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问:“马主出几何?”意思是“现有羊、马、牛三畜,吃了人家田里的禾苗,禾苗主人要求三位主人共赔偿5斗粟.羊主人说:“我的羊所吃禾苗数是马吃的一半,”马主人说:“我的马所吃数是牛吃的一半.”问马主人应赔偿多少更合理?(       
A.B.C.D.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数学试卷
2 . 《算法统宗》是一部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全称为《新编直指算法统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所著.该书在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首次刊行,全书共有17卷.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数学名词、大数与小数的解释、度量衡单位以及珠算盘式图和各种算法的口诀等基础知识.同时,书中还按照“九章”的次序列举了多种应用题及其解法,并附有图式说明.此外,《算法统宗》还包括了难题解法的汇编和不能归入前面各类别的杂法算法等内容.其中有一首诗,讲述了“竹筒容米”问题.诗云:‘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稍四节贮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释】三升九:3.9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数学知识求该九节竹一共盛米多少升?(       

         

A.8.8升B.9升C.9.1升D.9.2升
2024-05-30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3 . 折纸是一种用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民间传统折纸是一项利用不同颜色、不同硬度、不同质地的纸张进行创作的手工艺.其以纸张为主材,剪刀、刻刀、画笔为辅助工具,经多次折叠造型后再以剪、刻、画手法为辅助手段,创作出或简练、或复杂的动物、花卉、人物、鸟兽等内容的立体几何造型作品.随着一代代折纸艺人的传承和发展,现代折纸技术已发展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有些作品已超越一般人所能想象,其复杂而又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是由一张完全未经裁剪的正方形纸张所创作出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世代传承.在一次数学实践课上某同学将一张腰长为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对折,每次对折后仍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对折6次后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A.B.C.D.
2024-05-10更新 | 3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二数学试题
4 . “孙子定理”又称“中国剩余定理”,最早可见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该定理是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方法,它凝聚着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在加密秘密共享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已知数列单调递增,且由被2除余数为1的所有正整数构成,现将的末位数按从小到大排序作为加密编号,则该加密编号为(       
A.1157B.1177C.1155D.1122
2024-05-09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科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算法统宗》中说:九百九十六斤棉,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传.意思是:有996斤棉花要给8个子女做旅费,从第1个孩子开始,以后每人依次多17斤,直到第8个孩子分完为止,则第2个孩子分得棉花的斤数为(       
A.48B.65C.82D.99
2024-04-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一)3月月考数学试题
6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胁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被除余且被除余的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       
A.60B.61C.75D.76
2024-03-25更新 | 83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卷
7 .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组建的学派,他们长把沙滩上的沙粒或者小石子用数表示,并由它们排列而成的形状对自然数进行研究,如图,图形中的圆点数分别是1、5、12、22…,以此类推,第五个图形对应的圆点数为___________
2024-03-23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二数学试题
8 .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的一列数:,该数列的特点是: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所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则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__________项.
2024-03-16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三届高二试题(B卷)-“枫叶新希望杯”全国数学大赛真题解析(高中版)
9 . 如图的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最上层有个球,第二层有个球,第三层有个球,第四层有个球,,设从上往下各层的球数构成数列,则       
   
A.380B.399C.400D.400
2024-03-13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30模拟文科数学试题
10 . 中国古代著作《张丘建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马行转迟,次日减半疾,七日行七百里.”意思是说有一匹马行走的速度逐渐减慢,每天行走的里程是前一天的一半,七天一共行走了里路,则该马第五天走的里程数约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