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9 道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都城在洛阳,史称西周。
2023-10-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同时又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此举旨在(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巩固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C.明确君臣间的尊卑等级关系D.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2023-10-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代、唐代、宋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处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幅图片中不同朝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制度名称,并分析其各自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10-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代疆域的变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

材料二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材料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嵌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
(3)分别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史料类型。

材料五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4)依据材料五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结合所学,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
2023-10-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观察下图,西周分封时,将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其主要目的是(     
   
A.分而治之B.巩固统治C.论功行赏D.富国强兵
2023-10-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周初分封“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在分封制条件下,整个西周时期,周天子与各地诸侯的君臣关系和天下共主的权威一直到春秋都是实际存在的。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实行分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结构形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帝国走向强盛”。
2023-10-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鲁国为西周初年的封国,位于今山东省中南部,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 据《史记·鲁世家》记载:“鲁起周公至倾公,凡三十四世”。关于鲁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鲁国都城位于山东临淄B.鲁国建立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C.周公乃周天子的嫡长子D.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3-10-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报道,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了青铜卣等青铜器,其铭文中出现“太保”“墉燕”“燕侯宫”等内容,记载了周王重臣召公建立燕国的历史。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     
A.奴隶制经济的繁荣B.西周时实行了分封制
C.华夏族的发展壮大D.战国时列国纷争不已
2023-10-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文王当政时,能够“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惠于小民”。武王在灭商之初,“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这些做法(     
A.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基础B.体现了鲜明的家国同构模式
C.提升了周王的政治威望D.建立了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
10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2023-10-01更新 | 713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