验中,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误差,还要进行___________实验。
(5)小亮认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可直接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各种鱼鳍的动作,从而判断不同鱼鳍的作用。”你觉得他的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022-11-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某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海蟑螂喜欢栖息在海边岩石缝或石块下,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海蟑螂生活的影响”,将全班同学分为7组,每组选取10只海蟑螂,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潮湿的细沙,一侧放干燥的细沙,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步骤二:分别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海蟑螂。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统计1次两侧的海蟑螂数目,统计10次。将7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2

3

4

5

6

7

8

9

10

11

潮湿细沙处(只)

6

8

9

9

10

10

10

10

10

10

干燥细沙处(只)

4

2

1

1

0

0

0

0

0

0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
(2)每组选用多只海蟑螂做实验,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
(3)由表可知,6分钟后海蟑螂的分布趋于稳定,都分布在______(填“潮湿”或“干燥”)细沙处。
(4)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为了探究“光照对海蟑螂生活的影响”,对照实验应如何设计?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芳芳为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只有B种子萌发,A、C种子都不萌发,A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       
A.水分B.温度
C.空气D.光照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9 .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该实验的变量是(       

培养皿

实验材料

处理

温度

干燥的种子+浸水的棉花

放入光照培养箱

25℃

干燥的种子+干燥的棉花

放入光照培养箱

25℃


A.水分B.空气
C.温度D.光照
2021-05-17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卷(2)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