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生活中,人们常用扦插方法繁殖月季。为了探究“维生素B2溶液是否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从同一月季植株上剪取生长时间及粗细一致的两个茎段,每个茎段都保留两个节和一片叶,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上方切口是水平的,做成插条。
步骤二:将维生素B,溶解到适量清水中,配制成浓度为0.1%的维生素B2溶液。
步骤三:取两个相同的大烧杯,编号为第1组、第2组,并按照下表中的方法进行扦插。
组别插条处理
第1组将一个插条下方2~3厘米位置在浓度为0.1%的维生素B2溶液中浸泡1~2小时
后,取出晾干,插入清水中
第2组将另一个插条不做任何处理,插入清水中
步骤四:将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且温暖适宜的环境中,定期观察并记录插条的生根情况。
(1)月季的扦插繁殖属于_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
(2)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实验中选取了同一月季植株上生长时间及粗细一致的两个茎段,目的是_________
(3)若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则说明维生素B2溶液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
(4)请你提出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_________(只需答出一点)。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二模生物试题
2 .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熔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中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加入的缓冲剂类型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2号3号4号5号平均值
A酸性缓冲剂21322
B中性缓冲剂8116978.2
C碱性缓冲剂22202324212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该实验的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37℃的恒温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
(2)上表实验结果中,A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为_____mm。实验中要收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可以再增加一个凹孔做对照,该凹孔应加入____
2024-05-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来入侵物种之所以出现爆发性增长,从影响其生长的环境因素来看,原因主要有___(答出一点),入侵种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生物多样性中的___多样性丧失。
(2)三裂叶豚草是东北地区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抑制其生长。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
方法:在三裂叶豚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是:___
(3)文中提及的锈菌,利用孢子繁殖,具有隔膜的菌丝,细胞核常见双核。则锈菌所属的生物类群为___,锈菌之所以能抑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推测其原因是___(答出一点)。“广聚萤叶甲”如图所示,其所属生物类群为___纲。

(4)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判断依据是___
组别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第2年第3年
A:三裂叶豚草8.0712.24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7.656.43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8.1012.43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4.894.023.12

(5)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该措施能对豚草的生长起到一定预防作用是因为豚草与该生物存在___关系。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
2024-05-1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4 . 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ABCDE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温度37℃37℃37℃0℃100℃
加入碘液5滴5滴5滴5滴5滴

(1)如果A组和B组试管进行对照,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滴加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填“A组”或“B组”)试管,这说明______(填“A组”或“B组”)试管中的淀粉被消化了。
(2)如果利用A、D和E三组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处进行补充完善:①______。滴加碘液后,A试管不变色,D、E试管都呈现蓝色,由此你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024-05-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斑马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可能会对生物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的实验,实验中所选种子颗粒饱满且完整,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都适宜。该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组别种子数(粒)处理方式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3天
A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装有20毫升清水的培养皿中

0

40

80

98

B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装有 含少许过期感冒颗粒溶液的培养皿中

0

2

10

10


(1)表中①处应填的内容为_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
(4)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1点即可)。
(5)通过对种子萌发数量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4-05-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毕业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为分析花生入地才能结荚(如图甲所示)的原因,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待子房柄为3~5厘米尚未入土时,将子房插入玻璃管中(结荚级数代表子房发育程度),分组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所学回答:

(1)花生有花生壳包裹着种子,可推测它是一种____植物。
(2)实验设置6组的目的是____,一支试管只能容纳一枚花生果实,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各组还应设置____组。
(3)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____是影响花生结荚的最重要因素。
(4)请分析4、5、6组结荚级数相差不大的原因____
2024-05-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近年娄底出产的草莓,因其色泽艳丽、芳香酸郁、营养丰富而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图甲和图乙分别示草莓根尖、叶片横切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生活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甲图所示根尖的[___]区(填标号)的细胞吸收。
(2)草莓中90%~95%的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具体地说是草莓叶片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合成为有机物;并通过图乙所示的[___]结构(填标号)运输到果实中。
(3)为了研究光照对单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科技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图示为科技人员研究补充光照时间对监管单果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

①由图可知,与未补光相比(即补光时间为0),补光时间在___范围内,草莓单果质量随着补充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其叶绿素的含量也相应地增加,这种变化有利于草莓把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
②控制昼夜温差能够有效地提高草莓的产量,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原因是___
(4)草莓果实颜色越深,花青素含量越多,营养价值越高。科技人员利用不同遮阴网对盆栽草莓进行遮荫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如图可推断,光照强度不但影响草莓果实中有机物的含量,也影响果实中___的含量。
2024-05-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
(1)蝗虫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昆虫____________动物门、动物界。蝗虫与家蚕相比,像蝗虫一样不需要经过蛹期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变态发育。
(2)蝗虫和大山雀均适于飞行。蝗虫的胸部有两对______,适于飞行。请写出大山雀适于飞行的两点主要特征:①______;②______
除体色(保护色)因素外,蝗虫还可以通过释放挥发性物质(如苯乙腈)来防御大山雀的捕食。经研究人员检测发现:①群居型蝗虫释放的苯乙腈的量远大于散居型蝗虫;②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要远低于散居型蝗虫。
(3)为探究苯乙腈物质是否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不同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笼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类型

散居型蝗虫

群居型蝗虫

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50只

50只

大山雀数量

10只

10只

①本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______(填字母)蝗虫。
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       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       C.涂抹苯乙腈的群居型
③可以预期实验结果:
第一组实验:散居型蝗虫被捕食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处的蝗虫;
第二组实验: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小于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④推测实验结论:苯乙腈物质______(填“有”或“没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
2024-04-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完善被子植物生命历程简图下列是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一系列图片,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内填序号

(1)图一中A、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不同的生理作用,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一中【       _________作用的效率。
(2)某同学按照图二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想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预期实验结果是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但实验效果不明显,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请描述改进方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图三所示探究实验为课本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的拓展实验,实验步骤大致和课本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的步骤相同,只有设置变量的内容有明显变动。其中乙和丁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__,若该对照实验操作正确,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
(4)小雅设置了三套和图三中一样的实验装置,将三套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后,小雅因忙着学习其他功课,直到第二天才想起实验还没做完,她赶紧把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做完,可是得到的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她发现滴加碘液后,甲、乙、丙、丁这四处摘下的叶片整片都变蓝了,请你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_____________
2024-03-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株洲县堂市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针对有些加工食品以果糖替代葡萄糖,科研人员设计实验研究高果糖对健康的影响。实验选取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连续9天进行高果糖饮食和正常饮食。检测餐后肝脏新生成脂类占比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摄入糖类过多时会转化为脂类储存在肝脏中
B.实验中的正常饮食组不能摄入任何糖类食物
C.摄入淀粉类食物不会提高血液中的糖含量
D.高果糖饮食不会提高脂肪肝的患病几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