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期末 2020-07-30 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骨法用笔”中“骨”的内涵探析

杨小晋

①“骨法用笔”由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是中国书画笔墨精神一贯秉承的重要信条。作为特有的民族审美现象,以“骨”为“法”关联着中国人深层的文化认知结构,是形态表象对文化精神的自觉反照。

②先民剐肉剔骨的生活方式强化了“骨”的形象认知。甲骨文“骨”字就是骨节的象形表达,由几根骨头交错放置的形象构成,起笔与转折处的小竖画强调出“骨”两端突出的结。显然,这与书画笔画的外形棱角,运笔的顿挫痕迹,有一种内在的承继关联性。

③道家鼻祖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学说,在民族文化衍生中,逐渐赋予“骨”更多的文化内涵。譬如“骨”与“相法”就进行了奇妙的融合。在古代相术和人物品藻中,对人的“骨相”进行祸福、贵贱、寿天等命运信息的解读,又称“骨法”。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骨法”相人的方法甚至渗化到国家选拔官员的行政生活之中。

④相人和人物品藻的民风浸润到文人艺术生活中,使“骨”最终衍生出了美学意义。如刘邵在探讨人物评价法的《人物志·九征第一》中说:“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这种将“骨”与“强弱”力量联系的见解,与后世艺术理论家关于笔法的“筋骨皮肉论”一脉相承。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笔有筋骨皮肉四势,筋骨在内,皮肉在外。”“骨法用笔”的“骨”蕴含着劲健和力量,张扬着中国画的文化生命意识。

⑤在审美文化领域,“骨”不仅融合了自然“骨形”,还上通宇宙天地法则,下连伦理道德表候,俨然成为把握人内在精神的重要媒介。这些嬗变的内涵随着两条线索融入书画艺术,就完成了“骨法”在文化意义上的飞跃和历史建构。

⑥第一条线索为“骨形”。这里“骨”被“观物取象”的造型观分化成“人物骨形”和“笔画骨形”两种含义。东晋顾恺之《论画》中的“骨法”指的是人物的骨体相貌。如“《周本记》重叠弥纶,有骨法,然人形不如《小列女》也”所提到的“骨法”,与西方绘画研究表现的人体解剖结构相似。但顾恺之还常用“奇骨”“天骨”形容人物的形貌异秉,表征其性格,这与西画的理解迥异。关于“笔画骨形”,甲骨文是象形字,其结构跟现在的笔画有关联。在书法发展的魏晋南北朝,“骨”的笔形已经演化出“骨势”和“骨力”。这意味着书法笔画不光保留着“骨”的外观,更是通过运笔用墨的方式,将甲骨文需要刻画的内结构,隐藏于笔锋和手腕的运动中,因此落笔形成筋、骨、皮、肉四势。

⑦第二条线索为“骨法”。“骨法”一方面联系着“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观,另一方面联系着人物品藻和道德伦理。在文人为学术主流的传统社会,这些精神性积淀最终转化为画论和书论,直接确定了“骨”在中国书画笔墨形态及其品评上的重要地位,如袁昂《古今书评》说“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骨”在书画中既关涉技巧,又连带气、力、格、调等美学要素,这种强调生命劲健力量的文化生命意识,一旦被投射到艺术创作中,便要求在笔端贯注个人的气、力、才情,笔墨形迹最终成为“骨”的内在精神外化的存在,所谓书画皆如其人。

⑧就精神气质而言,“骨法”代表着行文、行笔的一种正直、健康的风气。中国书画尚“骨”为刚,强调“骨趣”,这种人格化的笔墨语言,是文人隐喻样式的自我表达。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骨”为“法”是特有的民族审美现象,它关联着中国人深层的文化认知结构。
B.在古代相术和人物品藻中,“骨法”成为衡量人才、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
C.“骨法”中“奇骨”“天骨”,在表现人物形貌、表征性格方面与西方绘画理解不同。
D.魏晋南北朝,书法笔画通过运笔用墨将“骨”的笔形演化出“骨势”和“骨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骨”的内涵,从表象到本质:骨、骨相、骨形、骨法、骨趣,骨的内涵逐渐丰富。
B.《人物志•九征第一》《画学心法问答》中关于骨的见解,论证了“骨”衍生出的美学意义。
C.在审美文化领域,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指出“骨法”在文化意义上的飞跃和历史建构。
D.文章第⑥段在阐述“骨形”含义时,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形象生动,充满辩证色彩。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齐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作为特有的民族审美现象,是文化精神对形态表象的自觉反照。
B.古人从甲骨文 (骨)中得到笔画“骨形”的形象认知,参悟其中刻画的顿挫之感,将“骨势”“骨力”运用于中国书画。
C.书画艺术创作不仅要联系“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观,联系人物品藻和道德伦理等精神积淀,还要做到书画皆如其人。
D.文人为了隐喻式表达自我,所以书画行文、行笔尚“骨”为刚,强调“骨趣”,贯注个人的气、力、才情等美学要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据媒体消息,4月22日下午,雄安新区召开了法定数字货币(DCEP)试点推介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DCEP的首批试点城市,雄安新区与苏州相城区推广DCEP所采用的路径存在较大差异。在苏州相城区数字货币主要用于交通补贴,而雄安的试点推介名单中,却是以餐饮、零售业企业为主,比如我们熟知的麦当劳、星巴克、京东无人超市……但是相同的是,各试点都在依照自己的规划有序开展DCEP的推广工作。如果说苏州相城区以数字货币形式发放交通补贴象征着DCEP首个应用场景的落地,那么雄安新区本次推介会将加速央行数字货币从“试水”到全面推广的进程。

另外,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日前称:DCEP将在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这种国际经济活动的推广定会促进DCEP的世界化。

(摘编自2020年4月23日东方财富网)

材料二:DCEP全称“数字货币电子支付”,英文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是中央人民银行尚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它相当于人民币的电子版,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所以资产具有高度安全性、法偿性。它将以替代MO(流通的现金)的角色出现,是一种任何机构、商家、个人不能拒绝接受的法定货币,是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

在谈及央行数字货币的时候,我们还会听到CBDC的说法,即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所有央行数字货币的统称,而DCEP则是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专有名称。

DCEP想要达到替代MO,就必须和现金一样,只要有DCEP钱包就能够无网、跨行、跨支付机构支付,在这一点上“双离线支付”完成了第一步。双离线支付,交易双方均离线,即便是在没有信号的地下商场,交易也可以发生。这样只要有硬件设备,可以任何时候实现货币的功能。

当然,因为各方面时机、技术还不够成熟,短时间内DCEP还完成不了替代纸币和硬币的历史使命,所以存在一定的过渡,正如周小川说的那样,实体货币和数字货币有可能会长期共存。

(摘编自2020年4月16日新浪财经网)

材料三:

央行数字货币与传统支付的对比一览表

传统电子支付
(以支付宝、微信为例)
现金法宝数字货币
形态支付软件(APP)纸钞软件或芯片卡
交易特征便捷性便捷不便捷便捷
可追踪性可以不可以可以
匿名性不匿名完全匿名可控匿名
交易环境网络在线不限条件线上线下
监管透明度一般很低较高

(改编整合自2020年4月21日《重庆晨报》)

材料四:据悉,2月21日,瑞典央行在全球率先开始其央行数字货币电子克朗(e-krona)测试。4月2日,法国中央银行正在分析如何使用加密货币为CBDC供电。4月3日,菲律宾联合银行行长EdwinBautista将加快采用包括央行数字货币在内的数字银行服务。4月6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在2021年对韩国央行数字货币进行试点测试。

央行对于DCEP的筹划可以追溯到2014年,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支持下,央行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这些年DCEP开发的消息一直在持续披露,在去年11月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DCEP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按照时间计算,央行在2020年落地数字货币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国际上这样密集进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测试,也是我国进行央行数字货币内测的外部催化剂。2009年,比特币面世时的几乎悄无声息,2019年,数字货币Libra的出现引发全球震动,再到目前多国央行开始研发法定教字货币……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新一轮货币变革将是大势所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迎来一个以“全员覆盖、全时交易、实时记账、零利息”为货币基础的数字经济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发行对于14亿百姓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改变,将会解决信任问题,改变人们之间的交易和支付结算方式。这次全球区块链技术革命所引起的货币战争甚至将会让财富重新分配,贫富差距将会逐步拉大。

(改编自2020年4月16日东方财富网)

4.下列对“DCEP”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CEP相当于人民币的电子版,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其资产具有高度安企性。
B.CBDC也是数字货币,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CEP归属CBDC领导。
C.DCEP比现金便捷,和传统电子支付(以支付宝、微信为例)一样都具有可追踪性。
D.DCEP以“软件或芯片卡”为形态,线上线下均可交易,监管透明度较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CEP在雄安新区与苏州相城区推广路径不同,利于央行对DCEP深入了解,为后期推广发行积累经验。
B.只要DCEP实现“双离线支付”,DCEP就能实现替代纸币和硬币的在市场上全面流通的历史使命。
C.2020年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落地,不仅在于长期的筹划,国外央行的密集测试也是外力之一。
D.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发行的意义之一是将会解决信任问题,改变人们之间的交易和支付结算方式。
6.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说说DCEP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0-07-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魂

陈国炯

老头蹲在名茶市场两排店面连廊口,面前放着一个竹藤编织的方形箱子,像以前剃头匠的工具箱那么大,竹藤箱内铺着一层糊蚕簟的纸,纸上放着嫩绿的茶叶,大约三四斤量。卖茶的买茶的来来往往从老头面前走过,有看他一眼的,也有不看的。有一个比老头小十多岁的小平头在老头面前晃过来晃过去,看看老头的茶叶,也看看老头的人,偶尔会与老头搭讪几句,但不提买卖茶叶的事。

这时,走过来一位年轻人,说想买几斤茶叶自己喝,问老头:“你的茶叶是自家产的吧?”老头笑笑说:“你这话等于没问,谁会告诉你不是自家产的?”年轻人听了老头的话,觉得讲得在理,也觉得老头有点倔劲。年轻人遂问老头:“茶叶多少钱一斤?”老头说:“一千二百元一斤。”年轻人觉得老头疯了,目前市场上的茶叶最高是六百元一斤,老头的茶叶居然要比市场最高价高一倍。但年轻人想老头的茶叶估计农药打得少,应该会比茶叶铺里的茶叶绿色环保,于是与老头讨价还价起来,最后,以九百元一斤商定。

小平头见年轻人要买老头的茶叶,投去赞赏的目光,对年轻人说:“你好眼力,识货。”年轻人听了小平头的话不以为然,说:“这茶在树上长的,锅里炒的,会有什么特别,我只是看他年纪大了,蹲了这么长时间,累了,才买他茶叶的。”老头听了年轻人的话很不高兴,装茶叶的手僵在那里,很快又把刚刚装在纸袋里的茶叶倒回竹藤箱内。老头对年轻人说:“不卖了。”搞得年轻人一愣,不明原因,还以为老头嫌卖低了。年轻人说:“给你加一百。”老头说:“不卖,加一千也不卖。”年轻人悻悻地走了。

小平头看得急了,劝老头还是卖吧,不必赌气。老头不急,淡淡地笑笑,依然蹲在竹藤箱前,看看市场内熙熙攘攘的人流,也看看自己的茶叶。

又有人来看老头的茶叶,有的还他三百元一斤,也有四百元一斤。老头不卖。

临近中午,老头的茶叶仍然没有卖掉,小平头递一支烟给老头,老头接了,点上,然后问小平头:“你想买茶叶?”小平头吐一口烟雾,说:“你的茶叶的确是好茶,但我买不起,我连一般的茶叶也买不起,但我喜欢茶,我只能到茶市来看看,饱饱眼福。”

老头打量一下小平头,不问为什么连普通的茶也买不起,人家的痛,老头不会去碰。老头连说:“你真能看出我的茶叶好?”

小平头没有回答老头的话,而是双手十分恭敬地捧起竹滕箱,细细地打量,又用鼻子嗅嗅茶叶,十分陶醉地啧着嘴,“好茶好茶”地赞叹着。小平头问老头:“能否让我冲泡一杯?”老头说:“拿去泡吧。”小平头小心翼翼地从竹藤箱里用拥指与食指捏了一撮茶叶,放入自己随身带的透明玻璃杯内。就近走进一家茶叶铺,向老板娘要来一只热水瓶,走到老头面前,将热水缓缓地注入杯内。立时茶香飘逸,馨馥若兰;汤色清澈明亮,叶片嫩绿匀齐,一个个芽尖直立,相相如生。小平头看得眼直了。又用鼻子嗅嗅,轻轻品啜茶汤,顿感齿间流芳,回味无穷。小平头微闭双目,享受着世间少有的茶味,自言自话:“此茶必产于高山之巅,又居于水旁,此水非一般小溪的半活水,更不是山塘水库的死水,此水必是活水,是常年流动的泉水。”

老头听了小平头的话,投去赞许的目光。小平头也从老头的目光中读出了自信,继续说:“此茶长年被雾气笼罩,此雾非天上之雾,是泉水中蒸发出的水雾,寒冬不冷,酷暑不热,此茶常年在温润中生长发芽。”小平头又轻啜一口茶水,擎起茶杯打量着,说:“此茶你采摘于早晨七八点钟的时候,水分不重,又没有太烈的阳光灼晒,因此显得温润清口。”老头听得呆了,不说话,呆呆地看着小平头,小平头又打量下杯中茶,继续说道:“你对青锅、回潮、辉锅每道工序严格把控,‘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技艺使用得恰到好处。所以此茶品味上乘,即使闻名遐迩的西湖龙井和大佛龙井也无法与你的茶相提并论。”小平头忽然发出一声轻叹,说:“但此茶也有一个瑕疵。”

老头听得似痴似醉时,忽然听到小平头的叹息,并说此茶还有瑕疵,惊问道:“什么瑕疵?”小平头说:“此茶炒制好后,不是放在竹簟之类竹器上,而是放在木器上,这木器还是松木板做的,稍稍消损了茶魂,但不伤大雅,仍是好茶。”这下老头把小平头当神看待了,他家用的畚斗的确是用松木板制作的,每次炒好茶后,先把烫手的茶叶放在畚斗里冷却后,再装入塑料袋里封存。

老头听完后对小平头露出膜拜之色,惊呼道:“你是茶神。”小平头听了老头的话,摇摇手谦逊地说:“不敢不敢,只是喜欢茶,爱研究而已。”遂捧着茶杯准备离去。

在小平头即将消失时,老头大声说:“请留步。”老头把已装入塑料袋里的茶叶送到小平头面前。小平头一脸惊愕,略显愧色地说:“我虽识得你的茶是世间极品,但我无力购买享用。”

老头又显得有些倔劲,将装有茶叶的塑料袋塞到小平头手上。这下小平头呆了,嘴大张着,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选自《安徽文学》2020年1 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段交代了名茶市场的环境和相关人物,为小平头和卖茶老人之间的品茶、送茶的情节做铺垫。
B.年轻人买老头茶叶,既是因为茶叶绿色环保,又是因为看老人“年纪大了”“累了”而产生同情。
C.“人家的痛,老头不会去碰”,老人不追问“买不起”的原因,表现了对小平头的尊严的维护,反映老人的善良。
D.老头的茶品位上乘的主要原因是产自高山之巅,长年为泉水中蒸发出的水雾所笼罩,没有太阳光的照射,制茶工序把控严格。
8.小说主要采用哪些手法塑造“小平头”这一人物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9.“倔劲”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简析其作用。
2020-07-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都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息,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其去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强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息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贵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B.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C.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D.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是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卿。古代也是对人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B.万乘是指万辆兵车。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本文中用来指诸侯。
C.舍人既是古代官职名称,也是战国至汉初时期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的通称。本文与“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都是官名。
D.长史是古代官职名称。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际遇也相差极大,便得出感悟:一个人有无出息,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B.李斯在学习了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后,向荀子辞行说: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困。这也是他要西去游说秦王的原因。
C.李斯到了秦国后,正遇上秦庄襄王去世。秦相国文信侯很赏识他,就任命他做了郎官,后来因为表现出色,又让他做了长史。
D.李斯以秦穆公、秦孝公等为例,游说秦王,告诉秦王现在是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秦王听从了他的计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2)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2020-07-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园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贯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句,描写临近中秋,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皓月当空、玉宇澄澈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表里俱澄澈”写出了洞庭湖的上下透明,没有污浊,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
C.“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以此作结,轻松而有余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沉醉于洞庭景色,又与开头“近中秋”首尾呼应。
D.词中的“难与君说”“孤光自照”“短发萧骚”等充分写出了作者遭谗去职的心境,寓悲情于美景,使全词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15.联系词中内容,简要分析词人的内心情感。
2020-07-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