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理与证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黎曼函数是由德国数学家黎曼发现并提出的,它是一个无法用图象表示的特殊函数,此函数在高等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上的定义为:当,且pq为互质的正整数)时,;当内的无理数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的最大值为
B.若,则
C.存在大于1的实数,使方程有实数根
D.
2 .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意义是:在1和2之间插入11个数使包含1和2的这13个数依次成递增的等比数列,记插入的11个数之和为M,插入11个数后这13个数之和为N,则依此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插入的第8个数为B.插入的第5个数是插入的第1个数的
C. D.
2022-08-13更新 | 96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数学理科试题
3 . 开普勒说:“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波利亚也曾说过:“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中的类比问题.”在教材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很多平面图形可以推广为空间图形.如正三角形可以推广到正四面体,圆可以推广到球,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广到平行六面体等.如图1,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若,则.类比该命题:

(1)如图2,三棱锥A—BCD中,已知平面ABC,若A点在三角形BCD所在的平面内的射影为M,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判断该命题的真假,并证明.
2022-05-05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文科试题
4 . 对于任意实数,符号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函数叫做“取整函数”,也叫做高斯()函数.这个函数在数学本身和生产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明利用学习过的对数知识,发现:,对应的是一个位数,是一个位数,依此规律,若,且,则是(       
A.一位数B.两位数C.三位数D.四位数
2021-07-0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庚子年.“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使用的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两者按干支顺序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其相配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癸未,甲申、乙酉、丙戌、…癸巳,….共得到60个组合,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今年国庆节是小明10岁生日,那么他80岁生日时的年份是“干支纪年法”中的(       
A.己亥年B.戊戌年C.庚戌年D.辛丑年
6 . “克拉茨猜想”又称“猜想”,是德国数学家洛萨·克拉茨在1950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公布的一个猜想:任给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偶数,就将它减半;如果为奇数就将它乘3加1,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经过有限步后,最终都能够得到1,已知正整数经过6次运算后才得到1,则的值为(       
A.5或32B.10C.64D.10或64
2020-09-1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7 .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发现任一凸多面体(即多面体内任意两点的连线都被完全包含在该多面体中,直观上讲是指没有凹陷或孔洞的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及面数满足等式,这个等式称为欧拉多面体公式,被认为是数学领域最漂亮、简洁的公式之一,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奇妙的几何体,现代足球的外观即取自一种不完全正多面体,共有32个面,是由块白色正六边形面料和块黑色正五边形面料构成的.则的值为______.
8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注》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出来,令,类似地,等于(       
A.B.C.D.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刘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中国算术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注释《九章算术》,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体现了无限与有限之间转化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应用广泛.如数式是一个确定值(数式中的省略号表示按此规律无限重复),该数式的值可以用如下方法求得:令原式,则,即,解得,取正数得.用类似的方法可得_____________.
2020-03-23更新 | 24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10 .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中的“幂”指面积,“势”即是高,意思是:若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恒等,则这两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设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它们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分别为,则“恒成立”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0-03-19更新 | 89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测试(一)文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