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新疆 高二 期末 2022-03-19 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桑(shèn) 伶(pīnɡ) (kuǐ)垣 兴夜寐(sù)
B.菌(xùn) 庇(yìn) 便言(pián) 匪我(qiān)期
C.管(xián) (chí)躅 (lí)难 游目(chénɡ)怀
D.一(chuán) 敛(jù) (kuí)丑 极泰来(p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婆挲                    岑寂      窈窕      集思广益
B.譬如             感概     羁绊        三番五次
C.宛然    形骸                 殉情      循规蹈矩
D.蓑败    皇城             渺茫      虚与委蛇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知识储备不足,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B.我们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C.2018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顶骄阳冒酷暑,刻苦训练,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毫不松懈,圆满地实现了“迈好高中第一步,打好军训第一仗”的目标。
D.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地下商业街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C.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D.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2015-11-26更新 | 7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的“外跨”主要是指散文与小说、诗歌等文体的交叉与交融。

比较典型的是散文与诗歌结缘,从而形成两种文体:一是“散文诗”,二是“诗的散文”。对于前者,人们往往比较熟悉,像鲁迅《野草》中的多数作品是散文诗;对于后者,人们多有忽略,如纪伯伦散文集《泪与笑》中的作品多属于诗的散文。不少人将散文诗当作散文,其实它是诗。与散文诗相比,诗的散文不是诗而是散文,它虽有诗意,但诗性不如散文诗浓。诗的散文不分行,是连缀的片段,不像散文诗需要分行。因此,鲁迅《野草》中的《雪》是诗的散文,而不是我们长期以来认为的散文诗。

散文与小说的交融,也是一个重要现象。在鲁迅、废名、沈从文、孙犁、汪曾祺、贾平凹等的一些小说中,可见散文化的笔法与意趣。因此有时很难分清甚至无法归类,他们的一些作品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

近些年,有作家提出散文写作的跨文体问题,甚至认为散文完全没必要坚守“真实性”原则,可让散文进入虚构甚至虚假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跨越”和“越界”。当然,还有一些更大胆的设想与突破意愿,即让散文进入一个不受阻隔甚至没有规约的境地:在散文中加进电影的蒙太奇,产生刹那的闪耀;将散文与其他文体杂交,形成“非骡非马”的一种“四不像”的散文,这不仅是一种文体“跨界”,更是一种观念“越界”。

应该说,突破散文的种种限制,让它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中受益,也让散文的分类更加丰富多样,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也要注意其风险和失误,那就是过度“跨界”,从而失去散文体性和导致异化。如将更多诗性加入散文,就会将散文变成诗,至少使散文失去真实与自然。杨朔曾自豪地宣称,他写散文的最大秘诀是“将散文当诗来写”,这固然有助于增加散文的诗性美,但其最大问题是,诗的夸饰和炫张会让散文失去自然平和之致,导致情感失真与泛滥。这在余光中、余秋雨的散文中多有表现,如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老得好漂亮》《莲恋莲》,不谈内容,只看题目就会感到情感的做作与虚妄。又如用小说等笔法写散文,其长处是可通过讲故事增加作品的长度和张力,但最大问题是没有节制和情感失真。因此,散文的“外跨”一定要掌握一个“度”,决不能因过度跨越而使散文失去文体特性和文类本性。

(摘编自王兆胜《关于散文的跨界问题》)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是一种文体,它可以与小说、诗歌等文体交融,产生“散文诗”“诗的散文”“小说式散文”等“四不像”散文。
B.散文不止可以文体“跨界”,还可以在观念上“越界”,即进入虚构甚至虚假状态,甚至让散文不受任何规约。
C.散文突破各种限制,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弊端是如果过度“跨界”,容易失去散文体性和导致异化。
D.散文如果过多地加入诗性,虽然有助于增加散文的诗性美,但可能使散文变成“诗”,让人觉得失去了真实与自然。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散文跨界的类型,开宗明义,起总领全文、为后文的阐述张本的作用。
B.第二、三两段为并列结构,第四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列举出一种更激进的主张。
C.第五段针对前文,提出散文跨界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即把握好跨界的“度”。
D.第五段以余光中散文为例,证明散文跨界可能导致“没有节制和情感失真”的观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把鲁迅的作品集《野草》称作散文诗集,那么其中部分作品不宜收入其中,因为它们不是诗,而是散文。
B.鲁迅《野草》中的《雪》与纪伯伦散文集《泪与笑》中的作品一样,能读出诗意,但都是连缀的片段,没有分行。
C.读沈从文、孙犁、汪曾祺、贾平凹等近现代作家的某些作品,我们很可能难以清楚界定它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
D.就普遍认同的散文创作原则来说,如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称为散文,那么它记录的就是作者当时的所见所感。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招纳夷人                持节:坚守气节。
B.水犯城下,恪城救理                     乘:登上
C.金兵薄城下,始悔之                     洎:等到
D.今宜举景德故事                 故事:旧事,旧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否将君累          若属皆且所虏
B.衷甲逆           余与四人拥火
C.帝注礼甚渥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D.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恪为官公正,执政有方。为官期间,不怕受牵连,为人辩护;豪绅子弟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缺少远见,主张和议因为主张投降金兵,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
(2)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2022-03-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岸”两句描写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枫树成林。
B.“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都表达了因病而不能上战场的无力报国的悲哀。
C.“君恩北望心”一句,道出了诗人虽已是年老多病之身,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
D.《登高》和本诗都写了景,但前者借凄清萧索之景抒诗人悲凉愁苦之情,后者以乐景衬哀情,极为沉痛。
13.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概括并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