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2 . 严复用澳洲黑人被外来民族所征服的例子,说明无论生物界还是人类,其生存的关键是物种自身的优劣,是物竞天择的规律在起作用。严复宣传进化论的目的是
A.托古改制,变法维新B.借鉴西学,实现共和
C.中体西用,维护统治D.变法改革,救亡图存
2021-02-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把其政权所能达到的地方称为天下,而不是称为国家。古代中国人所认知的“天下”之下的共同体是王朝,国家观念的核心总是这个或那个具体王朝,忠君即爱国。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君主由治家而及于治国,用治理家族的方式来管理国家,逐渐成为朝廷和国的代表。

——摘编自刘风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晾望世界的窗口,初步产生了真实而朦胧的世界观念,同时摒弃了“天朝大国”的守旧意识。从19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后,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多渠道传播输导到中国,都是以西方近代国家理念为坐标,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的天朝意识的挑战。在维新人士中,严复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译介给国人,用进化观念观察社会和国家问题。梁启超热情传播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等理论。孙中山也主张,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编自李华兴《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国家观念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形成的历史因素。
2021-02-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战暴露西方文明弊端引发反思B.维新变法需借助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2021-01-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梁启超认为:“前人以为天赋人权,人生而皆有自然应得之权利;及达尔文出,然后知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非图自强,则决不足以自立”。康有为称严复译著《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他们意在
A.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B.强调西学东渐的重要性
C.从传统中为维新变法寻求依据D.传播生物进化论的思想
6 . 1897年,《天演论》刊行后,许多学堂教师以此作为教材,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作文题目考查学生;当时社会中为新生儿起名多用“天演”“天择”等。《天演论》引起社会共鸣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后严峻的民族危机B.维新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进化论冲击了上帝造人说D.戊戌变法取得实质成果
2021-01-29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三民主义和“三民”主张分别是孙中山和严复设计的救国方案。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张,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两种救国方案的主要分歧是
A.前者主张用革命手段,后者主张用和平手段
B.前者主张建立新社会,后者主张建立新道德
C.前者主张须暴力先行,后者主张须教育为主
D.前者侧重政治现代化,后者侧重人的现代化
2021-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请看如图书影。下列选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B.借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C.明确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观点
D.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阐明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9 . 晚清时期,严复醐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时,只选择了原著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并对原著加以增减、改造,将赫胥黎的“人类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发展为“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共通的客观规律”。他这样旨在
A.传播“中体西用”的思想B.将西方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C.推动救亡图存的新发展D.为反清革命斗争提供理论依据
2021-01-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历史,我们靠四大发明闻名于世。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摘编自恩格斯

材料三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人物。通过赫胥黎《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进到社会领域中来……中国如果不甘于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决择,实行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三个科技成就对世界带来了什么的重大影响?
(2)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写出“达尔文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的理论?
(3)根据材料三: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和观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说出中国古代发达的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2021-0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