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沙坪坝区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12-23 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关于原文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描绘。
B.作家只要将笔墨集中在构建新世界这样的大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会显得疏阔。
C.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客观上因为其题材关注探索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排斥细致形式。
D.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这自有它的文学魅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运用了运用了举例论证,《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传统的阅读体验来看待它。
B.第四自然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是为了论证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将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C.本文驳斥了科幻文学缺少“文学性”的看法,认为“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
D.论述类文本往往一词、一句便可提示清晰的行文思路,如第四段首句既总结上文内容,又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故事资源。”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2020-12-2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快,人才供给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压力和矛盾日趋显著:一方面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供求缺口拉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扩招使得市场上知识型人才数量不断膨胀,但知识型人才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填补职场缺口。这个矛盾正是职业教育地位薄弱,延伸至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伴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及时调整人才供需结构非常重要。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为代表的新型发展战略陆续推出,明确国家将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型经济模式转变,对劳动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利用校企结合、互联网+、终身教育等多理念多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力争到2020年逐渐建立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摘编自2018年《中国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报告》)

材料二:

“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习近乎总书记指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需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同步规划与同向发展。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提高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材使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培训制度改革,为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创造制度条件。适应政府服务管理职业教育职能的转变,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各类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有效提高职业技能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的对接效率。鼓励各类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重点环节密切合作,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摘编自荣长海等《推动职业教育更上层楼》)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2014-2018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材料四:

“本科生、硕士生那么多,中高职毕业总感觉矮人一截”“有的公司招个打字员也要本科学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就这一话题建言。

“有一种认识,职业教育就是要从中职读到高职,再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其实这不是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教育必须与谋生相结合,而不是为了升学。”全国政协委员胡卫的一番话引起热议。

如何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要进行有机融合?朱迎迎委员建议,应探索企业名师带教的制度。“企业人员到院校担任特约教师是一个好渠道。”朱迎迎说。

“我们企业对有一技之长的、符合行业用人要求的人才需求是很迫切的。”上汽集团培训中心主任蒋建华建议,职业教育一定要重视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应把零散的职业教育专业整合成教育集群,并与产业、行业进行全面对接。

(摘编自东方网2019年7月10日报道)

4.下列对“职业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将建立,为此,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
B.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路径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C.发展职业教育要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才能够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D.职业教育要与谋生结合,重视专业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与产业、行业对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人才供给结构性压力日趋显著,从人才供需结构上及时调整非常重要。
B.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意在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C.2014-2018年本科生就业率持续下降,高职高专生就业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
D.2014-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满意度明显低于本科,说明高职高专人才就业环境较差。
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当代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12-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负重的河流

黄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

⑧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
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
C.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D.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8.文章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安釐王即位,公子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

公子从其计,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


注:①如姬:魏王最宠爱的妃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B.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C.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D.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军                                           壁:驻扎
B.平原君使者冠盖相于魏                    属:通“嘱”嘱咐、嘱托
C.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曾无:竟然没有
D.复车还                                           引:拉、掉转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忌是魏公子之名。古人之名一般是父母长辈所取,故可由父母长辈称呼,或自己向父母长辈自称。传记中一般可称名。
B.薨,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对地位不同之人的死有不同的称法。根据《礼记》记载,诸侯死称“薨”,士大夫死曰“卒”。
C.封,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名号赐予他人称为“封”。本文中的“信陵君”即魏安釐王赐给魏公子的爵位。
D.冠盖:冠,帽子;盖,车上用以避雨或遮阳的伞形篷子。冠盖可指使者或官员的冠服和车乘,亦可用来借指使者或官员。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乘势包围了邯郸。危急关头,魏公子姐姐多次写信向魏国请求救援,魏王才派晋鄙出兵。
B.魏公子被平原君斥责后,为救赵国,向魏王请求亲率宾客赴秦军,但并未得到魏王允许,因为魏王畏惧秦国。
C.侯生冷漠对待魏公子,是为了阻止魏公子做无谓的牺牲。果然魏公子因此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过错并返回询问。
D.侯生献计给魏公子:请如姬盗出兵符,让朱亥做椎杀晋鄙的准备。他这样做是为了报答魏公子的知遇之恩。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15.文中哪些事情能表现魏公子“能急人之困”的“高义”?请简要概括。
2020-12-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①王逢原:北宋诗人王令,与王安石为莫逆之交。此诗作于王令去世的第二年秋天。②随手:随着,紧接着。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友去世一年,诗人依然不能忘怀,看见友人的墓地长满了野草,就更加悲伤。
B.王逢原的才能不为世人所知,唯有诗人真正理解欣赏他,暗含知音难遇的感慨。
C.往事随故人而去,再也找不到像王逢原那样的知心朋友,流露出对故友的怀念。
D.诗歌有比拟,有夸张,有对比,手法多样,显示了王安石极为高超的写作技巧。
17.颈联是如何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来表达情感的?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侧面描写表现客人箫声的幽怨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静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约,但静女“________”,男子只能“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虚写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2020-12-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