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49848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看病

侯发山

有好几天了,老贺一直感觉头昏沉沉的。这年头,心脑血管疾病不少,前几天,村里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就得了个脑梗塞。老贺掐算好时间,到星期六这天,知道儿子他们休息,不忙,就给儿子打了电话,打算让儿子开车把他接到城里去,找家医院让医生给诊断一下。

电话一通,儿子就火急火燎地问:爸,啥事?

老贺怕吓着儿子,迟疑了一下,故作轻松地说:也没啥大事,有点不舒服……

没等老贺说完,儿子就说:爸,您搭车进城吧……小宝可能感冒了,正要带他上医院呢。

小宝是老贺的孙子,今年5岁,已经上幼儿园了。听说孙子病了,老贺也慌了,忙说:直接去县人民医院,那是大医院。

就这样,挂了。儿子匆匆挂断了电话。

老贺本来身上装着二百多块钱,放下电话,又把枕头下面快食面袋里的零碎票子,说是零碎,也一千多块呢,都装进了口袋。这点钱算是老贺的全部积蓄了。他之前攒的钱已经分批给了儿子,儿子上学,儿子找工作,儿子买房子,儿子娶媳妇……哪一样都得花钱。尽管儿子媳妇都有工作,可是,现在物价这么贵,他们的工资也仅够平日的开销,听说孙子一个月都得二千块呢,除了幼儿园的费用,还报了不少班。因此说,老贺平时省吃俭用,能省点就省点,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老贺来到县人民医院,医生正在给孙子量体温。孙子看到老贺,弱弱地叫了一声爷爷。老贺忙说:小宝,你哪里不舒服?小宝说:我头疼。

你们刚到?老贺不满地看了儿子一眼。

儿子看了一眼医生,低声对老贺说:我们去了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都检查不出毛病,这才来到这里。

医生抽出体温表,看了看,说:体温正常。

儿子说:王大夫,是不是化验一下?

媳妇也说:要不要做做CT或是磁共振?”

医生没有接话,面无表情地拿起听诊器放在小宝的胸部,过了片刻,说:心跳也正常。先化验一下血吧。

小宝害怕地说:我怕疼,不抽血……

这时,小宝的姥姥、姥爷也相互搀扶着气喘吁吁地来了。显然,是儿子给他们通风报信了。

老贺安慰小宝:小宝,别怕,抽血不疼……

小宝说:我不,我不。爷爷,爷爷,我不抽血。小宝求救似的看着老贺。

媳妇生气地对小宝说:你不是头疼吗?不让医生看会好吗?

小宝撅着嘴,小声嘟囔道:我的头现在不、不是很疼了。

真的不是很疼了?还是你不想让抽血?老贺用手摸了摸孙子的额头。

真的不是很疼了。小宝的声音像蚊子哼。

儿子对医生说:王大夫,那就不用化验,直接输液吧。

医生犹豫了一下,说:这样也好,先止疼吧。

小宝又说:我想睡觉。说罢,就闭上了眼睛。

儿子见状,就对医生说:王大夫,那就先住院观察一下吧?

医生同意了。

出了医生的办公室。媳妇说:再换个医生看看?儿子说:王大夫是这家医院最好的儿科专家,没有必要再让其他医生看了。说罢,儿子去办住院手续了。老贺叫住儿子,把口袋里那把零碎票子给了儿子。儿子犹豫了一下,接住了。

小宝的大姨、二姨也来了。她们也是来看小宝的,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安排小宝住下后,已经是中午了。老贺让儿子和媳妇带上小宝的姥姥、姥爷、大姨、二姨去外面吃饭,他一个人在医院照顾孙子。

儿子和媳妇他们都走了。

病房里只剩下老贺和孙子。孙子忽然睁开眼,悄悄对老贺说:爷爷,其实我的头不疼……

老贺一时没明白过来,说:你的头不疼了?好了?

孙子狡黠地挤了两下眼睛,说:爷爷,今天星期六,我不想去弹琴,不想去跳舞,不想去唱歌,故意装病的。

你吓死爷爷了。老贺松了一口气。他这才感到口渴舌燥,刚要起身去倒水喝,踉跄了一下,摇摇晃晃倒在地上。

爷爷,爷爷,爷爷你怎么啦?孙子吓得哇哇大哭。

老贺被送进了抢救室。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贺心中只有子孙。打算看病,计算着儿子哪天有时间;当儿子问起自己的病情时,故意轻描淡写;得知孙子生病,跑前跑后。
B.本文善以细节传神,塑造人物。“儿子犹豫了一下,接住了。”“犹豫”生动地表现出儿子对父亲所给的“零碎票子”的嫌弃。
C.“孙子说:‘爷爷,今天星期六,我不想去弹琴,不想去跳舞,不想去唱歌,故意装病的。’”作者借孙子之口道出装病的真正原因。
D.出色的小说能够以小见大,立意高远。本文通过叙述“孙子装病”这件小事,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深思。
2.本文故事简单,但情节一波三折,孙子装病的结果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得益于作者巧妙的伏笔。请从文中找出其中两处伏笔并简析。
3.小说题目“看病”中的“病”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①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②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③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④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⑤王淡人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福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岐黄”“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匾都有年头了,只有一块很新,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⑥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作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⑦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⑧城里外科医生不多,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王淡人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⑨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⑩去年、今年,他就办了两件傻事。

⑪去年闹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实的长竹篙拉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但是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暗里都象了一层眼泪。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⑫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⑬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⑭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⑮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⑯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⑰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⑱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第5段中提到“急公好义”这块匾的独特,第12段中交代了这块匾的来历,这是一组伏笔和照应,体现了作者构思的严密。
B.小说第3段详写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主要是为了表现他钓鱼技术的高超。
C.小说第8段中写有些找王淡人看病的人不付现钱且送来的东西“华而不实”,暗含作者对这些人爱占小便宜的人性弱点的讽刺。
D.小说中写王淡人给汪炳治“搭背”,不但不收钱还供他吃住,主要是因为汪炳是他儿时的玩伴,这一情节主要体现了淡人念旧情、重情义的品质。
2.江曾祺的小说中往往会有一些看似与主要内容关系不大的“闲笔”,但这些“闲笔”其实不闲。请分别结合文中两处画线的地方加以分析。
3.汪曾祺曾谈到,自己所追求的语言风格是“淡而有味”,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淡而有味”的理解。
2021-10-25更新 | 1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阅读链接】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1.对两段选文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A.《蒲柳人家》的创作借鉴了《水浒》等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中国气派。
B.“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这段话用词非常生动传神,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
C.“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这一细节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D.一丈青大娘和鲁达两个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一丈青大娘“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鲁达“侠肝义胆、有正义感”。
2.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内容。
3.结合这两段选文,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说说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2021-09-18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包

黄静泉

那个饭店就叫火车站饭店。不大,是平房,里面放着二十多张方桌,桌子和椅子都是原木色。

正是春运的时候。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人们穿行在大雪中,或者说是大雪穿行在人群里,人和雪纠缠不清,搅在一起。

火车站饭店里吃饭的人挺多。

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坐在一进饭店右边的第二张桌子边,面对着门,边吃饭边说话。

小伙子对旁边的姑娘说,你烦不烦啊,不好好吃饭总是摆弄手机干嘛呢?

抢红包。姑娘说。

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生气地说。

他们的不愉快,其实正是因为房子。

姑娘突然脸白了,生气地说,我拿定主意了,你要是过完年回来,还说买不起房子,咱们就算了。姑娘又说,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

相爱了三四年,就这么算了?小伙子说,你不觉得可惜?

咋不觉得可惜,但可惜有用吗,能可惜来房子?姑娘看着手机,不抬头地说。姑娘不敢抬头,不敢看男友的眼睛,当然也不敢让男友看她的眼睛。

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姑娘说。

对我也一样?小伙子说。

应该是吧。姑娘一字一顿地说。

没事儿一样,小伙子吃了一片木耳,又说,好合好散,吃顿好饭。小伙子鄙夷地笑了一下。你再想想,我们能不能一起奋斗一套房子?

我没有这个义务,现在都是这样,男人要娶媳妇,就得有房子。我放着一个女人不当,为啥要当个奋斗者?姑娘很伤感地说。

饭店的门,突然开了,呼一下冲进一股雪,雪中卷进一个人来。那个人抖了抖身子,抖掉了头发上和身上的一些雪花。男人四十岁上下,四方脸,脸黑,是晒黑的,不是长时间没洗脸的那种黑。穿着黑皮衣的男人一边走一边看,又走回来,走到一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坐下了。他背对着门,面对着那对儿闹不愉快的小情侣。

服务员走到穿黑皮衣的男人身边,递过一张菜谱,让那个男人点菜。外面大雪下得正紧,雪花就像一群一群蝌蚪,一群一群地从空中游到窗玻璃上,砰砰地撞出响声。服务员在穿着黑皮衣的男人身边站了好大一会儿,终于等他点完了,看了一下说,你就要一碗面,也不加个鸡蛋?

穿黑皮衣的男人点了点头,意思是不加鸡蛋,什么也不加。

穿黑皮衣的男人吃面吃得挺豪爽。他怎么吃面?他是横着筷子吃,哗一下,挑进嘴里一大堆面。照这样的吃法,三四筷子就能挑光那碗面,然后是把面汤一口喝光。但是,他突然停顿下来了。他把横在筷子上的一堆面放回到碗里,开始竖起筷子放慢了吃法,像是等着什么人,边吃边看着对面的小伙子和姑娘,看着饭桌上那几盘菜。

小伙子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大概觉得这个灰头土脸的男人挺有意思,就主动地搭起话来。

穿黑皮衣的男人是出来打工的,要坐晚上的火车回家去过年。说起家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笑了。笑着说,其实吧,出门在外的时候,老是想起在家的时候,想起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的时候还真是挺有意思挺快乐的。可是,孩子咋办?孩子要上学,靠掰玉米棒子可掰不出学费钱。

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受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男人们都出来打工了,女人们不干让谁干?他慢慢地吃面条,看着眼前的菜盘子。我出来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爸爸今年回来过年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买个手机回来,有了手机,我就能跟爸爸视频了。我儿子的话,让我记了一年了,穿黑皮衣的男人不笑了。

小伙子说,其实在外面打工的人,都会时常想起家里的事情。

这么说,你也是出来打工的,老家也是农村的?穿黑皮衣的男人瞪圆了眼睛,眼睛里放出光来。

小伙子点了点头。他已经出来很多年了,先是在外面上学,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又读研,本来还想读博的,但好像挣钱比读博更重要,就不读了。小伙子摊开两只手,说,这叫忍痛割爱。没办法,我现在大了,才知道我爸妈其实早就供不起我上学了,我得先挣点钱啊。

穿黑皮衣的男人看着小伙子那张苦笑的脸说,你有文化,你是白领,你跟我不一样,我是卖力气的人,这一辈子啥活都干过,干全了。他看见小伙子好像要站起来的样子,就微笑着说,你吃完啦?

吃完了。

走呀?

得走呀,我也要坐火车回家过年去啦。小伙子又补充说,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我们都是外乡人。

你们剩下的菜,我能不能打包?穿黑皮衣的男人说。

小伙子喊来服务员,打包。

小伙子看着打包的服务员说,有现成的盐水鸡给装一只。小伙子跟着服务员走到收银台前,跟收银台里的女孩说,你们这儿有红包吗?女孩说有。小伙子给红包里装了五百块钱,对服务员说,把鸡子打包,把红包打进鸡子包里。小伙子的女朋友侧过脸,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看着看着,抬起手背抹眼泪。姑娘说,想想看,他们一家人打开那个红包时,会不会被吓一跳?

有时候……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

小伙子结了账,提着鸡子回到刚才吃饭的桌子边,把盐水鸡递给穿黑皮衣的男人说,这些东西;你全都拿走吧,拿回家去,给你老婆孩子吃。特别是这只鸡,千万别送人,一定要自己吃,尝尝好吃不好吃。

穿黑皮衣的男人把所有的菜都收拾妥当了,跟着小伙子一块儿出了门。刚出门走了两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蹲下了,往塑料袋子里装雪,他要坐一夜火车呢。

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边走边回头看。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好像是,害怕小伙子突然跑了似的。

雪很大,雪花像杨花一样漫天飞舞。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车站饭店”这个名字十分朴实,房子简陋,陈设简单,顾客盈门,小说以此为场景,易于展开人物活动,浓缩社会矛盾。
B.小情侣为房子的事情闹别扭,姑娘提出分手后不敢抬头看男友的眼睛,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
C.两个男人对话时,姑娘似乎成了局外人,但小说以“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抬起手背抹眼泪”的细节来表现出其内心的波澜。
D.小说有很多处关于雪的描写,既极力表现出天气的寒冷,与饭店的温暖构成了对比,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形象。
2.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中“红包”的内涵。
2022-05-3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