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
2020-10-12更新 | 84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摘编自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中国文化史》


(1)材料一中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谈谈你对材料中所说的“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的认识。
(2)材料二为什么说“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秦朝形势图                       图二西汉初期各封国形势图     图三西汉中后期形势图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取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020-11-1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范冠华《对美《邦联条例》与(合众国宪法)的比较分析》


(1)有人说在《邦联条例》下,全国性的政府有名无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从《邦联条例》到《合众国宪法》,联邦政府在权力上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美国《合众国宪法》取代《邦联条例》,谈谈你的认识。
2021-04-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宪法是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时期的特征,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传统,承担了更为丰富的角色和功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迁的宪法
宪法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主要内容(节选)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
第六条   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1988年宪法修正案(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1)将宪法第十一条中原先规定的“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修改为“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受国家保护,国家对私营经济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针对土地使用权问题,修改后的规定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买卖、侵占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1993年宪法修正案(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1)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
2)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
3)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法律地位.
2018年宪法修正案(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或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三十二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后加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第三十六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三十九条“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第四十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选取材料中的两个阶段或整体,谈谈你对“变迁的宪法”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6 .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是中国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

——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民法典编纂及其当下镜鉴》

材料二   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代表了我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最高成就,不仅借鉴了西方民法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传统和当时的国情,不仅立法内容趋于完善,立法技术也较前一时期有了很大改进,它揭开了我国民法法典化新的篇章……由于历史因素的限制,最终导致这样一个法典化的进程更多地停留于形式上,而未能很好的与现实相结合、未能真正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它是失败的。

——摘编自:赵虎《民国时期民法法典化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21-01-21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一学者认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简介
李大钊 (1889-1927年)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他是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为马克思主 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1919年,参与领导五四运动;1921 年7月,促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 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毛泽东 (1893-1976年)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 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 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 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 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 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I 00人之一。
邓小平 (1904-1997年)邓小平,四川广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他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其所倡导的“改革 开放”及“一国两制”的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 国,也影响了世界,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个学者认识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一千八百四十年”(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材料一中“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的含义。谈谈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2021-02-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宣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原因,并指出作者推崇何种国家结构体制。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指的是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

10 .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代选官用官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依据有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选拔问题的看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