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期中 2020-04-14 4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高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既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又是履行社会审美导师之职能。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社会担当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是社会家国情怀的代言人之一。

中国古代美学从历代作家、艺术家卓越的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美学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诗言志”和“兴寄”论。

“诗言志”是中国美学的重要传统。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此后,诸多典籍如《左传》《庄子》也提出这一命题。汉代《毛诗序》不仅再次申说“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毛诗序》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受教育者不仅有下层百姓,还有上层统治者。“教”的目的是“化”。具体来说,就是“正得失,动天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其关键是将“教”转化为“志”。经此转化,“言志”的“志”就不止属于个人,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私志”成为“公志”——家国之志。

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必须落实在审美上,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情上。而情贵在真,贵在自然——自然而然。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言志贵在至诚,只有至诚,它与教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也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艺术审美力。

“兴寄”论的“兴”最早来自《诗经》的“六艺”说,它是《诗经》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初唐诗人陈子昂将“兴”与“寄”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新概念——“兴寄”。“兴”重情,重美;“寄”重理,重善。“兴”与“寄”的统一即是情与理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兴寄的核心为家国情怀。

陈子昂之所以标举“兴寄”,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泛滥着一股唯美主义之风,有“兴”而无“寄”,陈子昂对之极为不满。他援引刘勰《文心雕龙》的“风骨”理论,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既善,又美!

兴寄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往往是破“过娱论”。审美不能没有娱乐作用,但过娱,就不是在欣赏美而是在享受丑了。值得注意的是,过娱论差不多每个时代都出现。中国当今审美生活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过娱论”,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当今的“过娱”,有些不只是“过娱”,还是“造孽”了,如娘化,热衷后宫争宠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打着美学的旗号,然而,实际上是在糟蹋美学。凡此种种,都是在腐蚀人心,败坏社会风气。

作为作家、艺术家要时刻将家国置于心中,要有担当,要有责任,为新时代言伟志,为新社会施教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劲呐喊,为新时代新生活新事业写真创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艺术家具有了社会担当意识,就能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
B.只要履行了社会审美导师的职能,文艺家们就会创作出具有家国情怀的作品。
C.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美学理论是中国历代作家、艺术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D.将“教”转化为“志”,扩大了“志”的范围,使“私志”成为家国之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诗言志”和“兴寄”论展开论证。
B.文章论证“兴寄论”从历史的起源、发展到现实的作用与危害,层层递进。
C.文章第四段引用刘勰的话旨在证明: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必须落实在审美上。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号召作家、艺术家要有责任担当,为新时代写真创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诗序》强调“教”的目的是“化”,教育的对象具有普遍性,不仅包括下层百姓,还有上层统治者。
B.对艺术家而言,言志贵在至诚,只有至诚,才能使它与教化实现真正的统一,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艺术审美力。
C.《礼记》中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了《诗经》的教化作用。
D.当今中国社会所普遍存在的“过娱”现象,有些不只是“过娱”,还是“造孽”了,如娘化,热衷后宫争宠等。
2020-04-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沉寂了几十亿年的月球背面,终于迎来第一位地球访客——嫦娥四号。1月3日,嫦娥四号在飞越38万公里,跋涉近1个月后,成功踏足月球背面。

月球是距离人类家园最近的天体,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对月球的神往从未停歇。如今,随着嫦娥四号翩翩落月,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有人说,此次任务意义堪比嫦娥三号将“嫦娥栖广寒”传说变为现实,“落月”是向国际领先者追赶,而这一次,则是“嫦娥一小步,人类一大步”,改写了全人类的历史。

人类已经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月球探测器能够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目前得到的有关月球背面信息,也都是通过遥感探测和所拍照片获得的。

航天专家告诉记者,为了完成着陆器月球软着陆探测任务,软着陆区域的选择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也可称之为“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科学探测目标的实现和有利于工程的实施。

不少人选择在“北上广”等地扎根,图的是大城市的丰富资源,嫦娥四号作为“月漂一族”,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在月球上寻找安家地点。

(摘自《月球背面迎来首位地球访客》中国青年网,2019-01-07)

材料二

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有着不计其数的丰富多彩的飞天故事。

中国千年飞天梦的探索历史中记载着有名有姓的第一人是明代万户,他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个利用火箭推力飞行的先驱者。

解放后的新中国,由于经受了几十年的战争洗礼而变得一穷二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艰难岁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励着大家的拼搏之心,仍然创造出令世界注目的伟大成就。1964年成功发射了中近程火箭和第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67年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因为国际政治环境复杂,中国遭到技术封锁,于是奋发图强的中国航天人只好自己研发。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九十年代之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步伐越发加快,不仅向更加高精尖方向大步迈进,而且还走出国门迈向了国际航天市场。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次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开启了国际市场之路。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为21世纪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自《中国千年飞天梦,古今亮点有哪些?》)

材料三

最近西方有人质疑中国最近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登月计划是“造假”,美国航天局NASA第一时间出面澄清了很多事实,公布了数据为中国站台,因为NASA的航天成就也曾多次被质疑。

“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这次也没能躲过被诋毁的命运。也许是多年来同样饱受各种登月阴谋论的骚扰、不胜其烦,NASA第一时间替中国嫦娥四号“站台”,NASA科学家公布了嫦娥四号降落点的卫星照片,证明嫦娥四号降落在冯·卡门撞击坑的平原。

美国宇航局第一时间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NASA这次为中国站台,其实上也是为自己辩解,因为在航空航天这种大型工程虽然难度非常的高,但不代表没人做到,曾经美国和如今的中国都是如此!

中国官方确认,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分享了嫦娥四号登月时的数据。这是2011年以来,公开报道的双方首次合作。

在探月和探索太空等相关领域合作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航天大国的共同责任。

(摘自《美航天局NASA为嫦娥四号站台,中国登月实打实》米尔军事网,2019-02-02)

材料四

德国《世界报》网站1月30日刊登了题为《我们正在经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的文章。文章称,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都是领先的世界强国。最近,中国小型航天器成功抵达月球背面,让世界见识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

文章称,该项目是否像50年前美国登月那样是“人类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目前可以暂不讨论。但这始终是一个信号:中国人现在处于宇宙的最前沿,而不仅仅是地球上。

文章称,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直到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国人发明印刷术比古登堡早了800年,炼钢更是比欧洲早了1300年。他们发明了造纸术、瓷器、火药与指南针。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都是领先的世界强国。人们现在经历的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

(改编自参考消息网2019-02-03)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是人类地球家园的近邻,古往今来。人类对月球的神往从未停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的奔月故事。
B.嫦娥四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着陆,是因为在人类月球探测史上,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实现在月球背面上着陆。
C.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尽管遭受技术封锁,但奋发图强的中国航天人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德国媒体用嫦娥四号成功抵达月球背面及其他系列事实证明,中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让世界见识到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记载了中国千年飞天梦的历程表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但有探索太空的勇气和智慧,还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B.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在火箭发射、导弹核武器试射、卫星及返回式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技术等多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C.当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遭到西方部分人的质疑造假时,美航天局NASA第一时间出面澄清事实,为中国站台,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
D.德媒认为嫦娥四号登陆月背,不仅让世人见证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也同50年前美国登月那样是“人类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6.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有哪些重要意义。
2020-04-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老夫子

   

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高干亭的工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真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顿觉得对于世事很有些不平之意了。

首先就想到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万一给女学生发现,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

其次,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者竟太不为教员设想。他的书和《了凡纲鉴》大段很不相同,令人不知道讲起来应该怎样拉在一处。但待到他瞥着那“从第八章《东晋之兴亡》起”的纸条,却又怨起中途辞职的历史教员来了。

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例如桃园三结义等。到唐朝,则有秦琼卖马之类,便又较为擅长了,谁料偏偏是东晋。他又怨愤地吁一口气。

一只手从他背后弯过来,一拨他的下巴。但他并不动,因为他知道是暗暗躄进来的打牌的老朋友黄三。他虽然是他的老朋友,一礼拜以前还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自从他在《大中日报》上发表了《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这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接着又得了贤良女学校的聘书之后,就觉得这黄三一无所长,总有些下等相了。所以他板着脸正正经经地道:

“我正在豫备功课……。”

“老杆,你不是亲口对老钵说的么:你要谋一个教员做,去看看女学生?”

“你不要相信老钵的狗屁!”

黄三向桌面上一瞥,立刻发现了一个翻开着的大红纸的帖子:

今敦请

尔础高老夫子为本校历史教员每周授课四小时每小时敬送修金大洋三角正按时间计算 此约

贤良女学校校长何万淑贞敛衽谨订

中华民国十三年夏历菊月吉旦     

“‘尔础高老夫子’?谁呢?你么?你改了名字了么?”黄三一看完,就性急地问。

但高老夫子只是高傲地一笑;他的确改了名字了。然而黄三既不知道有一个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又怎么说得通这改名的深远的意义呢?所以他只是高傲地一笑,并不答复他。

黄三是乖觉的,即刻转帆,说,“我们说正经事罢:毛资甫的大儿子手头现带着二百番。我们晚上凑一桌,一个我,一个老钵,一个就是你。地方还是在我的家里。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

老杆——高老夫子——沉吟了,“晚上再商量罢。我要上课去了。”

贤良女学校迎接他的是教务长,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向他发表什么崇论宏议,因为他的豫备——东晋之兴亡——本没有十分足,此刻又并不足的几分也有些忘却了。他烦躁愁苦着;从繁乱的心绪中,又涌出许多断片的思想来: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

铃声响了。高老师跨上讲台去,行了礼,定一定神,又记起了态度应该威严的成算,便慢慢地翻开书本,来开讲“东晋之兴亡”。

“嘻嘻!”似乎有谁在那里窃笑了。

高老夫子脸上登时一热,忙看书本,和他的话并不错,上面印着的的确是:“东晋之偏安”。他猜想这是自己的疑心,其实谁也没有笑;于是又慢慢地讲下去。待到发挥“石勒之雄图”的时候,便只听得吃吃地窃笑的声音了。

他不禁向讲台下一看: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这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

他连忙收回眼光,再不敢离开教科书。他豫料倘将眼光下移,就不免又要遇见可怕的眼睛和鼻孔联合的海。他总疑心有许多人暗暗地发笑,但还是熬着讲,可是讲了一会,就到“六国兴亡表”,他本以为今天未必讲到,没有豫备的。

“今天是第一天,就是这样罢……。”他惶惑了一会之后,才断续地说,一面点一点头,跨下讲台去,也便出了教室的门。

“嘻嘻嘻!”

他似乎听到背后有许多人笑,又仿佛看见这笑声就从那深邃的鼻孔的海里出来。

高老夫子回到自家许久之后,有时全身还骤然一热;又仿佛欠缺了半个魂灵,但他当即省悟,戴上红结子的秋帽,径向黄三的家里去了。

(有删改)


注:①豫备:预备。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聚焦在“历史教员”之“名”与“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高老夫子这类“伪士”的言行和精神状态的描摹刻画,表达了深刻的社会主题。
B.高干亭没有因为改叫“尔础”而使自己变得高大起来,高尔础与高干亭除了名字形式上有所改变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发生丝毫实质上的变化。
C.这篇小说,鲁迅虽然没有运用白描手法,但是更突出地运用了心理描写;鲁迅把最难运用的、容易让人感到沉闷的心理描写,变成了一幅幅图画。
D.小说结尾处写高老夫子“当即省悟,戴上红结子的秋帽,径向黄三的家里去了。”既照应前文黄三相约打牌,又突出了高老夫子形象,耐人寻味。
8.请指出小说中黄三在塑造高老夫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9.有人评价本文具有“辛辣的讽刺性”,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达成了讽刺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020-04-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费英东,瓜尔佳氏,苏完部人。父索尔果,为部长。太祖起兵之六年,岁戊子,索尔果率所部五百户来归。费英东时年二十有五,善射,引强弓十馀石。忠直敢言,太祖使佐理政事,授一等大臣,以皇长子台吉褚英女妻焉。兑沁巴颜者,费英东女兄之夫也,有逆谋,费英东擒而诛之。旋授扎尔固齐,扎尔固齐职听讼治民。

己亥秋九月,哈达、叶赫二部构兵,哈达贝勒孟格布禄乞援于太祖,太祖命费英东及噶盖将兵二千戍哈达;既而于明,费英东等以其谋闻,哈达以是亡。岁丁未春正月,瓦尔喀部蜚悠城长策穆特黑请徙所部属太祖,太祖命费英东从贝勒舒尔哈齐等将兵三千以往,收环城居民五百户,分兵三百授扈尔汉,使护之先行。乌喇贝勒布占泰发兵万人要诸途,费英东从诸贝勒督后军至,大败乌喇兵。

岁丙辰,太祖遂建国,改元天命。四年,秋八月,太祖伐叶赫,费英东从,薄其城,城人飞石投火。太祖命且退,费英东曰:“我兵已薄城,安可退也?”又命之,费英东曰:“城垂克,必毋退!”遂拔其城。太宗谕金台石降,费英东在侧,相与诘责,卒获金台石,叶赫以是破。

五年春三月费英东卒年五十有七方疾革日向西云起有声铿鍧雷电雨雹交至不移时而霁。太祖将临丧,诸贝勒以日晏谏,太祖曰:“吾股肱大臣,与同休戚,今先凋丧,吾能无悲乎?”遂往,哭之恸,至夜分始还。

顺治十六年,世祖诏曰:“费英东事太祖,参赞庙谟,恢扩疆土,为开创佐命第一功臣。延世之赏,勿称其勋,命进爵为三等公。”康熙九年,圣祖亲为文勒碑墓道,称其功冠诸臣,为一代元勋。


注:①铿鍧(kēnɡ hōnɡ):形容声音洪亮。②凋丧(diāo sànɡ):死亡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五年春三月/费英东卒/年五十有七/方疾革/日向西/云起有声/铿鍧雷电/雨雹交至/不移时而霁/
B.五年春三月/费英东卒/年五十有七/方疾革/日向西/云起有声铿鍧/雷电雨雹交至/不移时而霁/
C.五年春三月/费英东卒/年五十有七/方疾/革日向/西云起/有声铿鍧/雷电雨雹交至/不移时而霁/
D.五年春三月/费英东卒/年五十有七/方疾革/日向西/云起/有声铿鍧/雷电雨雹交至/不移时而霁/
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亥,干支之一,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循环中的一个年份,又称“己亥年”。
B.贰,此义指背叛,怀有二心,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贰于楚”的“贰”字意不同。
C.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也称为建元。
D.夜分,也叫夜半,是我国古代昼夜计时的一个时段,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三点至一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英东随太祖一生戎马,屡建战功。从二十五岁随父亲归顺太祖,费英东在朝则辅政理事、处理诉讼;治军则开疆拓土、攻无不克。
B.费英东一心为国,铁面无私。兑沁巴颜是费英东的姐夫,有背叛朝廷的野心,费英东杀他后,被授予扎尔固齐一职,负责审理案件。
C.费英东英勇顽强,善于把握战机。攻打叶赫时,城上的人向下投飞石火把,太祖下令暂时退兵,费英东没有听从,一举拿下叶赫城。
D.费英东侍奉太祖,参与处理国家大事,收复扩张疆土,成为开创基业的第一功臣。太祖亲自为其墓碑写文,称他功冠群臣,是一代元勋。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命之,费英东曰:“城垂克,必毋退!
(2)吾股肱大臣,与同休戚,今先凋丧,吾能无悲乎?
2020-04-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王 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主要写书斋所处的地理环境,以秋巷高树蝉声的“动”反衬书斋的静。
B.本诗颈联两句所写人物看似都与将军无关,但都是在从侧面衬托将军形象。
C.将军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只能借赏画读书来抒发心中郁闷。
D.这首诗写诗人探访龙武李将军的书斋,主要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15.结合全诗概括分析李将军的形象特点。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强调了空想不如学习的观点。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善用“比”的手法来描写音乐。比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旋律的轻快而流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情调的急切而愉悦。
2020-04-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每出现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历史悠久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式微;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        ,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很难找到“接班人”……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二者定能        ,携手向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层见叠出       交相辉映
B.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层见叠出       相映成趣
C.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举不胜举       交相辉映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举不胜举       相映成趣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C.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甚至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C.几乎没有人关注传统文化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给下面一组对话拟个题目并补写最后一句话,要形成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初一的侄子痴迷游戏,期中考试有好几门功课亮了红灯。班主任让他叫家长。
侄子忐忑不安地回到家中,斟酌了一番后对他爸说:“爸,我考试有些题不会做,老师叫你去一趟。”
大哥听后一惊,瞪大了眼睛,惶恐不安地喊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敏、周忠和等人发现侏罗纪具膜质翅膀恐龙—长臂浑元龙化石。长臂浑元龙标本是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带领团队在辽宁晩侏罗世地层考察时获得的一件新化石,发现于燕辽生物群晩侏罗世早期(距今约1.63亿年)的海房沟组。经过长达一年的室内修理、实验和对比研究,研究团队复原完毕,并将之取名为长臂浑元龙,它体长约32厘米,体重约306克,为杂食性。研究人员认为其代表一种新的善攀鸟龙类。浑元龙的正型标本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善攀鸟龙类化石,为了解这类恐龙提供了大量形态和生态学信息。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报道,某知名大学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在所学的大学中文课程中,你觉得哪一门在目前工作和生活中最有用?结果:“古代文学”排名第一。毕业生大都认为,较之于其他中文课程,古代文学更有益于陶冶情操、培养气质。

对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来说,传统古诗文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请你就中学生学习传统古诗文的重要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问题明确,字数不少于800字。请勿套作或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4-60.65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7-90.65鲁迅(1881-1936)  其他小说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其他清代作家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其他隋唐作者  诗  鉴赏诗词形象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8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复位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4青年成长  传承与创新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