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山顶,从半山上看,世界显得最美。——尼采《世界的智慧》

材料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关于“半山与绝顶”,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024-05-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写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6)“樽”,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用来指代酒杯,比如“__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冬,浙东贼帅裘甫攻陷象山,官军屡败,浙东骚动。观察使郑祗德累表告急,廷议选武将代之。夏侯孜曰:前安南都护王式,儒家子,在安南威服华、夷,名闻远近,可任也。诸相皆以为然,遂以式为浙东观察使。三月,式入对,上问以讨贼方略。对曰:但得兵,贼必可破。有宦官侍侧,曰:发兵,所费甚大。式曰:臣为国家惜费则不然。兵多贼速破,其费省矣。若兵少不能胜贼,延引岁月,贼势益张,则江、淮群盗将蜂起应之。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若阻绝不通,则上自九庙,下及十军,皆无以供给,其费岂可计哉!上顾宦官曰:当与之兵。乙未,式入越州。先是,贼谍入越州,军吏匿而饮食之。文武将吏往往潜与贼通求城破之日免死及全妻子或诈引贼将来降实窥虚实城中密谋屏语贼皆知之式阴察知,悉捕索斩之。严门禁,无验者不得出入,警夜周密,贼始不知我所为矣。官军少骑卒,式曰:吐蕃、回鹘比配江、淮者,其人习险阻,便鞍马,可用也。得骁健者百余人。虏久羁旅,所部遇之无状,因馁甚。式既犒饮,又赒其父母妻子,皆泣拜欢呼,愿效死。戊寅,大破裘甫于南陈馆,斩首数千级。贼自黄罕岭遁去,复入剡,壁其东南。辛卯,围之。贼城守甚坚,攻之不能。诸将议绝溪水以渴之。贼请降,诸将以白式,式曰:贼欲少休耳,益谨备之,功垂成矣。庚子夜,裘甫、刘暀、刘庆从百余人出降,遂擒之。壬寅,甫等至越州,式腰斩暀、庆等二十余人,械甫送京师。八月,斩于东市。先是,上每越盗为忧,夏侯孜曰:王式才有余,不日告捷矣。孜与式书曰:公专以执裘甫为事,军须细大,此期悉力。故式所奏求无不从,由是能成其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裘甫寇浙东》)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武将吏往往潜与贼通/求城破之日免死及全妻子/或诈引贼将来降/实窥虚实/城中密谋屏语/贼皆知之/
B.文武将吏往往潜与贼通/求城破之日免死及全/妻子或诈引贼将来降/实窥虚实/城中密谋屏语贼/皆知之/
C.文武将吏往往潜与贼通/求城破之日/免死及全/妻子或诈引贼将来降/实窥虚实/城中密谋屏语/贼皆知之/
D.文武将吏往往潜与贼通/求城破之日/免死及全妻子/或诈引贼将来降/实窥虚实/城中密谋屏语贼/皆知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子”与“一毫而莫取”(《赤壁赋》)两句中的“虽”字含义不同。
B.“其费岂可计哉”与“此时无声有声”(《琵琶行》)两句中的“胜”字含义相同。
C.“攻之不能”与“势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拔”字含义不同。
D.“上每越盗为忧”与“作《师说》贻之”(《师说》)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裘甫攻陷象山,浙东告急,夏侯孜向朝廷推荐治理安南颇有威名的王式,得到了诸位宰相的赞同。
B.王式提出发兵讨贼的策略,遭到宦官质疑,王式对此予以反驳并详细阐明理由,最终说服了皇上。
C.王式果断处置越州城内通敌人员,同时加强夜间警戒,禁止人们进出城门,使越州局面得以改观。
D.王式不但犒赏用以充实军队骑兵力量的吐蕃、回鹘人,还接济他们的家人,这些举措得到了回报。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吐蕃、回鹘比配江、淮者,其人习险阻,便鞍马,可用也。
(2)贼欲少休耳,益谨备之,功垂成矣。
5.《全唐文》评价王式“授以浙东,果能清越水之波澜,扫稽山之祲气”,这句话所指何事?王式为何“能成其功”?
2024-05-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居于此。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古代对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农历每月第一天为“晦”,农历十五日为“望”,农历最后一天为“朔”。
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024-05-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5 . 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②渺渺兮予怀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相与枕藉乎舟中               ⑤转徙于江湖间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何以解忧                         ⑧客有吹洞箫者            ⑨惑之不解
A.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⑨B.①④/②⑧/③⑥/⑤⑦⑨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⑧D.①④/②⑤/③⑥/⑦⑨/⑧
2024-05-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小学而大遗                         白露横江                      ③望美人兮天一方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暮去朝来颜色            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因为长句                            ⑧赢得仓皇北顾               ⑨吾从而师之
A.①②⑤⑥⑧B.③④⑤⑧⑨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④⑦⑨
2024-05-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惟时之枕席(睡)     如今有谁摘(能够)   女之为美(同“非”,不是)
B.金砺则利(靠近)     如听仙乐耳明(忽然)忆往昔峥嵘岁月(惆怅)
C.采之欲谁(遗留)     鸟念旧林(约束)       山川相(同“缭”,盘绕)
D.我于城隅(等待)     潦倒停浊酒杯(刚刚)我欲之梦吴越(依据)
2024-05-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8 . 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学于师                       鱼虾而麋鹿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顺流而                       粪土当年万户侯            ⑥积成德
⑦则聚而笑之                    ⑧乌鹊                      孤舟之嫠妇
A.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B.①②⑤/③④/⑥⑧/⑦⑨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D.①⑤/②③④/⑥⑧/⑦⑨
2024-05-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中最常见的静电是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成因复杂多样,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完全透彻地理解这种现象。现在公认的影响因素有:材料本身的性质、局部的粗糙度、摩擦的力度、环境湿度等等。摩擦能生静电,但 A ,如在太空中,太阳光中的高能紫外线和X射线照射物体时,会把电子驱赶出来只留下一层正电荷,也会形成静电。

①生活中,静电电荷量极小,②电流也很微弱,③虽不会让人致残致死,④但给人们带来的烦扰俯拾皆是。⑤在危险场合,⑥静电就能酿成大祸,⑦如有的面粉厂就因对静电防范不严格而发生可怕的粉尘爆炸。虽然大多数静电有害无益, B     ,让静电按照人们的意志行事,也能创造价值。对静电最成功的使用案例应该是复印机。它先在半导体上布满静电,再用光照射不该有字的地方,把这里的半导体变成导体,消除此处的静电,留下未被照射的静电区域吸附碳粉进行复印。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假设问句,肯定了公西华为政的才能。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帝王表达了和诸葛亮《出师表》中“远小人”、辨善恶、“察纳雅言”一样的谆谆告诫。

(3)关山,指关塞山河,也指遥远的地方。该意象在唐宋诗文中经常出现,诗人往往借此抒发愁苦悲凄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的《饮酒》中,写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在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也有类似表达,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6)《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

2024-04-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