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1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已知长方形面积求一边的算法,其方法的前两步为:
第一步:构造数列1,
第二步:将数列的各项乘以n,得数列(记为)a1a2a3,…,an
a1a2a2a3+…+an1an等于(       
A.n2B.(n-1)2C.n(n-1)D.n(n+1)
2021-10-15更新 | 1334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3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x的值为2,则输出v的值为(       
A.6B.14C.16D.18
2020-11-28更新 | 1235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48 算法初步-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文)考点一遍过
4 . 中国的5G技术领先世界,5G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它表示:在受噪声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取决于信道带宽,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的大小,其中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中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不改变带宽,而将信噪比从1000提升至4000,则大约增加了(       )附:
A.10%B.20%C.50%D.100%
2020-07-26更新 | 3739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5 . “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发现,因为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提出,故又称该数列为“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满足.下图是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则图中的空白框应填入( )
A.B.
C.D.
6 . 刘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规则.提出了“割圆术”,并用“割圆术”求出圆周率π为3.14.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被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其中“割圆术”的第一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第二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依此类推.若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该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概率为(  )
A.B.C.D.
7 . 很多关于整数规律的猜想都通俗易懂,吸引了大量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有些猜想已经被数学家证明,如“费马大定理”,但大多猜想还未被证明,如“哥德巴赫猜想”、“角谷猜想”.“角谷猜想”的内容是: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下图为研究“角谷猜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值为,则输出i的值为(       
A.B.C.D.
8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一种质量单位),在这个问题中,甲比戊多得钱?
A.B.C.D.
9 . 如图,是三世纪汉代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弦图.它也被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选定为会徽.正方形内有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中间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B.C.D.
10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4,2,则输出的值为
A.8B.16C.33D.6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