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大青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

(1)据图观察可知菘蓝在分类上属于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菘蓝叶肉细胞的___(结构名称)中含有色素成分,可提取蓝色染料。菘蓝根(图1)也称作板蓝根,含有多种有药效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沿着输导组织的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的。
(3)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   ]___上完成传粉,再经过___过程后,[   ]___会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内的种子由[   ]___发育形成。
(4)菘蓝种子不耐储藏,储藏不当易造成种子及幼苗退化,从而影响根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每组选取均匀饱满、大小一致的菘蓝种子100粒并消毒;各组分别用等量的不同处理液浸泡24小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测定7天内的发芽率及第15天的幼苗鲜重。结果如下表:
分组处理液发芽率(%)幼苗鲜重(g)
1蒸馏水220.32
2硝酸钾1g/L170.30
3硝酸钾2g/L180.27
4硝酸钾3g/L150.25
5赤霉素0.1g/L310.52
6赤霉素0.2g/L360.59
7赤霉素0.3g/L290.47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每组选取100粒种子的目的是___
②实验中最有利于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处理方式为___
2024-03-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传染病,蛔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消化道内,患者常出现厌食、营养不良、贫血和腹泻等现象。为预防蛔虫病,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资料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一般抵抗力偏低的人群(5岁以下的婴幼儿、60岁以上老年人)和免疫力缺陷的人群均可以考虑接种疫苗。
(1)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资料一中预防蛔虫病的方法均属于______.依据感染病原体的分类,蛔虫病属于______病。
(2)如图表示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图中的甲表示______细胞,乙表示______细胞的作用。
   
(3)如今甲流又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于是有同学提出:甲型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能否用现阶段的流感疫苗来预防不感染甲流呢?同学们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①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注射______,乙组不做处理。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入______,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若两组小白鼠______,说明流感疫苗可以用来预防甲流。若两组小白鼠______,则说明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甲流。
2023-08-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新冠肺炎能通过飞沫传播,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和细菌,不仅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分类,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___病毒,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___________,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2)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择位置、面积___________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
(3)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
   
①在2~4小时期间,口罩内侧菌落数陡升,且高于外侧。从细菌生存的条件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4~8小时期间,从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变化,反映出口罩上细菌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从而说明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
(4)从双向防护、环保节约等角度考虑分析,口罩的佩戴时间最长不超过___________小时。
(5)临床发现,与未接种过新冠疫苗的病人相比,接种疫苗的人感染后的症状都比较轻,且转为重症的几率显著降低。人体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免疫。
2023-08-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2020年9月22日是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迎小康”。然而,图甲所示的谷蠹(读dà)作为一种蛀食性储粮害虫,会对储藏期间的粮食造成严重危害。研究人员进行了“谷蠹对不同颜色的光的趋光行为”的研究,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谷蠹的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且身体分部,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因此它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属于___________动物。
(2)每组应用多只谷蠹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过程中存在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利用趋光性来诱捕谷蠹,选用___________光最有效,依据是___________
2023-01-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提出的问题为 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 _______作用。
(3)若乙组实验结果为 _______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4)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废弃的塑料尺(含聚苯乙烯)和废报纸在垃圾分类中属于 _______

(5)请为实施垃圾分类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宣传语 _______
2022-08-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中国科学院发布重大科研成果:发现了一种蜘蛛(大蚁蛛)具有长期的哺乳行为。研究发现,母大蚁蛛生殖沟能分泌“乳汁”。刚孵化的幼蛛不能爬到母亲身边吃奶,母大蚁蛛会把“乳汁”分泌到巢壁的蛛丝上,供幼蛛“吮吸”。一周后,幼蛛会直接到母体生殖沟上“吮吸乳汁”。大蚁蛛生长发育过程见下图,请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类学上,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大蚁蛛属于___________门,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采用_________法,研究大蚁蛛的哺乳行为。由图可知,母大蚁蛛哺乳行为长达_______天。分泌乳汁哺育幼仔的行为,历来被认为是_________动物独有的特征。大蚁蛛与该类动物分属于不同的门类,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刚孵化出生的幼蚁蛛是依靠“吮吸”母大蚁蛛分泌的“乳汁”存活下来的。简述你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小李同学在草丛中发现了一群蚂蚁,于是就开展了关于蚂蚁的觅食行为和通讯行为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在蚁穴附近设三个投食点,分别放等量的白砂糖、食盐和辣椒面,观察蚂蚁的取食。
实验二:将三块小石头分别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中,形成A、B、C三个小岛(如下图),小岛间用两根木条连接起来,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从一个岛到达其他岛。将2只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不放食物,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蚂蚁是一种昆虫,在分类上属于_____动物,其运动器官主要是_____
(2)实验一的结果是_____处蚂蚁最多,结论是_____
(3)实验二中,蚂蚁起初会沿着B、C岛之间的木条获得食物。一段时间后,将B、C岛之间的木条与A、B岛之间的木条交换位置,B岛上蚂蚁将会向_____岛运动,该实验说明:蚂蚁依靠_____进行通讯。
(4)实验二方案中需要改进的地方:①_____;②_____
2021-01-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0-2021学年度学业水平监测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