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进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
类型数据项目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
深色蛾浅色蛾深色蛾浅色蛾
释放数目154164472496
再回收率58%25%6%42%

(1)由表中可以看出,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根据达尔文理论。这种不同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______提供的。
(2)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__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减少。由此说明,桦尺蛾天敌对桦尺蛾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3)后来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桦尺蛾生活的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__。
A.B.C.D.
2023-05-02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生物试题
2 . 一位科学家每年9月都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有的蜗牛都是同一物种,一些蜗牛的贝壳上有条纹,其他没有条纹。画眉鸟吃蜗牛。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年份菜地覆盖率(%)贝壳有条纹(只)贝壳无条纹(只)
1981294724
1982263523
19836334
1984973410
1985964015
19868741
1987986912
A.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
B.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
C.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
D.贝壳有条纹是有利变异,贝壳无条纹是不利变异
3 .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一: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十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资料二:疟疾是由于蚊虫叮咬或者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的虫媒传染病。疟疾的典型症状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资料三:青蒿素是从青高茎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成分,是天然产物。而青蒿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很常见。青蒿的植物名为黄花蒿,是一年生植物,颜色为深绿色,菊科植物。
资料四:目前正广泛用于临床病例治疗的青蒿琥酯不宜用作疟疾预防药物,以免疟原虫对它产生耐药性,从而缩短其临床应用周期。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屠呦呦中学时曾因患肺结核而休学,引起肺结核的是结核杆菌。与结核杆菌相比,疟原虫细胞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属于真核生物。
(2)文中提到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与疟原虫相比,黄花蒿的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
(3)疟疾是一种________病,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蚊的幼虫叫孑孓,生活在水中,蚊的发育属于________。清除积水和避免蚊虫叮咬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而疟疾爆发时不到疫区旅游属于________
(5)青蒿琥酯不宜用作疟疾预防药物,是因为疟原虫群体在抗药性方面存在差异,这种现象是________,在使用青蒿琥酯的过程中,抗药性较差的个体被杀死,而抗药性较强的个体则容易存活下来,这种现象就是________。由于生物都具有________现象,疟原虫的后代就普遍具有了较强的抗药性。
4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这是_______(选填“遗传”或“变异”)的结果。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的结果。

(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填字母代号)。
(4)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____的,而选择是____的。(选填“定向”或“不定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类型

数据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这说明生物界存在______的现象。
(2)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更易存活,并通过_____逐代得以加强,所以数量越来越多。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这种不同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的结果。
(4)后来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桦尺蛾生活的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A.B.
C.D.
(5)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请你提出一条较为环保的方法来对这种林业害虫加以控制。______
2023-02-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保护色是指某些动物具有同它的生活环境相似的体色,这有利于躲避天敌的捕食,从而保护自己。例如:草地上的绿色蚱蜢、栖息在树干上灰色的夜蛾等。有许多动物的保护色还会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在高纬度地区,环境温度随季节变化较大,雷岛、北美野兔等动物就会通过改变羽或毛的颜色来更好地伪装自己。北美野兔从秋季开始一直到冬季,毛色会慢慢改变(如下图),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与其体内的Agouti基因有关,该基因能抑制北美野兔体内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导致其毛色逐渐变白。

(1)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雷鸟、北美野兔在冬季换上白色羽或毛的变化有利于其更好地______________;如果当地冬季迟迟不下雪,有白色羽或毛的动物被天敌捕食的机会则会______________。材料中,北美野兔毛色的变化是环境和___________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近年北美野兔群体中出现了一小群“异类”,在冬天仍然保持棕毛,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由于北美野兔与黑尾长耳野兔发生了杂交,使子代具有了不能正常表达的Agouti基因。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冬季少雪的情况变得愈发常见,根据自然选择理论,预期未来该地区冬季棕毛北美野兔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__
(3)已知一个北美野兔家庭各成员的基因型和冬季毛色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表现为显性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填白毛/棕毛),你推测亲本①可能具有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
7 . 地球上从出现原始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图1是根据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复原的郑氏始孔子鸟形态图,图2及表为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乌龟金枪鱼小麦酵母菌
1121315213544

(1)美国学者米勒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他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______。最终这些物质汇集到______中,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2)图1是生活在距今约1.31亿年前的郑氏始孔子鸟,没有人亲眼见过这种动物,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______来研究它。郑氏始孔子鸟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______进化而来的。
(3)表2中的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据此分析表2中的物种与人亲缘关系最近是______。对生物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得到图2的进化分枝图,图2中的①是表2中的______
(4)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______。这一理论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量的后代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______,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______环境,生存下来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8 . 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一般具有适应传播的结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椰的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外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
B.蒲公英的表面有钩刺,会附着在人或动物身上
C.苍耳具有伞状的细毛,成熟后易被风吹散
D.虞美人的果实成熟后,细小的种子从裂口处散布
2022-08-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多种“达尔文地雀”,地雀的喙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差异,并且它们分别取食不同类型的食物(见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喙的形态、大小

凿状

尖而长

粗而尖

细而长

取食类型

果实

仙人掌

种子

昆虫


(1)根据表格中信息可以推测:喙的形态、大小的差异与   ___________有关。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某个岛上的主要植物是仙人掌,此岛上地雀喙的形态、大小多数是 _____;对于此岛上的地雀来说,粗而尖的喙属于__________ (选填有利或不利)变异,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此种变异的个体容易 ___________
(3)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表明,__________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__________作用。
10 . 地球上从出现原始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如图所示,图1是复原的郑氏始孔子鸟形态图,图2及表格为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猴子

乌龟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1

12

13

15

21

35

44

(1)美国学者米勒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他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______。最终这些物质汇集到______中,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2)图1是生活在距今约1.31亿年前的郑氏始孔子鸟,没有人亲眼见过这种动物,科学家是通过______这个重要证据来研究它的。郑氏始孔子鸟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______进化而来的。
(3)如图2表格中的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据此分析表格中的物种与人亲缘关系最近是______。对生物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得到图2的进化分枝图,图中的①是表格中的______
(4)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这一理论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大量的后代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进行______,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______环境,生存下来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