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8 道试题
1 . 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后,进行了探索“蚕豆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操作如下:分别从甲品种蚕豆袋和乙品种蚕豆出袋中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10粒蚕豆种子做样品,进行样品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表,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在不同层随机抽取蚕豆种子做样品,这种取样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对两个品种蚕豆长轴长度进行了测量,下表是测量结果.请完善表格:

品种

甲品种蚕豆

乙品种蚕豆

每组平均(毫米)

12

14

16

18

22

24

26

28

组别

1

2

3

4

5

6

7

8

平均值

________毫米

25毫米

(4)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绘出柱状图。
_______
(5)如果将乙蚕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较小的蚕豆,这种变异_________(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6)比较甲、乙两个品种中不同蚕豆长轴长度的平均值,说明蚕豆长轴的长短性状受_________控制。
2022-12-2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073生物的变异
2 . 人在运动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热并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在测定花生仁中的能量的实验时,甲、乙两小组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设计记录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种子的质量外,还要记录___________的变化。
(2)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规范严谨。比如要用火苗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___________。实验应重复多次,并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3)花生种子实际所含能量一般会___________(填“小于”或“大于”)测定的热量值。甲、乙两组装置中,____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会更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
(4)花生仁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主要是___________
(5)有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测定不同食物中含能量的多少,他选择了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和大米。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平均值)

2

1.4

3

1.3


①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表格中,“?”处应该填___________
③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焦是能量的单位)的热能。计算可知燃烧掉的花生仁中所含的能量是___________焦。
④由实验结果可知: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
2022-12-05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A·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分层训练AB卷(北师大版)
3 . 研究表明,大约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幽门螺杆菌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杆菌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所以它是原核生物。
(2)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幽门螺杆菌与人类是______关系。
(3)为探究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生物小组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表1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对值(炎症因子是反映炎症的一个指标,其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1。   
组别处理1组2组3组
灌胃乳酸菌--+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注:1.“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2.表格中的“+”表示进行相关操作,“一”表示不进行相关操作。
①该探究实验中,除变量之外,三组小鼠健康状况以及月龄、性别等保持一致,其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
②该探究实验中,第1组与第2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该生物小组根据图1的结果得出结论: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他们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③该实验结论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3-06-0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ABCD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1000毫升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不加2节1节2节2节
加满江红的数量不加不加不加15克30克
加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55555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1535810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_进行对照试验。
(3)重金属汞、铅等有害物质造成土壤和水质污染,人体接触这些物质会增加________,诱发癌症。
(4)对于学校用过的废旧电池的处理,你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4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蜜蜂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草莓素有“水果皇后”之美称,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大棚封闭环境中生产草莓时,出现了产量低等情况,于是科研人员通过引蜂入棚开展了系列研究。回答问题:
   
(1)据下图判断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动物,它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科研人员将同一地块的10个草莓大棚均分为A、B两组,在开花初期A组每棚放入1箱蜂群,B组未放蜂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管理模式、草莓品种等实验条件一致,结果如下: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平均亩产量(Kg)
A组:蜜蜂传粉826.2
B组:无蜜蜂传粉613.3
比较表中数据,A组草莓的_______明显提高,说明蜜蜂取食花蜜的行为促进了草莓的传粉,该行为属于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研人员增加了另一种蜂群——熊蜂,再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结果的探究: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平均亩产量(Kg)
C组:熊蜂传粉1113.9
D组:蜜蜂传粉825.0
据表中数据,请写出科研人员做这个实验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023-06-16更新 | 56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三年(2021-2023)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6 . 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如下表)

实验编号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2)为了探究废旧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应选择 ______ 进行对照实验(只写一组)。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 ______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5)通过该探究实验,你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对废旧电池应该怎样处理? ______
2023-07-25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1)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有传染性和__________的特点。新冠病毒是引起该病的__________
(2)观察上图,新冠肺炎患者大量肺泡组织损伤,产生的黏液直接影响肺泡与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降低,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健康。
(3)疫黄研制要先进行动物实验才能进入临床实验。为了检验疫苗a对新冠肺炎是否有预防作用,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得到部分数据如下:
第1组第2组
1.各组分别注射3微克安慰剂A
2.第0、7、14、21天检测新冠病毒抗体量均为0新冠病毒抗体量逐渐增多
3.第22天接种新冠病毒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
4.第29天检测新冠病毒含量10万倍m核酸计量单位0m核酸计量单位
(注:安慰剂无任何药理作用和致病作用,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补充表格中A处的内容:________
②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_作用。
③两组恒河猴数量、年龄、体型基本相同,且雌雄比例为1:1,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目的是________
④实验结果表明,疫苗a可以刺激恒河猴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由此引起的免疫属于________。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⑤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3-05-07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章 健康地生活(B·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分层训练AB卷(北师大版)
8 . 为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的上、中、下层分别取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

甲品种花生

乙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mm)

11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毫米

24毫米


(1)每个品种抽选花生的种子各30粒而不是各1粒花生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本次测量中甲品种花生的长轴长度平均值为:________毫米。
(3)从长轴均值上看,________品种花生的果实较大,但是也出现了相对较小的果实个体,这是由于________因素引起的变异,________(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4)甲乙两个品种花生的果实大小有明显的差距,这说明________控制性状,且这种变异________(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5)实验过程中发现,花生的种皮有不同的颜色,其中红色种皮花生繁殖的子代花生种皮依然为红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白色种皮花生繁殖的子代花生种皮既有红色也有白色,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________
9 . 为探究“被动吸烟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通过将小鼠暴露在不同剂量的被动吸烟环境中(每天置于染毒柜中6小时),七天后用跳台实验错误次数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跳台实验是通过躲避电刺激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如图)。

   

标注:小鼠受电刺激后跳回站台的逃避行为为正确次数,未跳回为错误次数。
取同品种体重相近的小鼠共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小鼠处理方式

第一次跳台错误次数

第二次跳台错误次数

正常组

无烟环境中

129

46

低剂量

置于弥漫着1支香烟烟雾的染毒柜中

198

185

中剂量

置于弥漫着2支香烟烟雾的染毒柜中

214

210

高剂量

置于弥漫着4支香烟烟雾的染毒柜中

288

306

(1)在实验中设置无烟环境的正常组,主要起______作用。
(2)据表分析,正常组小鼠的第2次跳台实验错误次数明显少于第1次,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这属于______行为。
(3)与正常组相比,被动吸烟组小鼠跳台实验错误次数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则说明:______
(4)与正常组相比,低、中、高3个剂量组第2次跳台实验错误次数与第1次跳台实验比较______(选填“有”或“无”)明显差异。
(5)下列各项对吸烟危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吸烟可直接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
B.吸烟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C.被动吸烟同样危害人体健康
D.青少年吸烟会提高记忆力
2023-05-27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雾霾天气不仅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雾霾中有多种成分,其中入肺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
(1)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鼻呼吸,因为人的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阻挡灰尘;鼻腔内表面黏膜中分布有______,可对空气加温;黏膜分泌黏液,使空气变得______
(2)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扩张,使肺内气压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进入肺部。
(3)为探究雾霾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某校科研小组开展“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颗粒物直径(微米)

在人体的主要沉积部位

10

气管、咽、鼻、喉

5

支气管

2.5

细支气管、肺泡

据表可知,直径在______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它们能够通过“鼻→______→细支气管→肺”的路径进入肺,直接影响肺的______功能。这说明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为了探究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该科研小组进一步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入肺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在该研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调查法”或“实验法”)。
②为减少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