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2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容易(0.94) |
1 . 某研究小组开展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及“绿萝对香烟烟雾PM2.5是否具有净化作用”的探究活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玻璃制成长、宽、高均为60cm的实验舱,其上方的玻璃盖可移动,以便放入绿萝。放入绿萝后,在接口处涂抹凡士林密封。实验舱一侧开有圆孔,以便通入香烟烟雾,通入烟雾后,用胶布密封圆孔。
说明:实验选用生长旺盛、长势基本致的绿萝;通入的香烟烟雾量是由数量相同和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产生的。
②实验具体操作及72小时绿萝呈现的状态见下表。
组别绿萝香烟密闭情况绿萝呈现状态(截至72小时)
A组通入密闭/
B组放置通入密闭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C组放置通入间隔通风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D组放置密闭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③实验中,每2小时测定实验舱中PM2.5浓度并记录数据,多次实验后取其平均值,绘制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组曲线,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2)B、C两组实验相比较,在密闭的环境里,绿萝受害症状较明显,由此可以看出,____能改善实验舱内空气质量,减轻香烟烟雾对绿萝的伤害。
(3)B、D作为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4)C、D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023-05-23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课前·课中·课后 北师大版 第2章 探索生命 章末检测A卷
2 . 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A.温度和水分B.有光和无光
C.25℃和10℃D.有空气和无空气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3 . 合作小组开展月季扦插实践活动,方案如下:选取长势良好的月季枝条制成6枝插条,均分成两组。一组置于培养液中;另一组先浸泡在60%生根粉溶液中2小时,再置于培养液中。两组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枝条生根数。该方案的实验变量是(       
A.枝条生根数B.扦插培养液C.生根粉溶液D.枝条的长势
2023-05-23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课前·课中·课后 北师大版 第2章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后
4 . 实验探究
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会不会同样影响蚯蚓的生活呢?某学校6个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

①每个小组准备了12只鲜活健壮的蚯蚓;
②将12条鲜活健壮的蚯蚓放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央;
③静置半小时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数量。
如表是6个小组的实验结果,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明亮处/条

3

4

3

1

2

2

阴暗处/条

9

8

9

11

10

10

(1)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在明亮还是阴暗的地方生活?
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______
(2)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数量后,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对6组实验数据要取______。而选择12条蚯蚓、6个小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除变量外,实验时环境温度、土壤湿度等条件都应该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蚯蚓在土壤中爬行能够疏松土壤并增加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______
2023-05-23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课前·课中·课后 北师大版 第2章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后
5 . 兴趣小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烟草浸出液浓度/%

0(清水)

25

50

75

100

种子5天发芽率/%

96

82

64

44

26

A.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
B.烟草浸出液浓度为0的组是对照组
C.其他环境条件应当相同且适宜
D.实验表明烟草浸出液破坏了种子的结构
2023-05-22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课前·课中·课后 北师大版 第13章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 课中
6 . 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为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管水浴温度底物和试剂1小时后蛋白块体积
135℃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消失
237℃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消失
339℃1cm3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消失
A.为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应将各组的pH均设为2(酸性)
B.记录不同温度下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
C.该实验中三支试管都为实验组,相互形成对照
D.某试剂遇到蛋白质会变为紫色,反应结束加入该试剂,三支试管均不会变紫色
2023-05-21更新 | 6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课前·课中·课后 北师大版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章末检测B卷
7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   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实施实验⑤设计实验方案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并记录实验现象
A.①③②④⑤⑦⑥B.①②④⑤⑥⑦③C.①③②⑤④⑦⑥D.①②④⑤③⑥⑦
8 . 枇杷是南通地区的特色水果之一,因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研究温度对枇杷种子萌发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10℃~35℃范围内枇杷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下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枇杷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0℃
B.枇杷种子在35℃时不萌发
C.水分对枇杷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D.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
9 . 取同一植株上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并做相应处理: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如图一),并在每个锥形瓶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上述装置放置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图二是该植物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三是该植物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请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可知图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数小时后,图一中的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用“<”连接)。
(3)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外界。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图三中的[       ______来完成的,该结构由图二中的[       ______控制,它与3所示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4)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器官。图三中具有导管的结构是[       ______
10 . 吸毒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为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某警犬大队成功培训出了中国第一批缉毒松鼠。经过训练,松鼠会在找到毒品后,使用抓挠的方式告诉训导员,此处可能存在毒品。
(1)松鼠的嗅觉极好,图为鼻腔内的嗅上皮,①为嗅觉神经元的______,其具有大量分支的意义是______。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推理松鼠嗅觉好于人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研究人员训练松鼠的过程如下:
Ⅰ.取同样纱布若干,进行如下分组:
①熏染大麻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②熏染海洛因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③熏染冰毒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④熏染麻古的纱布+未被熏染的纱布
将4组纱布分别放入训练装置的4个旋转舱内(见图1),转动底座,只有松鼠选择带有毒品气味的纱布时,才给予食物奖励。训练次数不低于30次。

Ⅱ.取经四种毒品熏染过的4片纱布分别藏于4个旋转仓的小球下(见图2),当松鼠找到纱布时,给予食物奖励并记录找到毒品的种类,而后重新藏匿纱布。训练次数不低于30次。
①研究人员进行步骤Ⅰ的目的是______
②步骤Ⅱ的统计结果如下:
毒品种类大麻冰毒海洛因麻古
找到概率65.0%20.0%15.0%0%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下一步训练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行多次训练后即使不给食物刺激,松鼠闻到毒品味道也会进行抓挠,说明已经建立起了______反射。
2023-05-01更新 | 620次组卷 | 3卷引用:03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