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B.4.5尺C.3.5尺D.2.5尺
2022-12-19更新 | 738次组卷 | 6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2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且上面节的容积共,下面节的容积共,则第节的容积为_______节竹总容积为_______.
2021-08-31更新 | 45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牛栏山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3 . 中国历法推测遵循以测为辅,以算为主的原则.例如《周髀算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它节气的晷影长则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得出的.二十四节气中,从冬至到夏至的十三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已知《周髀算经》中记录某年的冬至的晷影长为13尺,夏至的晷影长是1.48尺,按照上述规律,那么《周髀算经》中所记录的立夏的晷影长应为(       
A.B.C.D.
4 . “苏州码子”发源于苏州,在明清至民国时期,作为一种民间的数字符号曾经流行一时,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场合.11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首次将“苏州码子”刻于里程碑上.“苏州码子”计数方式如下:〡1.、〢2.、〣3.、〤4.、〥5.、〦6.、〧7.、〨8.、〩9.、〇0.为了防止混淆,有时要将“〡”“〢”“〣”横过来写.已知某铁路的里程碑所刻数字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每隔2公里摆放一个里程碑,若在A点处里程碑上刻着“〣〤”,在B点处里程碑刻着“〩〢”,则从A点到B点里程碑的个数应为(       
A.B.C.D.
2021-05-07更新 | 1193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5月二模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例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今年是辛丑年,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年是(       
A.辛酉年B.辛戊年C.壬酉年D.壬戊年
2021-03-28更新 | 2893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5月阶段性检测数学试题
6 . 《张邱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织迄……”其大意为:有一女子不善于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第一天织5尺,最后一天织一尺,三十天织完…….则该女子第11天织布(       
A.B.C.D.
2021-01-21更新 | 1452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九章算术》的盈不足章第19个问题中提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一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其大意为:“现在有良马和驽马同时从长安出发到齐去.已知长安和齐的距离是3000里.良马第一天行193里,之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行13里.驽马第一天行97里,之后每天比前一天少行0.5里…”试问前4天,良马和驽马共走过的路程之和的里数为(     )
   
A.1235B.1800C.2600D.3000
2020-03-12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8 . “嫦娥奔月,举国欢庆”,据科学计算,运载“神六”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在点火第一秒钟通过的路程为,以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增加,在达到离地面的高度时,火箭与飞船分离,则这一过程大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秒.
15-16高三下·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
A.B.C.D.
2016-12-04更新 | 3052次组卷 | 50卷引用:卷0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