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用A、B两组小鼠做如图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科学有效,选择的A组小鼠和B组小鼠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B组小鼠第一步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为了节约实验材料,每组只用1只小鼠做实验。他的提议是否合理?_______试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注射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A组小鼠注射X疫苗以后,之后注射X病原体,则A组小鼠会正常生活,因为小鼠体内的免疫细胞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其作用杀死病原体,从而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4)如该疫苗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就可以临床研究,如果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规定值以上,就可广泛应用于人体。我国自2020年12月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截至2021年11月17日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接近24亿剂次,全人群接种率处于全球领先,群体免疫是生物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若群体中70%以上的个体接种了疫苗,即使有个别传染源进入,也不能造成传染病流行。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相当于________,有人认为,周围人群都打了新冠疫苗,自己就可以不打了。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群体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请结合“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实世界研究表明,我国疫苗对不同区域流行的各种主要变异株造成的感染,和感染后的再传播均有明确效果,但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有人注射疫苗后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恰当?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8更新 | 44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_________保护,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是龟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图甲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 3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该种龟在不同温度下性别分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两组龟卵(孵化时间总长为58天)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3可知,温度对该种龟卵孵化为雄性还是雌性的影响主要在孵化____________(选填“前期”或“后期”)。
②本实验中,研究者并未选择25℃进行研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11更新 | 6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湘潭市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考冲刺卷生物试题
3 . 某同学在学习中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根据图二植物生理作用的示意图,设计了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的实验装置(图三)进行探究活动,图一是玉米叶片横切面显微图片。图三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图一中的[     ]_______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如果图二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图中①②④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二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该同学想研究气体②,那么对图三装置所做的处理应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三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图二中箭头[     ]_______所示物质,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将类似于图三的实验装置做何修改?______________
(5)图三培养液中,除了玉米幼苗所需的水分,还应根据玉米生活需要加入一定种类和浓度的_______
2023-03-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在校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下表为小秦今年的体检报告单,图1表示小秦肺活量变化曲线,图2为3D打印心脏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姓名:小秦            性别:男     八年级1班               学校名称:向阳学校
项目                            结果                            评价项目                                           结果                       评价
身高
体重
肺活量
脉搏
收缩压
舒张压
血红蛋白
163厘米
45千克
4500毫升
89次/分
96毫米汞柱
62毫米汞柱
135克/升
偏矮
偏瘦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视力(左眼)
视力(右眼)
听力(左)
听力(右)
嗅觉
龋齿
甲状腺
4.8
4.9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视力低下
视力低下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1)小秦测量肺活量时,图1中曲线AB段肺容量增大,此时膈肌处于______状态。
(2)小秦选择用弹性大的硅胶作为3D打印心脏模型的材料,原因是硅胶能更好地模拟__________
(3)收缩压指的是图2中[   ]____收缩时,将血液泵入主动脉时对血管的侧压力。
(4)小秦身高评价为偏矮,为促进身高发育,老师建议他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_____激素的分泌。
(5)小秦出现了视力低下的情况,为探究近视的成因,小泰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
[模型建构]同学们以可变焦的水透镜和塑料瓶为主要材料,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如图3所示。图4为眼球结构示意图。

①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晶状体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塑料薄膜模拟图4中的[   ]______
[探究实践]
②固定水透镜和塑料瓶的位置不动,移动“F光源”直至塑料薄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将“F光源”向水透镜移动,发现物像逐渐变模糊,此时应_____(填“推”“拉”或“不动”)注射器,才能在塑料薄膜上出现清晰的物像。(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反之)。
③若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可能导致晶状体曲度_______,不易恢复原状,这就可能形成近视。
④结合上述实验,为了保护视力,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适应性评价生物试题(三)
5 . 越南槐的根具有抗肿瘤、抗炎等药用价值,但越南槐生长的西北地区干旱频发,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得不到保障。科研人员研究了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即气孔张开的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如图1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越南槐叶片下表皮图,请回答:

(1)图1中①是 _________,细胞①和细胞②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①_________
(2)越南槐的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___,从而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停止供水后,B点较A点光合速率下降,观察图2,同时气孔导度下降导致 ____________减少。
(3)褪黑素(MT)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T对干旱胁迫下越南槐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请完成如下表:
实验步骤简要操作过程
选择实验材料选取苗龄为5个月,①_______________的越南槐幼苗,共100盆。
实验分组实验共设计5个处理组,每组20盆,分别为:正常浇水组(A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B组);自然干旱处理组+0.1mmol/LMT(C组);自然干旱处理组+0.15mmol/LMT(D组);自然干旱处理组+0.2mmol/LMT(E组)
实验处理在自然干旱处理前,为避免③_____对MT的影响,C、D、E组于傍晚19:00喷施相应浓度的MT,连续喷施五天,A、B组喷施水量_________,其他处理相同。5天喷施结束后,B、C、D、E组停止浇水,开始自然干旱处理,A组每天正常浇水。
实验结果的测定在干旱处理的第0、4、8、12天对幼苗的各项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2024-02-2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能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有人认为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真的是这样吗?生物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用水将A品牌消毒液进行稀释,配制出5种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分别对七年级5个班的教室进行消毒,并测定杀菌率,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注:图甲中浓度“1/100”表示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
   
(1)生物兴趣小组在测定杀菌率时,需要在每间教室的不同位置取样检测,对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消毒液浓度的增加,杀菌率逐渐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有同学提出消毒液能杀菌,是不是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又对A品牌消毒液的成分进行了资料查询,查询结果如图乙所示。结合杀菌率与对人体皮肤的影响,他们建议教室消毒液浓度选择__________为最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4-03-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中雅、雅洋、雅实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联考试题
7 .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亟待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
(1)淀粉乳酸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细菌都是______(填“单”或“多”)细胞的。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淀粉无法通过______(填细胞结构)直接进入细胞。
(3)淀粉乳酸杆菌分解淀粉产生乳酸的大致过程如下图:

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一些酶,将淀粉分解为______,该物质进入细胞后,可进一步被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______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为研究不同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者进行如图甲实验。结果表明,菌株______(填字母)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请推测原因:______。其中“不添加菌株”组起到什么作用?______

(5)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了该菌株发酵液中淀粉、乳酸及生物量(乳酸杆菌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乙。请推测12h后,发酵液中生物量不再迅速增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024-03-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同学们欲在校园种植月季,于是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
(1)首先对月季的种子进行了观察和实验探究。
①图1为月季种子结构,同学们发现月季的种皮较厚,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     ]_______,发育为茎和叶的结构[     ]__________深埋在其中。

②为获得月季幼苗,同学们将种子置于25℃、_________(干燥/湿润)的纱布中进行培育。但是30天后,月季种子并未萌发,经查阅资料发现月季由于种皮较厚,具有休眠特性,因此萌发困难。
(2)于是,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扦插方式尝试繁殖月季,具体操作如图2所示。

①扦插属于_________(无性/有性)生殖,其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②在扦插时将月季茎的上端处理成平口,以减弱蒸腾作用,而下端处理成斜口,目的是_________
③下表是各方式扦插35天后的结果。

A

B

C

D

有愈伤组织形成且部分发育成幼根

有愈伤组织形成

无愈伤组织形成,出现黑杆现象

无愈伤组织形成,出现黑杆现象

由结果可知,________组处理效果最好,同学们从有机物合成与运输的角度推测原因为:该组_________,满足生根需求;而湿沙培育出现黑杆现象是沙石材料中的杂菌所致。
2024-03-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海洋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广东某海洋研究团队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龙须菜(一种海藻)生长的影响,将健康无损的龙须菜等量分装到12个培养瓶中,然后将其平均分成两组,甲组(通入自然浓度的二氧化碳)和乙组(通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均在24℃环境下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每组都选用多瓶龙须菜,其目的是_________。连续培养10天,记录并计算各组龙须菜质量的_________,绘制成曲线图。
(2)据图可知,随着时间推移,乙组龙须菜的质量比甲组的_______,说明高浓度二氧化碳能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龙须菜的生长。
(3)龙须菜通过_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2024-03-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毛发是哺乳动物御寒的重要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寒冷刺激对毛发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寒冷环境中,分布在人体皮肤中的___接受寒冷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导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引起竖毛肌的收缩。使毛发竖立的同时皮肤局部隆起,产生“鸡皮疙瘩”,以减少散热。这一反射活动属于___反射。
(2)为研究持续寒冷刺激对毛发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将背部去除毛发的30只小鼠,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饲养两周,并测量毛发长度,结果如下图,由此说明___

(3)科研人员推测持续寒冷刺激下,毛囊干细胞外的神经处于激活状态,促使毛囊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毛囊细胞,最终对毛发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为验证该推测,研究人员切断小鼠体内与毛囊干细胞相连的神经,在持续寒冷刺激下,饲养背部去除毛发的小鼠,若实验结果为___,则表明在持续寒冷刺激下,___参与调控毛发的生长。
2024-05-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