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北保定·阶段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现有一张正方形剪纸,沿只过其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将其剪开,得到2张纸片,再从中任选一张,沿只过其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剪开,得到3张纸片,……,以此类推,每次从纸片中任选一张,沿只过其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剪开,若经过10次剪纸后,得到的所有多边形纸片的边数总和为(       
A.33B.34C.36D.37
2 .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的两处同时相向行走,甲第一分钟走,以后每分钟比前分钟多走;乙第一分钟走,以后每分钟比前分钟少走.甲、乙开始行走后,经过(       )分钟相遇.
A.B.C.D.
3 . 某数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螺线,作法如下:在水平直线上取长度为1的线段AB,并作等边三角形ABC,然后以点B为圆心,BA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CB的延长线于点D;再以点C为圆心,CD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AC的延长线于点E,以此类推,得到的螺线如图所示.当螺线与直线有6个交点(不含A点)时,则螺线长度最小值为(       
A.B.C.D.
2021-12-15更新 | 5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数学试题
2020高三上·广东·专题练习
4 . 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分的晷长与秋分的晷长相同
B.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为一尺
C.立冬的晷长为一丈
D.立春的晷长与立秋的晷长之和为十五尺
2021-04-14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数学-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广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某地政府投入万元帮助当地贫困户通过购买机器办厂的形式脱贫,假设该厂第一年需投入运营成本万元,从第二年起每年投入运营成本比上一年增加万元,该厂每年可以收入万元,若该厂年后,年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则等于_______.(盈利额总收入总成本)
6 .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4=10S8=36,当nN*时,的最大值为______
2019-05-27更新 | 60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考二模数学试题
11-12高一下·福建泉州·期末
7 . 《莱茵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把个面包分给个人,使每个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的一份为(       
A.B.C.D.
2020-03-25更新 | 3754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5月测试文科数学试卷
9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乙所得为_______钱.
2018-01-14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数学
10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织迄,问织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不善于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第一天织五尺,最后一天织一尺,三十天织完,问三十天共织布
A.30尺B.150尺C.90尺D.180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