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期中 2023-12-06 1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是不限于先秦的,它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
B.“照着讲”梳理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并主要对经典进行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C.“接着讲”注重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是在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传统的基础上,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了“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且所有的论述都是建立在中西思想文化交融、碰撞、互动的基础上的。
B.文章指出,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我们在理解“新子学”的品格时,可从以上方面入手,并就它们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D.“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无法分离,二者相互包含,相互统一。文章论证这一观点时,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进行的。
3.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照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2023-12-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古至今,隐身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梦想之一。这种试图让自身变得不可见的幻想背后,是人类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的灵感来自大自然。借鉴章鱼、变色龙等自然界中动物的特殊生理结构,科学界找到了实现隐身技术的最初思路,即尽可能降低自身对比度,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人眼无法甄别。

章鱼表皮有成千上万的小色素块,其软体组织可以瞬间张开或者缩小这些小色素块,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使人无法分辨章鱼及其生存环境。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种伪装术,并不是真正的隐身。我们可以看到它,只是无法分辨它和它所在的环境。

而要真正让物体“凭空消失”,在科学上还需向前迈出一大步。物体散射或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使人能够看见物体,因此要实现物体的隐形就需要这个物体既不反射和散射光线,也不吸收光线。

在一些实验中,人们通过设计垂直排列的透镜阵列,有选择地反射光线,从而达到隐身效果,而一旦观察角度有所偏移,物体又会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迄今为止,要像《哈利·波特》中的隐斗篷那样实现完美隐身,对科学家而言仍是巨大的挑战,因为理论上我们要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光或偏折。

所谓变换光学理论,是指通过改变介质参数从而让光线弯曲的理论。2006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约翰·彭德里等人发现,当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满足一定关系时,电磁波在分质中会沿给定的曲线传播,并且不产生反射,这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精确设计,实现对电磁波的自由操控。

理论上,通过设计和调控人造材料参数可以实现隐身斗篷、光学幻象装置等不同功能的隐身器件,但实际操作所需调节的电磁参数非常复杂,需要昂贵的光刻技术和繁琐的制造方法、最终实际的隐身效果也会因存在种种局限而大打折扣。在已有的研究中,科学家设计出的大多数隐身器件往往只针对特定物体或特定角度,要完全躲过世界上最精密的照相机——人眼,技术难度非同小可。

为减小隐身器件理论设计与实际制备之间的难度,2022年,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焕阳教授团队提出运用遗传算法设计隐身器件方案。

“我们引入遗传算法来设计隐身器件,它是一种受生物进化启发的学习方法,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陈焕阳介绍,该研究以隐身器件的最小化散射截面为优化目标,将隐影器件的几何结构、材料及工作波长这些变量定义为遗传算法中的个体染色体。优化过程首先从随机生成由隐身器件组成的种群开始,然后解析计算每个隐身器件对应的散射截面,其中散射截面越小代表隐身效果越好。接着再运用遗传算法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选择最优个体参与下一代繁殖,并重复该过程,最终找到全局最优方案。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图案化加工过程,设计时间可控制在毫秒级内,表明遗传算法可在高维空间中直接进行全局最优搜索,可作为隐身器件设计的有效方法。

为了追求完美隐身,多年来,科学家对物质在不同物理环境下的隐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由此构造了不同类型的隐身衣,如在特定微波波长下实现隐身的电磁波隐身衣、使物体对声波的传播不产生影响的声学隐身衣、利用热流传播方程制造的热学隐身衣等。从神话科幻到现代科技,人类对隐身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技术迭代,隐身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建筑、通信等领域。

(摘编自符晓波《不再是超能力、隐身术“坠入凡全”》、有删改)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从大自然中的某些动物的特殊生理结构中找到实现隐身技术的最初思路,这也证实了人类渴望隐身是受到大自然的启发。
B.人无法分辨章鱼及其生存环境,是因为章鱼可以瞬间张开或缩小其表皮上的小色素块。并呈现出和周围环境非常相近的颜色和形态。
C.将透镜阵列设计成垂直排列,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反射光线,这种设计只有在观察角度不变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隐身效果。
D.不同类型的隐身衣适用于不同的物理环境,科学家已对“隐身”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探索,隐身技术将运用到更多领域。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哈利·波特》中的隐身斗篷,是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说明什么是完美隐形,以及要实现完美隐身是很困难的。
B.从理论上来说,人类完全可以实现完美隐身,尽管在实际操作上往往存在诸多困难,但这并不能阻止科学家探索的脚步。
C.为了说明我们可以达到完美隐身所需的理论要求,第五段在阐释了变换光学理论的概念后,介绍了英国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D.文章第三段的中心观点是:随着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红外隐形等隐身技术已较为成熟地应用于军事领域。
6.陈焕阳教授团队提出的运用遗传算法设计隐身器件方案是如何实现近乎完美隐形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12-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海棠花

季羡林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管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此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如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真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城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看花苦为译秦名”,我也就不译了。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城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 德国哥廷根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本文,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
B.“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作者的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了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文章中,作者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因为种种情况未能如愿。
D.作者忙于钻研学问,再加上远赴德国留学,以致没有闲暇顾及海棠花。
8.文中第⑤段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有什么作用?
9.“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2023-12-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长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今若遣使,恐失南虏亲附之欢,而成北狄猜诈之计,不可。”固议曰:“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初A洛阳令B种兢尝行C固奴D干其车骑E吏椎呼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代史”。
B.兰台,汉代宫中藏书处,由御史中丞掌管,负责管理书籍。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最高首领的专称,此称号一直使用至匈奴灭亡。
D.永元,汉和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始创于汉武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聪颖有才,年轻有为。他九岁能诵诗作文,长大之后博览群书,深入钻研各家各派的思想言论。
B.班固审时度势,思虑长远。对于匈奴,他从现实与长远考虑,主张以施恩的方式来对待。
C.班固虽能文善辩,却也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如被人举报私修官史而遭遇了牢狱之灾。
D.班固欲承父业,私编前史。班固的父亲生前编辑前史,内容不够详细,班固潜心钻研,二十多年后终于私下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2)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
2023-12-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舟次青神

【元】李齐贤

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隔竹一灯明,随风百丈轻。

夜深蓬底宿,暗浪鸣琴筑。梦与白鸥盟,朝来莫漫惊。

【注】①这是李齐贤奉使川蜀途中所写的一首词。②白鸥盟:出自《州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跨岛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后人以与鸥鸟置餐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按照时间顺序,从“日落”写到“灯明”,然后写到“夜深”,再至“朝来”,依次叙写。
B.“轻”是“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船行,也表现了船上人心情的轻松愉快。
C.下片写晚上人睡的情景,夜深人静,词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给人一种悲凉凄冷之感。
D.结尾写词人梦中与白鸥结盟,早上醒来时请白鸥不要惊惧,借典抒发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5.“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这里写的“日落”景象,与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忧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走上正轨的重要性。
2023-12-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到孟秋,气候便凉爽起来,但是白天的阳光,还是把山石与农作物炙烤得发烫,会迸发一种香浓的气味。它刺激神经的力度_________,由此,鸟叫声会变得响亮而且持久。尤其是田野里的大小昆虫,都成了男高音、女高音,歌声_________,犹如一川流水,随风而泻。我总是觉得,家乡的秋庄稼,所以成熟快速,与这些昆虫和鸟类发出的自然之声有关,或许,它们就是催情剂?谁晓得呢,大自然有太多的_________。

孟秋与仲秋时节的故乡田野,高深帅气,高挑而匀称,颜色红艳艳的,像燃起万千火把。谷子色泽金黄,沉甸甸地垂着它饱满的长穗儿,有些醉态地摇来摆去。十几户朝鲜族人,他们开始种起水稻来。稻花很美,浅绿色,好看,亦香,所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般情景吧?_________的就是这般情景吧?

稻花盛开时,朝鲜族女人在河边,一边优雅地捣衣,一边唱起她们的“阿里郎”。看样子,她们好像被自己的歌声所陶醉,神情专一,让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都被感动了。那种气氛,现在想起来,与李白所说的“长安一片月,万户鹅衣声”十分相似。

17.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小觑   此消彼长   奥秘   描绘
B.不可估量   此消彼长   秘密   描述
C.不可小觑   此起彼伏   奥秘   描绘
D.不可估量   此起彼伏   秘密   描述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3-12-0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 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打动人的情感的。而音乐的教化则不然,它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为这个原因,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音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20.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4个字。
21.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③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

请以上述经典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12-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7-90.65记叙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范晔(398-445)  《后汉书》编撰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0-210.65一般词语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人生感悟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