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为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校生物实验小组利用斑马鱼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处理方式清水5%酒精10%酒精15%酒精20%酒精
出现侧翻时间/秒未出现65442920
死亡时间/秒未出现535402305196
步骤一:取5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溶液。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斑马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共有_____组实验组。三组和四组对照,变量是_______
(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
(3)五组与二组相比,斑马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____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______
2023-12-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上,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号①号②号
实验处理蚂蚁+金合欢幼苗金合欢幼苗
结果幼苗的存活率(%)75%44%
幼苗高度(厘米)0→69(厘米)0→8.7(厘米)
(1)该实验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的假设是________
(3)②号金合欢在实验中主要起________作用。
(4)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除实验变量外,实验中其他条件:培养时间、光照、温度等应该________
(5)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 .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据此回答: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组别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4372
幼苗生长的高度5月25日-6月16日0→6.20→31.0
6月17日-8月3日6.2→10.231.0→72.9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
(2)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比没有蚂蚁栖居的提高了___%。
(3)从幼苗生的高度看,___组的金合欢生长速度更快。
(4)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___(填“有害”、“有利”或“没有影响”)。
(5)蚂蚁营群体生活,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从功能上看,这种行为称为___行为。
4 . 为检测自来水中是否含有细菌和真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没有实施实验前,不能打开培养皿
B.必须设计一个空白实验,用来检验培养基高温灭菌是否彻底
C.接种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D.接种后两套培养皿应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培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将中国和世界上诸多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两头的承接者是一只只功不可没、不可小觑的小小的蚕,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见证者。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甲醛对蚕各阶段发育速度的影响”,他们将蚕卵分别培养在甲醛浓度分别为0%、0.25%、0.5%的三个培养基上,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对象与过程

发育时长(天)

甲醛浓度

0%

0.25%

0.5%

取10粒蚕卵,分别放置甲醛浓度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

从卵发育为蛹

6.33

11.01

13.67

从卵发育为成虫

11

15.68

18.34

(1)蚕属于___________动物。
(2)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10粒蚕卵而不是用1粒蚕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从卵发育为成虫和从卵发育为蛹时长之差表示蛹期的时长,分析表中数据,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的影响是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无影响”)。
(5)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你怎样处理蚕宝宝_____________
2023-09-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市砚山县(上半县)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菜名检测结果efu/g
餐前餐后
公筷非公筷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
盐水虾16015022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
炒芦笋3030530
咸菜八爪鱼60205000
香辣牛蛙60150560
注:e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1)这项研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A.未经过高温杀菌B.黄瓜易滋生细菌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_____(填“多”或“少”),证明使用公筷_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7 . 下列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2号试管中滴入2mL唾液
B.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
C.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D.1号试管中淀粉糊2mL,2号试管中淀粉糊2mL
8 .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3)方案二中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原则。
2023-03-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玉溪市峨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能促进蝌蚪的发育,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蝌蚪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10只

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平均37天发育为青蛙

10只

每隔一天向玻璃缸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mg

平均26天发育为青蛙


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__________
(2)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其中对照组是_____组,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实验已发育的青蛙?________
2023-01-29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一生物实验小组学习了昆虫的一些知识后,了解到不同昆虫食性的差异。下面是该生物实验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如图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蚂蚁的觅食行为属于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
(3)实验中在一端滴加清水的作用是_____
(4)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端取食,则说明_____
(5)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