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进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下表:
数据/类型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
深色蛾浅色蛾深色蛾浅色蛾
释放数目154只164只472只496只
在回收率58%25%6%42%

(1)由表中可以看出,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根据达尔文理论,这种不同体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他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__________生存斗争提供的。
(2)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____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工业污染区,这种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遗传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另外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由此说明,桦尺蛾的天敌对桦尺蛾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___

(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是______。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简单低等生物化石出现,而在较晚近的地层中则出现了复杂高等生物化石。由此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
2 . 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若用G和g分别表示果蝇翅型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如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
实验组别
亲代的性状表现长翅×残翅长翅×长翅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长翅203401301
残翅201099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分析,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
(2)在遗传学上,把子代性状与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为________,这些与父母相似的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它存在于染色体上。
(3)由实验组别_______可知长翅是_____________性状。
(4)由实验组一中子代长翅和残翅性状表现的数量比,可推测出实验组一中亲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组三中亲代都为长翅,子代出现残翅,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子代中长翅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2021-0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多种“达尔文地雀”,地雀的喙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差异,并且它们分别取食不同类型的食物(见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喙的形态、大小

凿状

尖而长

粗而尖

细而长

取食类型

果实

仙人掌

种子

昆虫


(1)根据表格中信息可以推测:喙的形态、大小的差异与   ___________有关。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某个岛上的主要植物是仙人掌,此岛上地雀喙的形态、大小多数是 _____;对于此岛上的地雀来说,粗而尖的喙属于__________ (选填有利或不利)变异,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此种变异的个体容易 ___________
(3)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表明,__________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__________作用。
4 . 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不相连、彼此孤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环球航行到此时,在该群岛发现了13种地雀,下图表示了13种地雀的特点,请分析并回答:

(1)达尔文认为这些地雀有着共同的祖先,当它们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由于____和栖息条件的不同,使留在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在喙的形态和大小方面存在差异,这体现了生物____的多样性。地雀喙的不同说明生物普遍存在着____现象,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雀的喙具有____作用。
(2)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上,地雀的喙的特点是____,是有利变异,具有这种特征的喙的地雀容易在激烈的____中获胜,适者生存,并繁殖后代,把自己的变异特征____给后代,而其它的地雀容易被淘汰。这个过程被称为____
(3)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表明,进化是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经过漫长年代的进化,最初的一种地雀进化为多种地雀,可见生物的____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2024-04-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包头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南充是我国四大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南充已有5个蚕桑基地县区,栽桑养蚕是南充最有特色的生态农业,也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好选择。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的繁育时,发现了一条产丝量很高的黑色斑个体,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812条黑色斑和787条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后代进行了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亲本子代
黑色斑普通斑
普通斑×普通斑01298
黑色斑×普通斑691688
黑色斑×黑色斑?150

(1)在遗传学上,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称为一对________
(2)由________组杂交实验可以推断出家蚕斑纹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3)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普通斑基因的组成是________
(4)丙组子代中既出现了普通斑的蚕也出现了黑色斑的蚕,从理论上推断丙组子代黑色斑的蚕应有________条。
(5)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人工选育,获得了大量能稳定遗传的黑色斑个体,推广后成为当地栽桑养蚕的优良品种。由此可见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021-06-19更新 | 450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6-【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6 . 如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____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7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____________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____________发育。
(2)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野桑蚕的体色和树干很相近,这种体色被称为____________;家桑蚕的幼虫成活率比野桑蚕的幼虫成活率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育种的基础。家桑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的,科研人员做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_________可判断淡赤色为隐性性状;黑色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但也有差别,为了培育出产丝能力更强的黑色家桑蚕,你的育种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代

淡赤色×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

黑色×黑色

子代

全为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1:1

黑色:淡赤色≈3:1

(4)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一些,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是______选择的结果;野桑蚕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将卵分散产在桑树上,有利于它的生存,这是_____________选择的结果。
(5)以上观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它能比较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022-06-24更新 | 699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5(包头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8 . 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


【实验方案】
灭菌
I、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
Ⅱ、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一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
(1)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________
【预期结果】
(3)过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_______
【验证推理】
(4)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022-06-30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呼和浩特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9 . 请阅读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2018年5月8日,刚果卫生部确认出现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导致至少17人死亡,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有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发烧、体内外出血等症状。在世卫组织协助下,刚果政府21日开始为部分医护人员接种埃博拉实验疫苗rVSV-ZEBOV,这是世卫组织首次使用疫苗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材料二:抗生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抗生素过多,有些病菌不再“害怕”抗生素了,人们就称那些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为“超级细菌”,如图是科研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

(1)材料一中,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______;“对感染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这一措施属于______。医护人员接种实验疫苗rVSV-ZEBOV后,刺激体内________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形成由______共同组成的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
(2)材料二中,请据效果曲线图分析此“超级细菌”形成的原因:______
(3)某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是______
(4)由上述材料可以知道,在安全用药方面应该做到______
2021-01-3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          发育。
(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蠖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浅色桦尺蠖数量会          。(增加或减少)
(4)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保护           的多样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