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进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关于生物的进化历程,有着不同的证据。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对不同种属生物体中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和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从而得出的差异,可确定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下表是不同类型生物中细胞色素c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请根据表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黑猩猩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氨基酸差异数0912313545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得出结论: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数________
(3)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都是由古代________进化而来。
(4)生物进化遵循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经历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这是________的结果。
(5)人的进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________阶段开始用火。
2024-01-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京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类型
项目
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
深色蛾浅色蛾深色蛾浅色蛾
释放数目158只164只478只490
再回收率58%25%6%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这是生物的________现象。(选填“遗传”或“变异”)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4)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____的,而选择是______的。(选填“定向”或“不定向”)
3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
数据/类型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
深色蛾浅色蛾深色蛾浅色蛾
释放数目154只164只472只496只
再回收率58%25%6%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现象(选填“遗传”或“变异”)。生物的变异是___的。(选填“定向”或“不定向”)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D.动物聪明的表现
(3)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___学说。
2024-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绿树成荫,在这里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其成虫是一种飞蛾,有浅色和深色两种类型,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50年和1950年(此时该地区已变成了一个工业区),生物学家们曾先后两次对这一地区的桦尺蛾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调查时间

栖息环境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1850年

长满地衣的树皮

95%

5%

1950年

被煤烟熏黑的树皮

5%

95%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动物的保护色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来看,说明了________
(2)不同的栖息环境对桦尺蠖具有________作用,根据达尔文的理论,________决定了桦尺蠖进化的方向。
(3)从表中可知桦尺蛾发生了变异,分析其变异类型为________(填“可遗传变异”或“不可遗传变异”)
(4)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实验法对生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
2022-01-23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表∶

类型数据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由表中可以看出,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这说明生物界存在___的现象。
(2)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减少。由此说明,桦尺蛾天敌对桦尺蛾起到了_______作用。
(3)根据达尔文理论,这种不同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
(4)后来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桦尺蛾生活的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_____

6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据表回答:

实验组别

亲代的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

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长翅

52

101

76

残翅

49

0

25


(1)根据上表第_______ 组数据推断,果蝇翅型的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
(2)第三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长翅果蝇中杂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现象及结论),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现象及结论)。
(3)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有利变异;从能否传给后代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____变异;可见,生物通过可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_______,不断进化。
2020-08-01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6月模拟生物试题
7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

实验组别

亲代的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

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长翅

52

101

76

残翅

49

0

25


(1)根据如表第________组数据推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第三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长翅果蝇中杂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①______(写现象及结论),②______(写现象及结论)。
(3)在一个风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变异;从能否传给后代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变异;可见,生物通过______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2019-03-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邵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试卷(四)生物试题
8 . 非洲肯尼亚大草原上的金合欢树长满了锐利的刺,在这些中空的刺里。经常进进出出着一种褐色的举腹蚂蚁,人们发现这些蚂蚁以金合欢嫩叶的尖端为食。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现象提出了问题:“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

(1)请你根据题干信息针对所提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是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作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曰—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一8月3日

6.2→10.2

31.0→72.9


①研究人员在实验开始时,将选取的金合欢幼苗的原始高度记录为“0”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是通过___________来评测金合欢的生长状况的。通过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据此判断蚂蚁和金合欢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
③根据文中信息和实验数据,你认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兴趣小组的同学所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B.蚂蚁可以独自取食金合欢的幼叶,它的营养方式是自养
C.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2023-04-19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九中学三月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9 . 农业生产中许多种类的昆虫对农作物有较大的威胁,夏夜里人们常利用黑光灯捕虫器(如图)诱捕农业害虫。针对这一现象,孙悟同学提出问题:普通的日光灯是否也有诱捕效果?与黑光灯相比,哪种光源的诱捕效果更好?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孙悟同学制定的实验计划:
①选取相距较远但其它条件大致相当的水稻田三块,编号甲、乙、丙。
②每天19:00向三块水稻田的正中分别放入无光源捕虫器、功率相同的日光灯捕虫器和黑光灯捕虫器,早上7:00取出,将捕虫器中的昆虫取出称重。
③实验持续进行5天,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计算 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_______________
(4)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是为了探究 __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______组是对照组。
(5)昆虫通常以月亮为导航坐标,趋光性有利于其在黑暗中飞行时避开障碍物。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 _______________行为,这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021-08-02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10 . 昆虫的性别一般由性染色体关系决定。
Ⅰ.近年来,以蚊为媒传播的疾病给人类经济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为预防蚊子传播疾病,科研人员也一直在寻找更安全的灭蚊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消灭蚊虫属于等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
(2)生活中许多家庭都会使用蚊香、驱蚊液等灭蚊产品,化学试剂使用方便、起效快、作用强,能直接杀灭蚊虫,但其弊端是___(至少答出两点)。
(3)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一种雄蚊,使雄性蚊子不形成含X染色体的精子,研究人员将这种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外,使其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后代,通过这种方式调控蚊子群体的性别比例,使蚊子数量逐渐减少。分析回答:
①蚊子的性别遗传与人类相似,该转基因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会导致蚊子群体中雌性比例将___(“上升”或“下降”)。
②该技术会导致蚊子数量迅速下降,但一种新技术诞生之初总会存在争议,你是否支持推广该技术?请说明理由___
Ⅱ.果蝇的性别与性染色体组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XOXYXYYXXXXY
性别雄性,不育雄性雄性雌性雌性
(注:“0”表示染色体缺失性染色体组成为YO、XXX、YY的个体均在胚胎时期死亡)
(4)分析上表,可知果蝇性别取决于___(填“是否含Y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数量”或“X染色体的数量”)。
(5)性染色体组成为XX和XY的两亲本果蝇杂交,产生了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则该个体可能是由性染色体组成为___的异常生殖细胞和正常生殖细胞结合发育而来。
2024-05-1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