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条直线的到(夹)角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3-24高二上·上海·课后作业
1 . 已知直线经过点且与分别交于两点,若,求直线的方程.
2023-09-11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1.4 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求与直线的夹角为60°,且经过点的直线的直线方程.

3 . 已知点和非零实数,若两条不同的直线均过点,且斜率之积为,则称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如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其中是坐标原点.



(1)已知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若的斜率为,求的夹角;
(2)已知点、点和点分别是三条直线上的点(均不重合),且直线是“共轭线对”,直线是“共轭线对”,直线是“共轭线对”,求点的坐标;
(3)已知点,直线是“共轭线对”,当的斜率变化时,求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
2023-02-28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4 . 若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求实数m的值.
2022-04-24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沪教版(2020) 选修第一册 新课改一课一练 第1章 1.3.2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与夹角的求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三条中垂线的交点)、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之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的顶点,.
(1)求的外接圆方程;
(2)求的欧拉线的方程及内心坐标.
2021-12-22更新 | 34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设直线与直线为实数
(1)若,求之间的距离:
(2)当时,若光线沿直线照射到直线上后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
2021-03-27更新 | 55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嘉定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0-21高二上·山东枣庄·阶段练习
7 . 已知的顶点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角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1)求直线的方程;
(2)求直线的方程.
2020-11-06更新 | 568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32 直线与方程-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
8 . 已知直线
(1)当时,求的夹角;
(2)当的夹角为时,求m的值.
2019-12-1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市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在中,点的坐标为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为,且.
(1)求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10 . 已知点P和非零实数,若两条不同的直线 均过点P,且斜率之积为,则称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如直 是一组“共轭线对”,其中O是坐标原点.

(1)已知是一组“共轭线对”,求的夹角的最小值;
(2)已知点A(0,1)、点和点C(1,0)分别是三条直线PQ,QR,RP上的点(A,B,C与P,Q,R均不重合),且直线PR,PQ是“ 共轭线对”,直线QP,QR是“共轭线对”,直线RP,RQ是“共轭线对”,求点P的坐标;
(3)已知点 ,直线是“共轭线对”,当的斜率变化时,求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
2018-12-05更新 | 834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上海市复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