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号称“冬季婴儿杀手”,其引起的感染曾是全球婴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23年医学界解决了60余年预防RSV感染“无消可用”的难题,RSV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让妊娠期的孕妇注射该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从而给月龄小于六个月的新生儿提供保护。那么如何评价此疫苗的安全性呢?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一期临床试验:

注:安慰剂是黏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针剂:不良情况发生率=出现不良反应个体/总人数;
(1)实验过程中A组应注射的X是________,B组注射安慰剂的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寄主细胞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判断RSV是一种________病毒。孕妇通过接种该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从免疫的类型分析这属于________免疫。
(3)通过比较疫苗组和安慰剂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若出现的________结果,则说明此疫苗可安全使用。
(4)若需进一步验证疫苗有效性,需进行二期临床试验。根据疫苗的保护群体推测,有效性实验的有效终点观察对象应为________(选填“孕妇”或“婴儿”或“两者”)群体的疫苗有效比率。
7日内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柳州市柳南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如图是科学家探究生命起源的两个实验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曾经用10多种动物的生肉或者熟肉做过图甲的实验,甲图的三组实验中____组与C组互为对照,其变量为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个瓶中的肉都腐烂了,但是只有____组的肉长出了蛆,则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从动物的分类上,苍蝇属于____动物门中的昆虫纲。
(2)乙图中玻璃仪器A中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区别是A中无____,正负电极模拟的是____。一段时间后在B溶液中检测出有机小分子,该实验说明____
2024-04-09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科学佩戴口罩是降低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的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所示:

(1)在研究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原因是病毒只能寄生在人体的 _______中,因此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选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
(2)科研人员借助显微镜观察,并通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结构由[①] _______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样时,在同一口罩的内外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为什么不能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乡镇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科学佩戴口罩是降低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的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所示:

(1)在研究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原因是病毒只能寄生在人体的________中,因此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选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
(2)科研人员借助显微镜观察,并通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结构由[①]_______ 和[②]________组成。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4)取样时,在同一口罩的内外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其目的是________。研究人员为什么不能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进行实验?________
(5)佩戴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的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佩戴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
A.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B.扔进专用医疗垃圾桶C.扔进普通垃圾桶
2024-01-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天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研究发现,乳酸可降解塑料,使“白色污染”问题得以减轻。嗜淀粉乳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科研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表实验方案
组别厨余垃圾处理方式
A300mL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300mL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300mL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1)嗜淀粉乳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2)上述实验中,_____为嗜淀粉乳杆菌提供有机物,由此推测它的营养方式为____
(3)B和A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将C组高温灭菌后直接接种可能会导致____。将处理后的3组实验应该放置于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发酵。
(4)由图可知,48小时后乳酸产量最高的组别是___,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少白色污染?______
2024-01-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_________________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2)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基本不动了。
(3)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
(4)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5)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除了土壤湿度,其他因素保持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低浓度的农药对蚯蚓生活有影响的实验。
①把乙中的土壤换成_________________的肥沃土壤。
②在甲中喷入适量的清水,在乙中喷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甲、乙两容器放到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2023-11-15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2021年9月,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典型案例。案例中“砖厂取土坑变身垃圾填埋场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工厂污水直排问题污染土地和河流等”触目惊心,再一次警醒国人。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垃圾填埋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准备:混合垃圾的浸出液(内含塑料碎片、废旧纸张、废旧金属、剩菜剩饭、废电池等),大豆种子,培养皿,滤纸,喷洒器。实验如下表所示:
A组B组C组D组E组
大豆种子50粒50粒50粒50粒30粒
环境条件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
喷洒浸出液清水50ml10%浓度浸出液50ml20%浓度浸出液50ml30%浓度浸出液50ml40%浓度浸出液50ml
7天后的发芽粒数473724144
(1)请你提出一个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有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若改进后实验结果仍然如表格内容所示,则说明_____________
(4)A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请推测未萌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C组的种子发芽率是_____________
(5)我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大类,废电池属于_____________垃圾。题目中的混合垃圾说明未对垃圾进行分类,请写出一条倡导垃圾分类的广告宣传语:_____________
2023-08-22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中学七年级一班环保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探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随意丢弃会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黑藻为多年生水生植物,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花单性,果圆柱形,种子2~6粒,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5号电池比7号电池大些。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如下表)。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入黑藻的重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1)某同学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实验变量是 ______ 。为探究这一问题还可以选择 ______ 进行对照实验。
(2)E组的小鱼比B组的小鱼存活天数多,说明 ______
(三)实验反思: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4)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 ______ 植物。
(四)交流讨论: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2023-07-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新冠肺炎能通过飞沫传播,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和细菌,不仅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分类,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___病毒,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___________,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2)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择位置、面积___________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
(3)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
   
①在2~4小时期间,口罩内侧菌落数陡升,且高于外侧。从细菌生存的条件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4~8小时期间,从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变化,反映出口罩上细菌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从而说明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
(4)从双向防护、环保节约等角度考虑分析,口罩的佩戴时间最长不超过___________小时。
(5)临床发现,与未接种过新冠疫苗的病人相比,接种疫苗的人感染后的症状都比较轻,且转为重症的几率显著降低。人体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免疫。
2023-08-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表格中数据,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ABC
蚕卵数100010001000
培养温度16℃20℃30℃
培养湿度75%75%75%
实验结果(孵化率)90%98%68%
(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2)A、B、C三组的培养湿度都控制在75%,其原因是:______
(3)A、B、C三组都用1000粒蚕卵而不是用几粒做实验,原因是:______
(4)结合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孵化率),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在分类学上,家蚕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这类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2023-10-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