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倶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你认为“东风”是“赤壁之战东吴打败曹操”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3-03-19更新 | 88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声音通过空气传播时会引起区域性的压强值改变,称为“声压”,用P表示(单位:Pa(帕));“声压级”S(单位:dB(分贝))表示声压的相对大小,已知.两个不同声源的声压,叠加后的总声压.现有两个声压级为的声源,叠加后的声压级是________dB(参考数据:取).
3 .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从军行》传诵至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3-10-19更新 | 546次组卷 | 45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10月)数学试题
4 . 宋元时期数学名著《算学启蒙》中有关“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竹何日而长等.如图是源于该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8,3,则输出的的值是(       
A.3.B.4C.5D.6
6 . 圆周率是指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后面第七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割圆术”是指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近似替代圆的周长,从正六边形起算,并依次倍增,使误差逐渐减小,如图所示,当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时,由“割圆术”可得圆周率的近似值可用代数式表示为(       
A.B.C.D.
7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隙积术,是研究某种物品按一定规律堆积起来求其总数问题.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发展了隙积术的成果,对高阶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高阶等差数列的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现有二阶等差数列:2,3,5,8,12,17,23…则该数列的第41项为(       
A.782B.822C.780D.820
8 .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大文豪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其下阙为:“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如图所示,假如将墙看做一个平面,墙外的道路、秋千绳、秋千板简单看做是直线.那么道路和墙面线面平行,秋千静止时,秋千板与墙面线面垂直,秋千绳与墙面线面平行.那么当佳人在荡秋千的过程中(       

A.秋千绳与墙面始终平行B.秋千绳与道路始终垂直
C.秋千板与墙面始终垂直D.秋千板与道路始终垂直
2022-08-27更新 | 2022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他指出,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则方程表示的圆锥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B.C.D.5
2022-01-18更新 | 141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10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自冬至日起,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立春当日日影长为尺,春分当日日影长为尺,则立夏当日日影长为(       
A.B.C.D.
2022-01-12更新 | 143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