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0-03-16 5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 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 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 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 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 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 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十六篇,十余万言。

王闻其贤,欲见之。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

扬子《法言》曰: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何反也?”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或曰:“非忧说之不合,非邪?”曰:“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非忧也。”

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以书韩王   干:触犯
B.大王斩臣以   徇:示众
C.以其言   售:实现
D.乌足   愍:怜悯
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B.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C.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D.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本是韩国的贵族公子,他为韩国的削弱和韩王的“纳地效玺”而忧心,想为国效力却得不到重用。
B.作为韩王的使者,韩非游说秦王,竟“上书”称凭着秦国的条件,只要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能称霸天下。
C.扬雄认为,游说人主当“忧”在不遵循道义,如果过分地看重说辞要符合人主的心意,就会不择手段。
D.战国时游说之士的“宗国”观念不强,以韩非为代表,他们游说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主张和价值。
7.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
(2)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
2020-03-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注】①酸风:吹得人眼睛酸疼的冷风。②豫让桥:春秋时义士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

8.首句写景,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景色?与词的内容有何关系?
9.有人说“忆昨车声寒易水”一句是本篇的词眼,你认为呢?
2020-03-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人独知爱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4)_________________,焉往而不美。
2020-03-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看大片的后果

(俄罗斯)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看电影只能看好片,垃圾片绝对不能看,因为垃圾片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只有好片才有助于我们的生存。

前两天在街上,有一个男人朝我走了过来。那个男人高高的,瘦瘦的,满脸大胡子。他微笑着对我说:“您好!”

我刚要回答“您好”,好像有什么东西突然阻止了我,我全身发冷。“有点儿不对劲,”我心里想,“这个又高又瘦、长着满脸大胡子的家伙为什么要跟我说‘您好’?我想起来了:我看过的一个美国大片里有一个变态狂也是对谁都微笑。只是那个家伙个子小小的,胖墩墩的,还没长胡子。他看见谁都说‘您好’,可是人家刚一转身,他照着人家的脑袋就是一啤酒瓶子,然后他就站在那儿狂笑。这个变态狂从小就是看着他爸爸用空瓶子砸脑袋长大的。他妈妈心理也不正常。他爸爸用瓶子砸脑袋时,他妈妈就站在一旁看着丈夫大笑。父母的这些反常行为就这么传染给了孩子。整部电影都是这些情节,片子拍得很细腻,是一部心理片。”

再说这个男人,他朝我走过来,说了一句:“您好!”

我吓得心都不跳了,腿像灌了铅似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但嘴里却说:

“喊什么喊,你这个混蛋!你找死吗?”

他马上原地倒了下去!要不肯定就得给我脑袋一酒瓶子!

还有一天,有个穿得很轻薄、打扮得像个蝴蝶似的女人朝我走了过来。当时已经是黄昏了,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天空中飘着小雨,刮着一阵阵冷风,远处还不时地传来几声狗叫。这时,那个女人走近我说:“请问……”

我当时像被电击了一下,脑袋里一片空白。

“‘请问’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要跟我说‘请问’?这可有点儿不对劲。”我的脑子迅速转动着。

这时,她又说了一遍:“请问……”

她刚张开嘴,我就看到了她嘴里一颗颗的牙齿。天哪!吓死我了!我以前看过一部美国大片,片子里的那个女人就是用牙死死地咬住人家的脖子,直到把人咬死为止。她父亲是个呆子,从小一直吓唬她,她妈妈经常不给她饭吃。只有奶奶对她最好,保护她,经常拿着枪追赶女孩的父母。有一次终于追上了,但追上的却是女孩的爷爷,爷爷血肉模糊地倒在女孩的眼前。整部电影都是这些情节,片子拍得很细腻,也是一部心理片。

你看,这个女孩儿长大了,朝我走了过来。

“请问……”

我吓得汗也下来了,腿也发软了,像梦呓似的说:

“你这个不要脸的贱货!‘请问’什么‘请问’?你不想活了?”

她立刻晕了过去。我踉踉跄跄地拔腿就跑。谢谢美国大片,我又得救了!

可是今天,我在市中心迷路了。我看见路边站着一个男孩儿,男孩儿看上去挺可爱,也挺和气,面带笑容。我朝他走了过去:

“对不起,打扰一下……”

他看了我一眼,脸马上就白了,五官也走了形。他一句话也没说,“咔”地一棒子就打在了我的门牙上,然后转身就跑,还边跑边喊:

“他又回来啦!他又回到地球上来啦!”

这个傻瓜准是垃圾片看多了!

(摘编自《中国校园文学》)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篇写“看电影只能看好片,垃圾片绝对不能看”,呼应了题目,点明了题旨;同时,“好片”与“垃圾片”形成对比,暗示主题。
B.第2自然段中,那个“高高的,瘦瘦的,满脸大胡子”的男人让“我全身发冷”,如果换成一个女的情形就不同了。
C.“我当时像被电击了一下,脑袋里一片空白”,夸张地表现了“我”听见那个“穿得很轻薄、打扮得像个蝴蝶似的女人”一声“请问”之后的惊吓程度。
D.“还有一天”片段中,“打扮得像个蝴蝶似的女人”让“我”“脑袋里一片空白”,所以,“我”连“请问”的意思都不知道了。
E.小说结尾写“这个傻瓜准是垃圾片看多了”,既照应了开篇的“垃圾片绝对不能看”,又深化了中心,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12.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13.“您好”“请问”“对不起”本是文明用语,却招来了“后果”,作者这样写有何目的?
14.“看大片的后果”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7更新 | 7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贵州遵义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5.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鳣似蛇,蚕似蠋 ②人不能自止于足 ③而亡其富之涯乎 ④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⑥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2020-03-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世学者多似此类B.子胥出走,边候得之
C.不法常可D.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2020-03-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7.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岂能毋哉 ②则毋杨矣 ③行贤而去自之心  ④美者自,吾不知其美也 ⑤将在于贤而已 ⑥不义不 ⑦不能以尚事能为政也 ⑧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也 ⑨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⑨/⑧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
C.①⑧/②⑤⑥/③④⑦⑨D.①⑧/②⑦⑨/③④/⑤⑥
2020-03-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020-03-12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论语》)

(2)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⑤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⑥;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①道:同“导”,训导。②齐:整治,整顿。③免:免罪、免祸。④格:至,归顺。⑤为吾善;自我完善。⑥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足十个。
19.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韩非子:__________
20.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2019-10-1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语文109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适中(0.65)
21.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墨子批评耕柱子,耕柱子不服气地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去太行山,是骑马还是骑牛呢?”耕柱子说:“应该骑马。”墨子说:“为什么要骑马呢?”耕柱子说:“好马走得快,如果走得慢了,也是应该鞭打的。”墨子说:“我认为你也是值得鞭策的。”


请以“批评”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0-03-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6、7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名著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11-140.65其他外国作家  其他小说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文言文阅读
4-70.65《资治通鉴》  文言文翻译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8-90.65其他明代作家  咏史怀古  古诗中的景物形象  评价思想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0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0.94通假字选择题
160.85古今异义选择题
170.85词类活用选择题
六、名著阅读
180.65《墨子》  《孟子》  概括中心意思
19-200.65《论语》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七、作文
210.65青年成长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