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三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 高二 期末 2020-11-30 2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众说纷纭,巫起源说是其中之一。中国文明以农耕文明起家,巫就成了中国文化的母胎。

在一个无法迁徙的农耕部落中,如何消融自然的变化所引起的恐慌,就是这个群体顺利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要通过一系列反复的宗教节日与自然发展取得协调一致,“在庆祝节日时,人类社会积极地参加进了季节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宇宙危机中”。在顺利度过这个宇宙危机的仪式中,巫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是宇宙危机以及协调危机仪式中的唯一解释者,他阐发着来自宇宙自然之神的意见以及宇宙危机协调的效果,他的阐释决定了部落是生活在希望还是恐惧中。在氏族部落时期,巫是部落的领袖,因为通神而为大家信服崇拜,享有崇高的权威。

巫即是萨满,在满语中是智者,也就是拥有智慧的人。但是此智者非希腊之智者。希腊智者运用理性和知识,找出对方的逻辑漏洞,在辩论中取胜。萨满则相反,他的智慧不来自理性和经验,而是来自神灵的启示。萨满通过一种类似舞蹈的仪式,使神灵附在自己的身上,此时萨满和神灵即为一体,萨满说的话就是神灵的启示。

巫如果想成功解读危机和灾难,在部落平民的眼中,就必须看到危机被解决的实际果效,如洪水退去、干旱结束、日食的太阳完全出现。如果巫身上仅仅是无理性的疯狂,显然无法实现这么重大的功能。所以巫除了在仪式中的动作和神灵附体式的颤抖之外,还要有关于天文、农业甚至医病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巫就成了当时知识的掌管者,他们负责解释任何一个引起恐慌的非自然事件,并且使人们看到这种解释的效果,从而使他们从恐惧中走出,进入正常的生产中去。

中国诸子百家的起源,古代史书一直认为诸子出于王官,是周王室的王官流落于民间而成。其实王官之学也是巫,因为周王室“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所以巫在那个时代是一切事物的核心,百官皆由巫出。巫的一切规范和知识也就成为后来一切知识的起源,中医起源于此,天文历法源于此,史源于此。所以中国文化简言之,上层出于巫的理性化,巫到底层就成了民间信仰。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认为,在中国,巫的理性化完成的标志是周公旦的制礼作乐,它为中国文化传统奠定了根基。

中国文化是在巫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社会、政治、文学等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巫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也形成了它特有的结构。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崇尚独立和透明规则的现代工商文化的建立,使巫文化慢慢退出。它被工商文明取代,不能不说其生命力仅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人的心态势必转变,那么巫文化也就逐渐让步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道南《巫:中国文化的根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农耕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变化的恐惧,为巫体现其决定性作用提供了基础。
B.农耕部落中,举办宗教节日是人们希望与自然发展取得协调一致的一种努力。
C.巫在宇宙危机的协调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他是宇宙自然之神意见的阐发者。
D.巫解读危机取得成功的标志是洪水退去、干旱结束、日食的太阳完全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为前提,阐明了它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意义的原因。
B.文章通过比较希腊智者和萨满的异同点,突出了萨满作为智者的非理性特点。
C.文章中引用“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是为了论证中国诸子百家起源于巫的观点。
D.文章在强调巫的重要性的同时,并不回避其局限性,体现了作者思考的严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巫如果要保持在部落中的地位,就必须具备满足平民某些功利性需求的能力。
B.作者认为,周王室的王官流落民间是中国诸子百家的起源,王官之学也是巫。
C.巫有理性化和成为民间信仰两个发展方向,前者为中国文化传统奠定了根基。
D.巫有其时代局限性,物质丰裕和人的心态变化是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人类无法安全地驾驶,那么就不要人类来干这事儿。”这是近年来全世界开始兴起的无人驾驶风潮的逻辑。百度、Alphabet等巨头正在大力投资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更加安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感知车距功能可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增加驾驶安全系数,有利于道路通畅。人驾驶汽车,从看到紧急情况到踩下刹车再到刹车发挥作用,平均总共需要1.2秒。而未来无人车有机会在0.2秒内紧急制动,这比有人驾驶的平均1.2秒快了整整1秒,1秒的时间往往可能是救命的时间。此外,驾驶员的安全视距一般在50米左右,而自动驾驶汽车能实现200米以上的超视距扫描观测。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车不会累、不会受情绪干扰、不会出现酒驾醉驾和开车时发短信、打电话等问题。无人车也更遵守交通规则,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摘编自余建斌《无人驾驶,也许更安全》)

材料二

2014~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于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三 随着一些新科技,诸如物联网、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生物科技、神经科技、新材料科技、纳米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汇聚融合,人类既为这些科技蕴含的巨大的变革性力量感到振奋和鼓舞,同时也为人类在自己所创造的技术社会里的角色、地位和状况有一种混合着现实与想象的担忧、焦虑甚至恐慌。人工智能的崛起,尤其是Alpha系列的人机围棋大战,使得人们对技术的这种复杂心态变得更加突出和醒目。

当人工智能技术存在缺陷,或者被以不正当目的进行利用时,它会对人类的个体和社会的不同方面造成威胁或危害。例如,通常的“弱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因程序故障或人的恶意操控而造成导航错误、电网瘫痪、金融市场崩盘等。

而习惯了旧有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重大变革感到“不适应”。例如,人工智能造成的“技术性失业”甚至会广泛波及高级智力劳动者,如翻译、医生、律师等。

随着人机融合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将人工智能嫁接乃至无缝地融合到自身的自然智能中,实现人机融合的智能。这样,人不再是纯粹自然演化意义上的生物人,而是一种人机混合物。这会对人类的一整套观念——尤其是伦理的、法律的、教育的观念——构成威胁。

更严重的威胁是,当通用人工智能完全实现,人工智能体将不仅有与人类一样的智能系统、情感系统和意志系统,而且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比人类更强的能力,因此它们有可能凭借自己的超级能力控制、奴役甚至灭绝人类。

(摘编自李恒威、王昊晟《人工智能距离“威胁”人类还有多远?》)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大约是2014年的7倍,预计该产业将得到巨大发展。
B.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增长率将在2019年回落,该产业的发展大致退回到2017年的水平。
C.从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分布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为众多公司的首选驻地。
D.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即使是一线城市,其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人车的迅速紧急制动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无人车更遵守交通规则,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B.无人车能使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获得更舒适的体验,这成为其吸引投资的主要因素。
C.北京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最为集中的城市,这与北京的首都地位是直接相关的。
D.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舒适、安全,它的威胁远远小于它的贡献。
6.材料三列举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威胁,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尘封与独处

张立勤

某学者在一座图书馆书库中,终于看到了他早年听说过的一本书,书上面落满了灰尘,几乎看不清书脊上的文字,他是凭着直觉,朝它伸出了手臂的。当他的手碰到这本书时,不如说碰触到了那厚厚的灰尘,那个时刻,他分明感到了什么,什么呢?尘埃飞起,土腥气,内心的酸楚,或如歌的岁月在远方已消失殆尽。一本书的独处,尘土无情地将其覆盖得十分严实和均匀,时光或许永远都是这样从尘埃之上踏过去的,也从来都是隐蔽而小心谨慎地靠近着你,消磨着你,不管你有无生命。书籍的独处是悲凉的,它无事可做,它要靠别人的翻阅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它只能跟阅读它的那个人一起呼吸,否则,它就只能任时光如蠹虫一样啃噬着它的肌体,一天天地变黄,衰败下去。

独处的人,却是尘封不住的。那个写出著名的《瓦尔登湖》的美国人梭罗,他认为没有比独处更好的事了,就一个人,十分简单,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山林,那片美丽的湖水。梭罗逝去已一百多年了,仍有那么多的人感动于他的独处。译者说“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那本绿色封面的《瓦尔登湖》,从我几年前读完它就一直摆放在写字台上,我不忍心将它塞回书柜,我一次次地翻开它,翻开它就闻到了那片树林的青涩气,偶尔,那只猫头鹰的叫声会被我想起,其实是想起了那一段“有猫头鹰是可喜”的思考。我不由得抬起头望窗外,就觉得我家窗外的这棵树是梭罗看到的那棵树,树枝上也应该有鸟类什么的栖息。

还有卡夫卡,他认为为了写作,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他比梭罗走得更远,而他却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布拉格。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卡夫卡到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去世。卡夫卡的独处更趋于内心,独处的内心与生存环境的对立,使得他的独处实际上不可能是梭罗式的。卡夫卡说:“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静和孤独好了。”

卡夫卡、梭罗、蒙田、凡·高、贝克特等太多的逝去的喜欢独处的人,我爱他们!就其独处而言,对于任何深刻的思考和深邃品质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独处于一个夜晚也好,一个冬季也好,有意的,而不是无意的,自己跟自己在一起,跟墙壁在一起,跟高山流水在一起……空白之页向天空展开,我走向某个时分,独处的某个时分,这是灵魂所必需的。

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这时,我后悔我打开晚了。也许我擦干净书上面的尘土之后,回想起一段早已忘记的往事,于是,我的眼睛就湿了。尘封的不管是什么,都是要靠心灵去打开的。打开的瞬间,我肯定生出十分亲切的感情。

许多东西是必须被尘封的,比如,历史遗迹、岁月或记忆。许多东西是不得不被尘封的,比如,被忽视、忘却的或群体失忆症的结果。许多东西是无法尘封的,比如,尊严、爱与恨……尘封是自然规律,唯有独处的思想者或生命的独处时刻,方能开启历史与岁月的尘封,创造出尘封不住的不可磨灭的人类神话。

我忽然觉得,独处与尘封在某种感觉的情形下,是在形容事物的同一种存在状态,不是吗?

(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描写书籍的独处,因被尘封而显得悲凉,情思细腻,意味深长,这与下文人的独处不会被尘封形成对比,突出人应学会独处的主题。
B.梭罗远离尘嚣,寻求独处,这种简单和孤独馥郁芬芳,恰恰成就了其作品和精神的独特魅力,让人喜爱他的作品,感动于他的独处。
C.“他比梭罗走得更远”侧重说明卡夫卡虽在物理空间上几乎没离开过布拉格,但去过维也纳,也意味着卡夫卡与梭罗的独处有深远的区别。
D.文中写“我”打开尘封已久的书籍的情形,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融人独特的主观感受使情感真实自然,议论点睛使文章富有理趣。
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独处”的妙处。
9.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年十二,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至年二十六,书成,表奏之,诏付秘阁。子云性沈静,不乐仕进。年三十,方起家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撰《东宫新记》奏之,敕赐束帛。大通元年,除黄门郎,俄迁轻车将军,兼司徒左长史。二年,入为吏部中大通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梁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沈约撰,至是承用,子云始建言宜改。启曰:“臣比兼职斋官,见伶人所歌,犹用未革牲前曲。”敕答曰:“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仍使子云撰定。敕曰:“郊庙歌辞,应须典诰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言;而沈约所撰,亦多舛谬。”子云答敕曰:“理应正采《五经》,圣人成教。惟用《五经》为本,其次《尔雅》《周易》《尚书》《大戴礼》,即是经诰之流,愚意亦取兼用。谨一二采缀,各随事显义,以明制作之美。覃恩累日,今始克就,谨以上呈。”敕并施用。子云善草隶书,为世楷法。答敕云: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语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其书迹雅为高祖所重,尝论子云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见赏如此。太清二年,侯景寇逼,子云逃民间。三年三月,宫城失守,东奔晋陵,馁卒于显灵寺僧房,年六十三。

(节选自《梁书·萧子云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B.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C.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D.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自此/研思方悟隶式/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通”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
B.“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户籍、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
C.“郊庙”是指古代天子祭天地与祖先,也指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也借指国家政权。
D.《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云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十二岁时写了一篇奏章,便显出文采;二十六岁时完成《晋史》,皇帝下旨将其收藏于秘阁。
B.子云为官有道,受人爱戴。子云虽性格沉静,不愿进身为官,但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且善于处事,得到别人的称许。
C.子云积极进言,勇于革新。他在兼任斋官时,建议朝廷应改变祭祀时用的旧乐曲,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其修改。
D.子云钻研书法,成绩斐然。子云擅长草隶和楷书,对隶书章法颇有研究,通晓隶书规式,书法得到了梁高祖的推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长勤学,以晋代竟无全书,弱冠便留心撰著。
(2)中大通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岑 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

台上霜威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 ①奉饯:恭敬地饯行。②擐:穿。③泛菊:古人于重阳节登山宴饮菊花酒的活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B.颔联以寒霜摧残草木之景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
D.尾联写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15.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写到饮酒,请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020-10-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汽开三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北伐将领刘裕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
(3)杜牧《阿房宫赋》在描写阿房宫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后,紧接着分别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宫殿之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0-10-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汽开三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 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但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该当如何?我们 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 的追求,(   ),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 ,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会突然间冷却吗?失望会笼罩全身吗?

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宝贝。只要幸福住在里面,(   )!幸福的笑容从没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我摸爬滚打,跨越山川大漠,寻求的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是幸福本身。幸福比金子还珍贵,这是生活教会我的真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金碧辉煌   千里迢迢   孜孜不倦   拾级而上
B.富丽堂皇   千里迢迢   宵衣旰食   一拥而上
C.富丽堂皇   不远千里   孜孜不倦   拾级而上
D.金碧辉煌   不远千里   宵衣旰食   一拥而上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 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
B.带着一路的风尘和汗水、伤痕 柴门简陋又如何,茅屋朴素又如何
C.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 柴门简陋又如何,茅屋朴素又如何
D.带着一路的风尘和汗水、伤痕 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摸爬滚打,跨越山川大漠,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
B.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
C.我摸爬滚打,跨越山川大漠,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还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
D.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20. 学习金字塔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24 小时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留存率)的多少。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面一则征稿启事有五处语言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征稿启事

《黄河浪》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栏目,欢迎同学们惠赠稿件,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稿件斧正后请投入《黄河浪》编辑部邮箱(huanghl1234@126.com)或直接奉送校刊总编高老师处。

《黄河浪》编辑部

2018 年×月×日

2020-10-25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汽开三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易(0.8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03-23更新 | 5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4-6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7-90.65其他散文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梁书》  文言文断句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岑参(715-770)  诗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85流程图/结构图语言表达
210.65得体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85生活体验  价值理念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