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细菌和真菌在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分析回答问题:
(1)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让人们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细菌有了初步的认识(其实验过程如图一)。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分析从A到C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真菌个体大小差异较大,图二、图三分别是蘑菇、青霉的结构图。

①观察蘑菇(图二),其地上部分e的名称是_______。a是从b中散落出来的,它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熟新个体。因此蘑菇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
②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上的青霉(图三),呈绿色(图三中1)的是图二中的[a]______
③图二中f和图三中4的作用是_______,所以蘑菇和青霉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2024-03-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表记录了某小组同学的探究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培养皿编号

1

2

3

培养皿设置

未经任何处理

洗手前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洗手后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实验现象

无菌落

菌落较多

菌落较少

A.该实验想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真菌数量是否一样多
B.编号2和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C.设置编号1没有意义
D.实验后要汇总全班各组的实验结果
3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
(2)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薄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3)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 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 只1只2只0 只2 只
阴暗10 只9 只8只10 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2023-12-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4 . 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当移开花盆时,鼠妇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一),纸盒内铺上一层湿土,以中轴线为界,一侧放上玻璃,一侧放上纸板,这样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10分钟,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如图二:

图(一)
环境123456
明亮543110
阴暗5679910
图(二)
(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与B装置形成了____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光,除了这种探究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鼠妇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
(4)如果要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需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不同环境。
2023-12-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探究中,下列哪组是这项实验的变量(       
A.土壤的干燥、潮湿
B.光线的明亮、阴暗
C.温度的高、低
D.食物的多、少
6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发现:蚂蚁常常会取食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来没有看到他们吃酸味、辣味的食物,他们想知道蚂蚁是否吃辣的东西,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蚂蚁数只,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浓辣椒汁、清水各一份。
实验步骤:
(a)取两小块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等量浓辣椒汁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b)将数只蚂蚁饿饲后(不喂水和其他食物),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清水的一组起________作用,选用数只蚂蚁而不是一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重复几次后,若加浓辣椒汁的棉花团周围都几乎没有蚂蚁,则说明________
(3)蚂蚁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________中的昆虫。
(4)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像蚂蚁一样营社会生活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如________
2023-11-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请你分析一下这个探究活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
(2)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10只鼠妇,从中间分开,使一侧_______,另一侧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有_____个,除了这个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是为了进行________
(3)如果每组只用1只鼠妇,会存在_________
(4)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最后的结果要取5次的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后,应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
2023-11-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只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只

湿土

阴暗

30℃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9 . 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危害,哪些因素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呢?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大小、重量相同白菜20棵,分成4组,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加入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上述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后,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
(2)兴趣小组针对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
(3)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分析曲线,随泡菜制作时间增加,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菜提出一条建议: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浓度为_______的食醋比较合适。
10 . 蜜蜂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草莓素有“水果皇后”之美称,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大棚封闭环境中生产草莓时,出现了产量低等情况,于是科研人员通过引蜂入棚开展了系列研究。回答问题:
   
(1)据下图判断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动物,它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科研人员将同一地块的10个草莓大棚均分为A、B两组,在开花初期A组每棚放入1箱蜂群,B组未放蜂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管理模式、草莓品种等实验条件一致,结果如下: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平均亩产量(Kg)
A组:蜜蜂传粉826.2
B组:无蜜蜂传粉613.3
比较表中数据,A组草莓的_______明显提高,说明蜜蜂取食花蜜的行为促进了草莓的传粉,该行为属于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研人员增加了另一种蜂群——熊蜂,再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结果的探究: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平均亩产量(Kg)
C组:熊蜂传粉1113.9
D组:蜜蜂传粉825.0
据表中数据,请写出科研人员做这个实验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023-06-16更新 | 53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