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南宋数学家杨辉为我国古代数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著名研究成果“杨辉三角”记录于其重要著作《详解九章算法》,该著作中的“垛积术”问题介绍了高阶等差数列,以高阶等差数列中的二阶等差数列为例,其特点是从数列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若某个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项为1,3,7,13,则该数列的第14项为__________.
2024-03-09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4届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
2 .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被誉为最美的数列,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则_____
2023-11-16更新 | 560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张邱建算经》记载: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织布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布__________尺.
2023-10-06更新 | 51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科数学试题
4 . 南宋的数学家杨辉“善于把已知形状、大小的几何图形的求面积、体积的连续量问题转化为离散量的垛积问题”,在他的专著《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杨辉将堆垛与相应立体图形作类比,推导出了三角垛、方垛、刍童垛等的公式,例如三角垛指的是如图顶层放1个,第二层放3个,第三层放6个,第四层放10个n层放个物体堆成的堆垛,则______
   
2023-06-05更新 | 1001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3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数列由被3除余1且被4除余2的正整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6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始于24节气倒计时,它将中国人的物候文明传承久远的诗歌、现代生活的画面和谐统一起来.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如图,相邻两个节气的日晷长变化量相同,冬至日晷长最长,夏至日晷长最短,周而复始.已知冬至日晷长为13.5尺,芒种日晷长为2.5尺,则一年中秋分到大雪的日晷长之和为___________尺.
7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中的“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2这2022个自然数中被3除余2且被5除余4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14,29,44…,则该数列的项数为______.
8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日影之和为三丈二尺,前七个节气日影之和为七丈三尺五寸,问清明日影长为___________(尺).
2022-03-3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数学上有银多著名的猜想,角谷猜想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指冰雹猜想,它是指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奇数就乘3再加1,如果是偶数就除以2,这样经过若干次数,最终回到1.对任意正整数,记按照上述规则实施第n用次运算的结果为,则使,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
2021-12-15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10 . 中国古代著作《张丘建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马行转迟,次日减半疾,七日行七百里”,意思是说有一匹马行走的速度逐渐减慢,每天行走的里程是前一天的一半,七天一共行走了700里,那么这匹马在最后一天行走的里程数为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708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10次模拟理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