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理案例赏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已知复数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第一象限内,甲、乙、丙、丁四人对复数的陈述如下(为虚数单位):甲:;乙:;丙:;丁:.在甲、乙、丙、丁四人陈述中,有且只有两个人的陈述正确,则复数___________.
2021-03-28更新 | 1733次组卷 | 20卷引用:苏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过关斩将 第12章 12.1~12.4综合拔高练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唯有二月会变化.”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而星期的概念起源于巴比伦,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若某年某月星期一比星期三多一天,星期二和星期天一样多,则该月3日可能是星期(       
A.一或三B.二或三
C.二或五D.四或六
2021-05-11更新 | 771次组卷 | 9卷引用:第2章 章末复习课(基础练)-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A版选修2-2)
10-11高二下·安徽亳州·期末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是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了.”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获奖歌手是(       
A.甲B.乙C.丙D.丁
2020-12-22更新 | 856次组卷 | 37卷引用: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2 反证法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校实行选科分班制度,张毅同学的选择是物理、生物、政治这三科,且物理在层班级,生物在层班级,该校周一上午课程安排如下表所示,张毅选择三个科目的课各上一节,另外一节上自习,则他不同的选课方法有(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地理层2班化学层3班地理层1班化学层4班
生物层1班化学层2班生物层2班历史层1班
物理层1班生物层3班物理层2班生物层4班
物理层2班生物层1班物理层1班物理层4班
政治1班物理层3班政治2班政治3班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故事:一次毕达哥拉斯处罚学生,要他来回数戴安娜神庙的七根柱子(分别标记为),一直到指出第1 999个数的柱子的标号是哪一个,才能够停止.你能帮助这名学生尽快结束处罚吗?
6 . 在一次调查中,甲、乙、丙、丁四名同学阅读量有如下关系:同学甲、丙阅读量之和与乙、丁阅读量之和相同,同学丙、丁阅读量之和大于甲、乙阅读量之和,乙的阅读量大于甲、丁阅读量之和.那么这四名同学中阅读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甲、乙、丙三人尝试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入数,使得第一个数表明这一行中0的个数,第二个数表明这一行中1的个数,第三个数表明这一行中2的个数,依此类推,最后一个数表明这一行中6的个数.

0

1

2

3

4

5

6


甲说:“第七个数一定是0”;
乙说:“这些数的和是7且第一个数不能比3大”;
丙说:“这七个数有且只有一种填法”.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B.乙C.甲、乙D.甲、乙、丙
2021-04-15更新 | 364次组卷 | 8卷引用:2.1.2 演绎推理(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理)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A版选修2-2)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已知集合,且下列三个关系:①;②;③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_______.
2016-12-03更新 | 2422次组卷 | 29卷引用:实战演练1.3-2018年高考艺考步步高系列数学
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9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A.乙可以知道甲、丁两人的成绩B.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丁可以知道乙、丙两人的成绩
2022-09-07更新 | 358次组卷 | 120卷引用:2019届高考数学(理)全程训练:天天练42 推理与证明
20-21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10 . 一些期刊杂志社经常会请一些曾经高考落榜而在某方面的事业上取得成就的著名专家、学者,谈他们对高考落榜的看法,这些名人所讲的都是大同小异,不外乎“我也有过落榜的沮丧,但从长远看,它有益于我的人生”,“我是因祸得福,落榜使我走了另一条成功之路”等等.小明据此得出一条结论,上大学不如高考落榜,他的结论正确吗?
2021-12-03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课时 课后 获取数据的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