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1 道试题
1 .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对山西省天马曲村西周晋献侯苏之墓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为公元前808±8年,而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侯苏卒于宣王十六年(公元前812年),这表明(       
A.史学发展推动了碳十四测年的进步B.历史研究必须与考古的发掘相映证
C.学科间密切结合的研究模式可借鉴D.考古发掘对研究历史具有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将包括原夏、商统治区域在内的整个周诸侯分布之地统称为“区夏”。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又扩大到整个“诸夏”,常以“中国”称“诸夏”。这些做法(     
A.标志礼乐制度的建立B.有利于华夏民族形成
C.使统治区域得以扩展D.使诸侯地位得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嵇文甫先生说道:“郭沫若先生有一个最奇特的论断,就是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完成者。他不承认西周的封建制度,而秦汉以后才完全是真正的封建社会。”下列关于材料中“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封建制度指的是官僚体制B.封建制度是一种垂直管理体制
C.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D.封建社会下的政治制度以血缘姻亲关系为纽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这表明,周朝“祝史”(     
A.巩固了分封制度B.导致了王室衰微
C.有助于文化传播D.推动了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B.促使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
C.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D.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
2023-05-2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出土文物中所载西周时期诸侯的册命金文。这些金文内容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邢侯簋“朕臣天子,用册王命”
大盂鼎王曰:“盂,若(敬)乃正,勿废朕令”
牧簋王曰:“牧……敬夙夕废朕令”
A.天子高度集权B.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C.契约精神萌发D.宗法血缘关系强化
7 . 下表为西周初年齐鲁两国的受封情况。据此可知,这两国(     
齐国姜尚受封,在营丘(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伯侯之国,齐国有讨伐的特权,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
鲁国周公自己受封,命长子伯禽前往,在曲阜建立鲁国,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受封时,分有“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A.具有姻亲关系B.传承周朝完备礼仪典制
C.受封主体不同D.内政为周天子直接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以神权政治为核心B.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
C.源于自然风土民情D.强化了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9 . 西周前期,通过对反叛势力的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周朝国家实力迅速发展,影响波及山东、辽河、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为外缘的广大地区。这客观上促进了(     
A.周朝疆域的扩大B.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
C.华夏文明的认同D.宗法分封制的全面推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行人是周王室设置的负责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纵向”联系的“使者”,一般由大夫担任。春秋时期,诸侯国也开始设立这一官制,并且其地位不断提升,由卿兼任,“夫交接邻国,揖让谕志,成为行人之专司”。行人的活动(     
A.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B.适应了百家争鸣形势的要求
C.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融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