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宁夏 高二 期中 2020-01-11 2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流   gāo     miǎn   犹蒙育jīn   茕孑立qióng
B.舰kē   水láo     飞chuán 白云出yòu   宠命优
C.绣   朔huì   huán     起而飞jué   命途多chuǎn
D.夭è     cān     然lěng     门衰薄zuò   晨光微x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盘缠       浆洗       消耗        碎琼乱玉
B.祈祷       辖制       怂甬        六神不安
C.雄黄       喽罗       景致        锣鼓暄阗
D.皱褶       磨蹭       端祥        叽哩哐啷
2020-0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3. 选出对作品出处、作者及相关情况说明准确的一项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一百二十回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十回。这是清初金圣叹的删节本。作者为施耐庵。
B.《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用夸张手法写成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中篇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已是惧怕变革、保守僵死的代言词。
C.《边城》的创作动机用作者沈从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咬文嚼字》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赋予“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其另一篇文艺随笔《说“木叶”》可作为“咬文嚼字”的范例。
2020-01-0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4.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心神不定的样子。
B.置杯焉则:粘,着地;天柱高北辰远: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
C.而于地而已矣:投,落下;时维九月,属三秋:时序(春夏秋冬)
D.不名节:怜惜;未曾离:废止
2020-01-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万物之得时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
B.既窈窕以               蒙国恩
C.而彼且奚               莽苍者,三餐而反
D.本图宦                      人知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020-01-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7. 下面对于偏义复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B.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近”,“远”是衬字。
D.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2020-01-08更新 | 4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8.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B.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今齐地方千里。       征夫以前路
2020-01-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鸟,其名为鹏B.庖丁文惠君解牛
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D.天下笑者,何也
2020-01-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农人告余以春及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020-01-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1.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B.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包括诗方面。
C.因为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所以前者易用,后者却难用。
D.随便在报章杂志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12.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月轮是直指的意义,轮外月晕、晕外霞光是联想的意义。
B.“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妙处需要联想到“小龙团”茶泡在泉水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才能体会到。
C.从前作诗文的人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就能作出好诗来。
D.只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你就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泽其骇瞩 纡:纡回曲折
B.飞阁流丹,下无地 临:靠近
C.于上路 俨:整齐的样子
D.云销雨 霁:雨过天晴
14.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5.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四、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6. 翻译文言文句子。
(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020-01-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7. 补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悟已往之不谏, __________
②云无心以出岫, __________
③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___
④臣生当陨首, __________
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形影相吊。
⑥《逍遥游》中,描写鹏鸟由北溟徙于南溟的壮观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⑦《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020-01-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暮雨中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暮”二字。
B.首联对仗,“暮钟”对“微雨”,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清沉重。
C.颈联“深”“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为邈远。
D.尾联中将沾襟的离别之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19.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刻瓷圣手

(聂鑫森)

40岁就已发福的王珏(jué)玉,笑吟吟地出现在刁羽刀面前。

正是2002年的秋天。

从江南瓷厂退休才三天的刁羽刀,对于不速之客的来访颇感意外。他一向不喜与人结交,却让来访者轻易地走入家门,怪事!后来刁羽刀才想起,当他在敲门声中打开门,谦恭的王珏玉立刻双手呈上一张名片,名片上“王珏玉”三个字,立刻让他会意一笑:这与“刁羽刀”正可配成一副绝妙对联,有意思!

这套两居室里,住着刁羽刀和早已病退的老妻,儿子一家住在另外一个社区里。两个月前,在机械厂上班的儿子、儿媳都下岗了,孙子眼下正读初三。

刁师母热情地招呼客人坐下,然后沏上一杯君山毛尖茶。王珏玉说:“刁师母,您的心脏病近来好些了吗?孙子明年要考高中了,可得选一所好学校啊。”刁师母说:“谢谢你的关心。”

刁羽刀很奇怪,王珏玉对他家怎么这么熟悉?

“刁先生,贸然来访,抱歉抱歉。其实,我早就认识您了。”

刁羽刀淡淡地说:“是吗?”

“我的公司是专做出口瓷业务的,常要去各厂组织货源。贵厂我去过,只是不敢当面打扰刁先生,您设计的图案很精美啊。”

刁羽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叹什么气呢?刁羽刀觉得这辈子很冤,他爹也很冤。父子俩在专做日用瓷的江南瓷厂,为那些饭碗、菜碟、茶杯设计再简单不过的贴花图案,真正的好功夫全没有使出来。在20世纪的40年代,他爹和北方的朱友麟,就并称南北两大刻瓷圣手,可惜解放后这门技艺无人欣赏。用金刚刀具在烧好的素白瓷器上刻字刻画,然后上色,费时费工,售价又高,有钱有闲的人才玩这个。他爹是1972年病逝的,正好50岁,生前不忍绝了这门技艺,暗地里传给了他。刁羽刀从不对人说,只是在工作之余,把刻瓷作为一种消遣,刻得极好的才留下,其余的则悄无声息地毁了。只有特别可心的知己,才得到过他的赠品。

刁羽刀的叹气声还未落,王珏玉立刻说:“刁先生,尊父和您的刻瓷,还是有人欣赏的,绝了!”

“你怎么知道的呢?”

王珏玉虔诚地从手提包里拿出大小两个瓷盘,说:“我出差到法国,在一家古玩店里,花大价钱买了这两件刻瓷。一件是尊父刻的郑板桥的《风竹图》;一件是您刻的《百福图》,一百个‘福’字,一百个写法,您看看吧。”

刁羽刀接过盘子,看了又看,果真是父亲和他的作品。它们是怎么流传到国外去的?天知道。而王珏玉却购之而归,也应是个刻瓷的知音了。刁羽刀的眼里,渐渐地噙满了泪水。

“刁先生,这一门绝活总不能任其埋没吧?我查阅过资料,当今海内善刻瓷者,只有您硕果仅存了。假如……”王珏玉看了看刁羽刀的脸色,然后再说下去,“您还能刻瓷的话。”

“我当然能刻!”刁羽刀觉得不能让人小看了,大声说。

王珏玉笑了笑,说:“我想专门收藏您的作品,您一月交我一件,不论器形,也不论刻什么,都行。每年付酬金12万元。”

刁羽刀目光渐冷,头微微向上昂去。刁师母急了,说:“老刁,你还犹豫什么?”

“刁先生,我可以保证这些作品绝不转手进入市场,更不会远销到海外,只藏于自家,秘不示人。”

“王先生能做到吗?”刁羽刀问。

“我们可以签订合同的。”

“那倒不必了。君子一诺,违者天知啊。”

5年过去了。刁羽刀闭门谢客,足不出户。从瓷厂买来的素白瓶、盘、碟、壶,以及定制的内垫海绵的锦盒,堆满了工作室的一角,然后一件一件变成了刻瓷作品装入盒内。

每月末,王珏玉上门来取走一件用锦盒装好的作品。一共取走了60件,件件都是稀世之宝。

刁羽刀突然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鹤归道山。

王珏玉送了一副白绸布挽联,挂在殡仪馆灵堂最醒目的地方。联语云:“先生去后,刻瓷谁堪继?后学伤怀,藏品我独存。”

消息传开,国外许多商家函电纷驰,在反复磋商价码之后,王珏玉决定把这批刻瓷卖给美国纽约的福斯特公司。全部刻瓷小心装箱后空运过去,他也同机前往。在福斯特公司开箱验货时,王珏玉傻了:那些精美的刻瓷,无一件完好,全在旅途中震裂了。专家检测后,说刁先生下刀深刻几至穿透,刀痕互相牵扯,一经颠簸和震动便开裂,应是蓄意为之,这刀法真是神鬼莫测。王珏玉很颓丧,怪谁呢?只怪自己言而无信,刁先生早把他看透了。

不久,刁羽刀的所有藏品,由夫人和儿子遵照遗嘱,全部捐赠给了本市的博物馆。

20.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王珏玉的来访,刁羽刀的情绪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意外—感兴趣—奇怪(犹疑)—感叹—激动(噙满了泪水)—矜持(冷淡)。王珏玉与刁羽刀之间的交往故事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重反思,意味深长。
B.刁羽刀最终答应为王珏玉刻瓷,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刁师母的催促,也不仅是因为刁羽刀确实需要这笔钱解决家庭眼前的经济困难,而是因为他内心对刻瓷艺术的挚爱。
C.小说尾声颇有反讽意味,刁羽刀死后,所有藏品全部捐赠给了本市的博物馆,这恰好是对王珏玉挽联的无情嘲弄。
D.小说人物取名颇具匠心,“刁羽刀”三字含有四把刀,暗示了人物刀法精妙,而“王珏玉”三字含有四块玉,正与“刁羽刀”相对,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及温润如玉的君子品格。
21.请概括小说中刁羽刀这一形象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2.小说结尾写王珏玉购得的精美的刻瓷在旅途中全数震裂,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在前文有哪些铺垫?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月18日,2018苏州(太湖)马拉松在细雨中开跑。在比赛最后阶段,中国选手何引丽正拼尽全力与非洲选手争夺冠军。此时,有志愿者在赛道旁边给她递了一面湿透的国旗,未交接成功后,又堵截完成。画面显示,何引丽拿到国旗后“手足无措”,跑了几步后还是“扔了”。但原有比赛节奏已被打乱,最终她遗憾获得亚军。一面是代表国家的国旗,一面是为国家争得荣誉的比赛,对运动员在瞬间做出的“取”“舍”选择及“事件”本身,各类媒体热评如潮。


你有何见解?请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涵和意义,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0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文言小题
1
名篇名句默写
1
古代诗歌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4字音选择题
20.94字形选择题
30.4文学常识综合  契诃夫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40.4文言实词选择题
5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60.4通假字选择题
70.4偏义复词选择题
80.4古今异义选择题
90.4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100.4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11-120.65《咬文嚼字》  学术论文
20-22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小说
三、文言文阅读
13-150.4《滕王阁序》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四、文言小题
16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古代诗歌阅读
18-190.65韦应物(约737-791)  诗
七、作文
230.15责任 担当  传统美德  价值理念  道德境界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