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甘肃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3-30 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文学批评要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首先须建立在讲真话的基础之上,这是文学批评的初心。如鲁迅先生所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敢说真话、敢于批评,才能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否则,文学批评对文学的发展就很可能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说真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能做到说真话的批评并不多见。今天的文学批评屡屡遭遇公信力危机,问题也正从这里开始。尤其是针对当代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因为关系到作家的人情或脸面,常常避免不了许多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为了批评而批评,甚至无视作品的客观实际,放弃说真话,而去吹捧造势,这样的文学批评自然失信于广大读者。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从批评中看不到真实的反馈和评价,文学批评就谈不上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而是沦为软文一般。

批评家首先是普通读者,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和判断,既是勇气也是尊严。《文心雕龙》说良书盈箧,妙鉴乃订,表彰推荐好的作品,解读其优长,阐释其意义空间,坦陈其缺憾与不足,均为批评家之本职,文学批评的真知灼见也正在于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批评家在作家的创作中寻找知音,对作家来说也许正是一样。当然,批评家难免各有偏好,因此文学批评的意见不必一致,感受不用划一。批评也是一种创作,惟有说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创作出直抵人心的文学批评之作,有助于推动形成健康的文学生态。否则,乱骂与乱棒、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等乱象便会层出不穷。

批评家又是专业读者,文学批评之所以不同于读后感,就在于真正的文学批评往往为一个时代的审美机制代言,它既帮助作家总结创作得失、厘清创作思路、校正创作方向,更帮助大众和读者认识一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应该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掘和阐释出来。批评的力量就在于它实事求是的求真品格。批评家的感受和判断建立在专业知识和审美眼光的基础之上,是在宽阔的视野和深入的研究中不断获得拓展的思想成果。贺拉斯把批评比作磨刀石,虽然不能直接切割东西,但可以使刀更锋利,使艺术创作更成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学批评是文学的方向盘,是引领一个时代文学风尚的利器。比如19世纪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密切联系俄国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总结俄国文学的创作经验,对于俄国文学理论,甚至是世界文学理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说真话,还需要把真话讲好。文学批评同样需要了解之同情,只有这样,批评家才能对作家的创作甘苦感同身受,同时在阅读、阐释、分析的过程中,完成独立的审美创造。换句话说,如果批评家不满足于仅仅对具体作品或创作现象发表评论,不满足做创作者的附属品或寄生物,而是想自觉地通过文学批评发表创造性意见,那么就尤其需要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真实精神碰撞。这样的精神碰撞是文学批评最根本的动力,也只有这样相互砥砺,批评才有可能与创作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文学批评面对的不仅是单一的文本,也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何况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家以创作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作品中隐藏的东西,要靠读者的阅读去发现,批评家则借助作家创作的作品,结合个人经验和自身感受,去解读生活本身和我们所处的时代。随着社会风尚、时代趣味的不断变化,文学批评的伦理、边界、形态,同样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任何时候,说真话都是批评最为重要的伦理,事关评论作品能否获得留得下来的生命力。无论是别林斯基之于果戈里,还是金圣叹之于《水浒传》,抑或当今自媒体平台上的六神磊磊读金庸,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面向、不同形态的批评范例。我们相信,只有说真话,把真话讲好,文学批评才能走上一条有效引领创作的路径。

(摘编自辛文岩《文学批评应该如何说真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鲁迅先生的话,直截了当地表明好的文学批评应该实事求是,对作者的创作才有好处。
B.作为普通读者的批评家惟有说真话,才能避免出现层出不穷的批评乱象,形成健康的文学生态。
C.贺拉斯把批评比作“磨刀石”,认为它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尚,对文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D.别林斯基、金圣叹等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成功范例说明评论作品要想获得生命力,就必须讲真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开门见山,提出本文中心论点——文学批评要牢记初心,建立在讲真话的基础之上。
B.文章引用《文心雕龙》《诗经》中的文字,体现了文学批评和批评家对于作品及创作者的重要性。
C.文章主体部分具体分析了“为什么讲真话”“如何把真话讲好”,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D.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也会随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讲真话始终都应该是最重要的伦理,照应开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的文学批评遭遇公信力危机,与批评家在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下,不想或不敢说真话有关。
B.真正的文学批评之所以对作家创作有帮助,更对大众和读者也有引领作用,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的读后感。
C.只要批评家能对作家的创作甘苦感同身受,就能让文学批评与创作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D.我国五四新文学以来,许多作家的作品对于文学发展没有意义,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文学批评保驾护航。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交通秉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理念,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薄弱、整体落后的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进入了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行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其中,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超过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正在向交通强国迈进。

材料二: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后黄埠村有茶园1400多亩,茶叶是村里主要收入来源。没修路前,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采茶的路上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许多外来收购鲜叶的茶商,因为路难走不愿意来。这不仅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也成为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巨峰镇抓住自然村通达”“幸福公路”“美丽乡村建设”“户户通建设等契机,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新建、提升改造、修护农村公路262公里,建成户户通村庄67个,为农村产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了基本便利。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道路宽了,村里环境有了大变样,不但村民的出行方便了,游客、茶商也纷至沓来。据了解,每年四月份到十月下旬,后黄埠村的农家乐每周能接待游客1000 多人,村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此外,巨峰镇以农村公路为依托,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了公路+茶产业”“公路+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助力。

(摘编自相云、丁明杰《巨峰镇:四好农村路织出乡村振兴网》)

材料三:

地广、人稀、路险,这是生活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山区曾经面临的难题。当年我们学院领导第一次来时,没想到连车都开不进来,只好把车停在村外好远的地方,从坑洼不平的泥泞土路走进来。武昌理工学院驻村第一书记陈登回忆时,感慨万千。要想富,先修路是中国人关于交通的朴素想法,也是建始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当地村民钱袋子的有效之举。通过捐资430多万元、争取经费1150多万元,建始县新建村级公路已超100公里,如今县里4个定点村均实现了组组通,户户连。产业引进来,电商走出去。建始县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鼓励村民通过电商发展模式让当地特产走出山区,同时大力发展产业+旅游经济。昔日偏远的贫困山区,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世外桃源。曾经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村民,也通过这条致富路看到了生活的新曙光。

(摘编自叶吴鸣《四好农村路,推动乡村振兴的高速路》,新华社,2021年9月12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是中国交通改变基础薄弱、整体落后的面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2012~2020年我国交通发展迅速,铁路和公路增势良好,高铁里程世界领先,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C.我国铁路营业里程逐年递增,2014和2015两年增长最多,2018年突破13万公里,铁路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D.2016 年的农村公路里程较上年有所下降,但农村公路发展总体呈良好态势,这种态势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2~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增量中,农村公路里程增量占比最高,可知国家对乡村经济发展投入力度较大。
B.交通不方便、产业进不来、土地广、人口少,这些曾经是制约后黄埠村与建始县山区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
C.在振兴乡村方面,后黄埠村与建始县山区工作侧重点不同,前者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后者着重打造产业集群。
D.当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国家在兴建、改造、维护公路等方面统筹规划,并且把农村产业引进来。
6.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巨峰镇与建始县山区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着(节选)

余华

后来,我们看到了连长,他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腰里绑满了钞票,提着个包裹向西走去。

我们知道他是要逃命了,衣服里绑着的钞票让他走路时像个一扭一扭的胖老太婆。有个娃娃兵向他喊:

连长,蒋委员长还救不救我们?

连长回过头来说:

蠢蛋,这种时候你娘也不会来救你了,还是自己救自己吧。一个老兵向他打了一枪,没打中。连长一听到子弹朝他飞去,全没有了过去的威风,撒开两腿就疯跑起来,好几个人都端起枪来打他,连长哇哇叫着跳来跳去在雪地里逃远了。

枪炮声响到了我们鼻子底下,我们都看得见前面开枪的人影了,在硝烟里一个一个摇摇晃晃地倒下去。我算计着自己活不到中午,到不了中午就该轮到我去死了。一个来月在枪炮里混下来后,我倒不怎么怕死,只是觉得自己这么死得不明不白实在是冤,我娘和家珍都不知道我死在何处。

我看看春生,他愁眉苦脸地也在看着我。我们吃了几天生米,春生的脸都吃肿了。他伸舌头舔舔嘴唇,对我说:

我想吃大饼。

到这时候死活已经不重要了,死之前能够吃上大饼也就知足了。春生站了起来,我没叫他小心子弹,他看了看说:

兴许外面还有饼,我去找找。

春生爬出了坑道,我没拦他,反正到不了中午我们都得死,他要是真吃到大饼那就太好了。我看着他有气无力地从尸体上跨了过去,这孩子走了几步还回过头来对我说:

你别走开,我找着了大饼就回来。

他垂着双手,低头走入了前面的浓烟。那个时候空气里满是焦糊和硝烟味,吸到嗓子眼里觉得有一颗一颗小石子似的东西。

中午没到的时候,坑道里还活着的人全被俘虏了。当端着枪的解放军冲上来时,有个老兵让我们举起双手,他紧张得脸都青了,叫嚷着要我们别碰身边的枪,他怕到时候连他也跟着倒霉。有个比春生大不了多少的解放军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我,我心一横,想这次是真要死了。可他没有开枪,对我叫嚷着什么,我一听是要我爬出去,我心里一下子咚咚乱跳了,我又有活的盼头了。我爬出坑道后,他对我说:

把手放下吧。

我放下了手,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我们一排二十多个俘虏由他一人押着向南走去,走不多远就汇入到一队更大的俘虏里。到处都是一柱柱冲天的浓烟。向着同一个地方弯过去。

地上坑坑洼洼,满是尸体和炸毁了的大炮枪支,烧黑了的军车还在噼噼啪啪。我们走了一段后,二十多个挑着大白馒头的解放军从北横着向我们走来,馒头热气腾腾,看得我口水直流。押我们的一个长官说:

你们自己排好队。

没想到他们是给我们送吃的来了,要是春生在该有多好,我往远处看看,不知道这孩子是死是活。我们自动排出了二十多个队形,一个挨着一个每人领了两个馒头,我从没听到过这么一大片吃东西的声音,比几百头猪吃东西时还响。大家都吃得太快,有些人拼命咳嗽,咳嗽声一声比一声高,我身旁的一位咳得比谁都响,他捂着腰疼得眼泪横流。更多的人是噎住了,都抬着脑袋对天空直瞪眼,身体一动不动。

第二天早晨,我们被集合到一块空地上,整整齐齐地坐在地上。前面是两张桌子,一个长官模样的人对我们说话,他先是讲了一通解放全中国的道理,最后宣布愿意参加解放军的继续坐着,想回家的就站出来,去领回家的盘缠。

一听可以回家,我的心扑扑乱跳。可我看到那个长官腰里别了一支手枪又害怕了,我想哪有这样的好事。很多人都坐着没动,有一些人走出去,还真的走到那桌子前去领了盘缠,那个长官一直看着他们,他们领了钱以后还领了通行证。

接着就上路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那个长官肯定会扳出手枪来毙他们,就跟我们连长一样。可他们走出很远以后,长官也没有掏出手枪。这下我不紧张了,我知道解放军是真的愿意放我们回家。这一仗打下来我知道什么叫打仗了,我对自己说再也不能打仗了,我要回家。我就站起来,一直走到那位长官面前,扑通跪下后就哇哇哭起来,我原本想说我要回家,可话到嘴边又变了,我一遍遍叫着:连长,连长,连长——

别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位长官把我扶起来,问我要说什么。我还是叫他连长,还是哭。旁边一个解放军对我说:

他是团长。

他这一说把我吓住了,心想糟了。可听到坐着的俘虏哄地笑起来,又看到团长笑着问我:

你要说什么?

我这才放下心来,对团长说:

我要回家。

解放军让我回家,还给了盘缠。我一路急匆匆往南走,饿了就用解放军给的盘缠买个烧饼吃下去,困了就找个平整一点的地方睡一觉。我太想家了,一想到今生今世还能和我娘和家珍,和我一双儿女团聚,我又是哭又是笑,疯疯癫癫地往南跑。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连长在紧急关头不顾士兵死活携款逃跑,形象地刻画出国民党军官贪生怕死、自私贪婪的形象。
B.小说写春生出去找大饼吃时,“我”没有叫他小心子弹,也没拦他,因为“我”知道他决意求死,拦也没用,这充满了悲剧色彩。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以“我”作为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既便于展开故事情节,也易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D.小说表达了对俘虏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8.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吃东西的场面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9.“我”被俘后心理变化较大,请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颖字公实,衢州西安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溧阳主簿。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强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签判潭州。王佐为帅,负其能,盛气以临僚吏,颖约以中道,多屈而改为。提举浙西常平茶盐,还淀山湖,以泄吴松江,二水禁民侵筑,毋使逼塞大流,民田赖之。就迁提刑,以洗冤泽物为任,间诣狱,察不应系者纵遣之。御史以介僻劾罢。除江西运判。江州德化县田逃徙太半,守乞蠲税,不报。颖以见种之税均于荒莱,民愿耕者第减之,上供自若,而逃田尽复。除淮东转运副使。初,水败楚州城,修补未竟,刘超欲移筑,颖入对言:“国家何苦捐百万缗为军帅幸赏地邪?”光宗从之。除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务场以额钞抵赏,阴耗饷计,二十年无知此弊者,颖究核得之,以所卖数论赏而总饷增羡。迁司农少卿、淮西总领。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内府宣限既迫,每移供军钱以应岁输。颖搜吏弊,汰冗员,分月纲解,自是不复挪移。嘉定改元,召赴行在。请老,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卒于家,年七十八。宁宗时,学禁初起,党论日兴。颖奏:“愿陛下御之以道,容之以德,不然,元祐、崇,观之事可鉴也。”其在从班日,韩侂胄旧与周旋无间,方居中用事,而颖谢绝之。常言:“士以不辱身为重。”其为少宗正,而丞相赵汝愚适归,相遇于废寺,赵汝愚曰:“寄谢余参政,某虽去而人才犹在朝廷,幸善待之。”颖曰:“相公人才即参政人才也,使果贤,参政之责,非宰相之忧也。”余继相,卒于善类多所全佑,颖之助云。

(选自《宋史·刘颖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
B.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
C.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
D.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对,古代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被质问,也可以向皇帝建议。
B.户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财政、土木工程等事务。
C.改元,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也有一君在位改用新年年号的。
D.丞相,最高国务长官。辅佐国君管理军政要务。历代设置、职权有所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颖为官刚强,处事严厉。刘颖的上司王佐盛气凌人,他予以约束,使王佐改变;有官员设立酿酒作坊获利,亏损后又有不当的行为,被刘颖罢免。
B.刘颖关注民生,体恤百姓。他治理淀山湖,设法保护堤坝,使百姓的农田获得依靠;他在江西任职,采取措施,缓解德化县的田租和荒地问题。
C.刘颖为政务实,力除弊端。他建议朝廷重赏将领,获得采纳;他发现官府存在二十年的弊端,设法予以革除;他革除挪用军费充当税款的弊端。
D.刘颖为人正直,善待贤人。刘颖认为士人要看重尊严,不可受辱;赵汝愚被贬返乡,与刘颖相遇,赵汝愚请刘颖善待官场的贤人,刘颖表示同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洗冤泽物为任,间诣狱,察不应系者纵遣之。
(2)韩侂胄旧与周旋无间,方居中用事,而颖谢绝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