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 高二 期末 2022-02-08 1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三十辐共一,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老子〉》四章》,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译》)

1.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凿户以为室                           牖:窗
B.自者无功                           伐:夸耀
C.其脆易                                 泮:同“判”,分离
D.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
2.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其无,有车       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B.死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败之
C.凿户牖为室       圣人欲不欲
D.为之未有       合抱之木,生毫末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B.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后跟;“不积跬步”的“跬”是跨出一脚。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曾向孔子问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2-01-26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有赠

清·冯班

隔岸吹唇日沸天,羽书惟道欲投鞭

八公山色还苍翠,虚对围棋忆谢玄


【注】①冯班,明末清初诗人。此诗写于1645年清军南下攻破南京前,当时诗人正在南明(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权)任职。②投鞭: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世祖宣昭皇帝”。《晋书·苻坚载记》:“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③谢玄:东晋名将,在淝水之战中,指挥晋军打败前秦军队。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长江对岸前秦军队的口哨声响震天动地,表现了前秦军队军令频出、指挥混乱的情状。
B.次句写报急军书中传来前秦苻坚自夸“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消息,表明战争形势的严峻。
C.第三句写八公山上草木森森,仍像淝水之战时一样苍翠,它令诗人想起昔日东晋的辉煌胜利。
D.棋局往往用来比喻时局,尾句也是如此,“虚”斡旋语气,诗意余味全包,更见诗人的匠心。
6.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八公山色还苍翠,虚对围棋忆谢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022-01-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看病

侯发山

有好几天了,老贺一直感觉头昏沉沉的。这年头,心脑血管疾病不少,前几天,村里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就得了个脑梗塞。老贺掐算好时间,到星期六这天,知道儿子他们休息,不忙,就给儿子打了电话,打算让儿子开车把他接到城里去,找家医院让医生给诊断一下。

电话一通,儿子就火急火燎地问:爸,啥事?

老贺怕吓着儿子,迟疑了一下,故作轻松地说:也没啥大事,有点不舒服……

没等老贺说完,儿子就说:爸,您搭车进城吧……小宝可能感冒了,正要带他上医院呢。

小宝是老贺的孙子,今年5岁,已经上幼儿园了。听说孙子病了,老贺也慌了,忙说:直接去县人民医院,那是大医院。

就这样,挂了。儿子匆匆挂断了电话。

老贺本来身上装着二百多块钱,放下电话,又把枕头下面快食面袋里的零碎票子,说是零碎,也一千多块呢,都装进了口袋。这点钱算是老贺的全部积蓄了。他之前攒的钱已经分批给了儿子,儿子上学,儿子找工作,儿子买房子,儿子娶媳妇……哪一样都得花钱。尽管儿子媳妇都有工作,可是,现在物价这么贵,他们的工资也仅够平日的开销,听说孙子一个月都得二千块呢,除了幼儿园的费用,还报了不少班。因此说,老贺平时省吃俭用,能省点就省点,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老贺来到县人民医院,医生正在给孙子量体温。孙子看到老贺,弱弱地叫了一声爷爷。老贺忙说:小宝,你哪里不舒服?小宝说:我头疼。

你们刚到?老贺不满地看了儿子一眼。

儿子看了一眼医生,低声对老贺说:我们去了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都检查不出毛病,这才来到这里。

医生抽出体温表,看了看,说:体温正常。

儿子说:王大夫,是不是化验一下?

媳妇也说:要不要做做CT或是磁共振?”

医生没有接话,面无表情地拿起听诊器放在小宝的胸部,过了片刻,说:心跳也正常。先化验一下血吧。

小宝害怕地说:我怕疼,不抽血……

这时,小宝的姥姥、姥爷也相互搀扶着气喘吁吁地来了。显然,是儿子给他们通风报信了。

老贺安慰小宝:小宝,别怕,抽血不疼……

小宝说:我不,我不。爷爷,爷爷,我不抽血。小宝求救似的看着老贺。

媳妇生气地对小宝说:你不是头疼吗?不让医生看会好吗?

小宝撅着嘴,小声嘟囔道:我的头现在不、不是很疼了。

真的不是很疼了?还是你不想让抽血?老贺用手摸了摸孙子的额头。

真的不是很疼了。小宝的声音像蚊子哼。

儿子对医生说:王大夫,那就不用化验,直接输液吧。

医生犹豫了一下,说:这样也好,先止疼吧。

小宝又说:我想睡觉。说罢,就闭上了眼睛。

儿子见状,就对医生说:王大夫,那就先住院观察一下吧?

医生同意了。

出了医生的办公室。媳妇说:再换个医生看看?儿子说:王大夫是这家医院最好的儿科专家,没有必要再让其他医生看了。说罢,儿子去办住院手续了。老贺叫住儿子,把口袋里那把零碎票子给了儿子。儿子犹豫了一下,接住了。

小宝的大姨、二姨也来了。她们也是来看小宝的,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安排小宝住下后,已经是中午了。老贺让儿子和媳妇带上小宝的姥姥、姥爷、大姨、二姨去外面吃饭,他一个人在医院照顾孙子。

儿子和媳妇他们都走了。

病房里只剩下老贺和孙子。孙子忽然睁开眼,悄悄对老贺说:爷爷,其实我的头不疼……

老贺一时没明白过来,说:你的头不疼了?好了?

孙子狡黠地挤了两下眼睛,说:爷爷,今天星期六,我不想去弹琴,不想去跳舞,不想去唱歌,故意装病的。

你吓死爷爷了。老贺松了一口气。他这才感到口渴舌燥,刚要起身去倒水喝,踉跄了一下,摇摇晃晃倒在地上。

爷爷,爷爷,爷爷你怎么啦?孙子吓得哇哇大哭。

老贺被送进了抢救室。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贺心中只有子孙。打算看病,计算着儿子哪天有时间;当儿子问起自己的病情时,故意轻描淡写;得知孙子生病,跑前跑后。
B.本文善以细节传神,塑造人物。“儿子犹豫了一下,接住了。”“犹豫”生动地表现出儿子对父亲所给的“零碎票子”的嫌弃。
C.“孙子说:‘爷爷,今天星期六,我不想去弹琴,不想去跳舞,不想去唱歌,故意装病的。’”作者借孙子之口道出装病的真正原因。
D.出色的小说能够以小见大,立意高远。本文通过叙述“孙子装病”这件小事,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深思。
8.本文故事简单,但情节一波三折,孙子装病的结果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得益于作者巧妙的伏笔。请从文中找出其中两处伏笔并简析。
9.小说题目“看病”中的“病”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2022-0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0. 补写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论语·里仁》里表现了儒家重义轻利的高尚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节,每件事情都有发端有结束,用《大学之道》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4)《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说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追星是青少年价值认知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名士圈粉、世人追星,古已有之,洛阳纸贵、看杀卫玠也算是流传至今的追星典故

但近些年,在资本和平台的_____________下,青少年粉丝网上互撕、制造网络暴力、非理性应援、无底线刷评,宣扬金钱崇拜甚至涉嫌非法集资等案例屡见不鲜,饭圈的畸形发展已经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部分艺人失德失范、目无法纪的毁三观言行让人_____________,业务不精却名利双收、日进斗金而_____________、仙气飘飘出口成脏、私德败坏、违法乱纪、丧失民族大义。(     ),他们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娱乐圈可以和应该具备的正向文化属性,给人留下娱乐圏充满愚昧和混乱的印象。

无论是粉丝还是艺人,都要加强学习,自我锤炼。不仅粉丝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建立人人相善其群的布局。艺人要有流量担当,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引导公众理智追星,共同营造_____________的网络环境。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是(     
A.顺水推舟             胆战心惊       为富不仁       浩然正气
B.推波助澜             胆战心惊       麻木不仁       风清气正
C.推波助澜             触目惊心       为富不仁       风清气正
D.顺水推舟             触目惊心       麻木不仁       浩然正气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失德违法艺人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极为负面的价值误导
B.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极为负面的价值误导的这些失德违法艺人
C.这些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极为负面的价值误导的失德违法艺人
D.这些失德违法艺人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价值误导极为负面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粉丝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建立“人人相善其群”的格局。
B.粉丝不仅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建立“人人相善其群”的格局。
C.粉丝不仅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建立“人人相善其群”的布局。
D.不仅粉丝要保持“人人独善其身”的自觉,更要建立“人人相善其群”的布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4. 与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2022-01-26更新 | 4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下列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剧院中,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被剧中的不幸者的苦难遭遇感动得伤心流泪的观众,尽管他们当中有那么一个人身为暴君,屡屡对敌人滥施酷刑。如嗜血成性的苏拉,对不是由他造成的痛苦,也是很伤感的。(比喻论证)
B.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得人生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对比论证)
C.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引用论证)
D.但是,这些五花八门谬论,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它们连同“四人帮”另立的“真理标准”,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比喻论证)
2022-01-2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睡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不管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①_____________,以保证身体各种机能正常运行。如果每日有效睡眠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体质和健康。通常说来,年龄越小睡眠时间应该越长,睡眠次数也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②_____________。高质量的睡眠不仅可以维持身体健康,还可以缓解压力。一旦通宵熬夜,睡眠严重不足,③_____________:如注意力无法集中、行动较为迟缓,甚至情绪喜怒无常,严重的抵抗力下降,疾病乘机发生,心理也可能出现障碍。
2022-01-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材料二:

终其一生,袁隆平以稻报国。他想过参军报国、体育报国,但最终选择了以一串串饱满的稻穗报国。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这令他痛心不已。中学毕业后,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

材料三:

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以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将这三则材料联系起来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2022-01-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4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文阅读
1-40.65《老子》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
5-60.65即事感怀
三、现代文阅读
7-90.65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四、名篇名句默写
10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1-13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140.94修辞手法选择题
150.65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选择题
16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六、作文
170.4青春 使命  责任 担当  奋斗 励志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