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2 道试题
1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将亚硝酸盐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为此某学校开展了相关跨学科主题活动,下图甲是制作泡菜的装置,乙是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泡菜腌制时间与亚硝酸盐含量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
B.甲图中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
C.分析可知该项研究中缺乏对照组
D.乙图可看出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是第4天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德宏州八年级初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2 . 研究小组为了研究不同环境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在某地夏日晴天中午做了系列实验。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小麦植株均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
实验处理空气温度36℃36℃36℃31℃25℃
空气湿度(%)1727525252
实验结果光合作用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的二氧化碳,用毫克数
表示)
11.115.122.123.720.7

(1)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叶片单位时间吸收的二氧化碳表示,理由是______
(2)根据表格呈现的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中实验的变量是______。根据三组实验结果,可得知_____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湿度,可降低夏季晴天正午时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程度。已知空气湿度会影响气孔开放程度,从实验结果推测,空气湿度较大时,气孔开放程度______(填“高”或“低”),做出此推测的理由是______
(3)根据表格呈现的实验二、三、四组的实验结果记录,可以推知,这三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最后一课(9)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3 . 蚯蚓穴居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利用蚯蚓来分解果皮、菜叶等生活垃圾,净化环境。在确定处理方案时,该小组决定首先探究适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蚯蚓若干条,土壤,无盖的纸盒等。
方法步骤:
①采集同种花园土壤,随机均分为5份,并使其土壤含水量依次递增,分别为30%、40%、50%、60%、70%。
②将不同湿度的土壤分别平铺放入5个纸盒中,并对其编号。
③将蚯蚓随机均分5组,分别放入5个纸盒土壤中的同一深度。置于阴暗环境中,其余的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蚯蚓在不同湿度土壤中停留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实验中各组土壤的种类、多少等都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理论上,在该实验中,蚯蚓停留的时间______(填“越长”或“越短”),说明该土壤湿度越适合蚯蚓生活。
(3)实验中,每个组用多条蚯蚓而不用1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锦州市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糖类作为营养物质能够提供能量,但血液中的糖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血糖含量持续较高,会引起血管损伤,进一步使各器官的功能受到不利影响,这就是糖尿病的危害。人体内存在血糖的调节机制,胰岛素指挥体内的细胞消耗掉血液里的葡萄糖。进餐之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会增多,这时血管内的血糖感受器就会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下丘脑后发出信号指挥胰岛产生胰岛素,随后血糖就逐渐降下来了。
资料二:早期糖尿病患者只能靠减少糖的摄入来缓解病症,但效果不大理想。后来加拿大医生班廷发现了胰岛素的作用,揭示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开创了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先例。后经研究发现,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至今,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已有100多年。
(1)据资料一分析,血糖的调节属于_____反射。人体内血糖正常水平的维持,是在神经和____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2)若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将无法正常从血液中获取葡萄糖,进一步抑制了细胞的______作用,引起细胞供能不足,经相应神经的刺激在______形成饥饿感,病人甚至会出现食欲亢进现象,血糖浓度进一步提高。
(3)班廷进行动物实验揭示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表中所示为部分操作步骤及结果。
组别处理是否患糖尿病
A切除整个胰腺
B将胰腺的导管结扎,就会导致外分泌腺萎缩,留下胰岛
C用胰岛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狗进行治疗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由A、B可知,胰岛对维持正常血糖至关重要
B.由C可知,胰岛提取液可治疗糖尿病
C.由B、C可知,发挥降血糖功能的物质可能来自外分泌腺

(4)胰岛素不能通过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_。在血糖过高时,糖尿病人可通过静脉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注射后胰岛素运输到脑组织需要经过心脏_____次。
(5)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内毛细血管发生闭塞,影响其与组织细胞之间的________,导致视网膜功能异常,同时也会引起视神经病变,从而影响视觉。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5 . 南通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的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植株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装置的小烧杯内为氢氧化钠溶液,该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图2为测定大棚植物在自然环境下两昼夜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________(填结构)散失出来的,此过程称为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
(2)图1实验装置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__________;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应盛放__________
(3)据图2分析第二天中______(填字母)点时,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植物不能长期生存在第一天的自然环境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题分析,请你为农业增产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这些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铯、锶、镉、锆、钴等。为验证核污水中的重金属成分——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广西某高校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灌胃液体的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0

B

0.015mg/mL

1mL

20只

10%

C

0.025mg/mL

1mL

20只

20%

D

0.035mg/mL

1mL

20只

30%

E

0.045mg/mL

1mL

20只

40%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上表所示。
【实验分析】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你认为A组的小鼠数量应该放_________只。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设置A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镉含量越_________,对生物体的危害越大。
【进一步思考】
(5)生活中的部分废充电电池、废纽扣电池(如废镍镉电池等)也含有镉。处理不当同样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根据实验启示,你认为这类废电池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点做法即可)。
7 . 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某研究团队从发酵的厨余垃圾中分离得到6株不同类型的淀粉乳酸杆菌,为进一步探究这六株不同的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100g粉碎后的厨余垃圾加入150mL水,配制成水溶液,装入玻璃瓶中备用。
②另取7个相同的大小适宜的玻璃瓶,按“0~6”号编号,并向每个瓶中依次加入等量的厨余垃圾水溶液。
③向1~6号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不同类型菌株的乳酸杆菌液,0号瓶中加入等量的无菌水,盖紧瓶塞,并用保鲜膜密封。然后将全部装置放在38℃的环境中发酵。
④24h后测定每瓶溶液中的淀粉含量和乳酸含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结构上,淀粉乳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上述实验中,设置“0”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
(3)如果研究者在24h后测得每瓶溶液中的淀粉含量和乳酸含量如下图所示,则表明菌株____ 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

(4)该研究团队想要继续探究某菌株对厨余垃圾的发酵作用是否受外界温度条件的影响,并设计试验方案,此实验中变量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8 . 【主题探究】水华是在水体富营养化等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些浮游植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并在水面形成一层有腥臭味的浮沫,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现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蓝藻是引起水华的浮游植物之一,在水温25~35℃时会大量繁殖。这体现了影响蓝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空气
2.为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研究人员对部分水生植物去除水体中氮、磷含量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可知,氮、磷去除率最高的植物分别是(       

A.水竹,狐尾藻B.水竹,千屈菜
C.菖蒲,狐尾藻D.苦草,狐尾藻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卷八年级生物试题(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9 . 某科技社团通过对灭菌或不灭菌的厨余垃圾接种嗜淀粉乳杆菌,探究嗜淀粉乳杆菌把垃圾中的淀粉分解成乳酸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探究的变量是乳酸浓度
B.组别①和②不构成对照实验
C.组别③的厨余垃圾被分解的效果最强
D.推测厨余垃圾中原本就存在生成乳酸的生物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卷八年级生物试题(二)
10 . 为了验证小鼠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活小鼠放在玻璃板上,用透明玻璃钟罩盖好。然后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和玻璃板之间的缝隙。
步骤2:除去钟罩中的二氧化碳后,迅速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观察并记录锥形瓶乙和丙中石灰水的情况。

步骤3:启动抽气泵,让空气在实验装置中按上图所示方向流动,一段时间后,记录锥形瓶乙和丙中石灰水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在锥形瓶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设置锥形瓶乙的目的是________。设置锥形瓶丙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果实验正常进行,且能达到实验目的,请补充完善下表中①②处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

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前

实验后

澄清

澄清


(3)若要利用该实验装置验证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也能产生二氧化碳,除将活小鼠替换为活的植物外,还需要对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改进的目的是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实验安全,请提出一条保证实验安全的措施: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