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4-26 2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审美现代性呢?如果简单地望文生义地推论,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这样的解答: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是一致的,是审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事实并非如此。审美作为超越的、自由的活动,并不肯定现实,并不与现实相一致,而是超越现实,甚至否定现实,审美的自由品格和超越本质存在于审美与现实的差异之中。同理,审美现代性也不是现代性的肯定形式,而是对现代性的超越甚至否定。这就是说,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并不一致,它是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力量,它使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着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不至于丧失自觉性而成为盲目的存在。

由于现代性具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审美现代性同样体现为感性和超感性两种形式。审美现代性的感性形式体现于大众审美文化中。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大众审美文化兴起,它包括通俗文学、流行艺术、大众化的影视作品,也包括商业化的产品设计和包装、时装、广告,等等。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审美现代性,具有两重性,一为与感性现代性之间的契合性、亲和性;一为对感性现代性的差异性、超越性。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借助市场经济,使自己商品化,成为物质享乐的助力。最终,也就成为现代性的战利品,丧失了自己的超越品格。另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还具有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使大众审美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物质主义,使物质消费带有某种精神性;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鄙俗性,使低俗文化品质有所提升。总之,大众审英文化的两重性始终存在,二者相反相成,构成感性审美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的超感性形式是精英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审美文化,它是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现代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导致生存危机。科学主义以对自然的征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并且带来技术对人的统治(技术异化),从而威胁人的自由;人本主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肯定了人的价值,但是也导致个体生存根据的丧失、生存意义的迷惘。现代性的消极面意味着需要一种反思批判力量,以唤起生存的自觉和保持自由精神。审美现代性的超感性形式--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典范承担了这个任务,它使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免于丧失自我,免于精神沉沦,从而成为一种拯救力量。

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形成了相容互补的关系。所谓相容性,是因为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都有助于人的价值的提高,大众审美文化与现代性的契合及对现代性的升华,有利于增进人的现实幸福;而精英审美文化对现代性的抗争有利于恢复精神的自由。所谓互补性,是指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可以互相弥补,大众审美文化可以弥朴精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远离现实生活的偏向;而精英审美文化则可以弥补大众审美文化的感性化、低俗化偏向。必须相容互补,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不能以片面的态度看待其中任何一种,尤其要克服歧视大众审美文化的态度。

(摘编自杨春时《审美现代性与大众审美文化》)

材料二:

审美现代性对日常经验的否定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积极作用的背后也隐含着某些值得思考的负面因素。首先,审美现代性在批判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工具理性和惰性时,往往夸大了其负面功能,甚至是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非艺术的生存方式和理性功能。于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极端化,良莠不分地统统加以拒绝。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不难发现审美现代性自身的极端性和激进色彩。其次,在颠覆和否定日常经验和生活的同时,审美现代性割裂了艺术与日常现实和普通民众的传统联系。虽然艺术不再是日常现实的模仿,不再是熟悉生活的升华,但问题的另一面也就暴露出来,艺术与现实的联系显得十分脆弱,艺术与公众的纽带被割断了。所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主义艺术的那种“文化精英主义”色彩。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承认现代主义艺术所主张的审美现代性确有批判颠覆启蒙现代性之工具理性的功能,但由于远离普通公众,选离日常社会生活,这种批判和颠覆的作用充其量不过是小图子里的游戏而巴。最后,否定、批判和颠覆多于建设,这恐怕是审美现代性的另一局限。启蒙理性尽管有问题,但必须承认,没有这种启蒙,社会文化就不可能获得巨大的进步,甚至连审美的现代性也不可能。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审关现代性是受惠于并发源于启蒙现代性的。它作为后者的对立面,尽管暴霉了工具理性的压抑性质,但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建设性地去除糟粕保留精华等方面,却显得无能为力。

(摘编自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具有自由品格和超越的本质,因而使审美现代性具有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
B.大众审美文化的审美属性,使其能够克服感性现代性的物质主义及其鄙俗性。
C.精英审美文化在本质上是反现代性的,承担着唤起生存的自觉和保持自由精神的任务。
D.审美现代性割断了艺术与公众的纽带,也丧失了批判和颠覆工具理性的功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审美文化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感性形式,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体现出与感性现代性之间的契合性与亲和性。
B.科学主义带来技术对人的统治,人本主义肯定了人的价值,二者的对立实质上是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对立。
C.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各有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各有不足,只有相容互补,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
D.审美现代性本身是启蒙现代性的产物,它并不能独自解决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不能片面夸大它的功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精英审美文化特性的一项是(     
A.实用性B.反叛性C.典范性D.超世俗性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综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你对“审美现代性"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朝的韭菜

李汉荣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

诗为五言,句子精短,与韭菜精致的模样很般配。

我觉得,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

我读过的唐诗,涉及写蔬菜或韭菜的,几乎都是五言,很少有七言或更长的句式。这很可能是因为,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

这也似乎说明,在唐朝,韭菜,以及众多蔬菜,都是天然、本来的长相和品性。

蔬菜嘛,就该是朴素本分的样子,安静单纯的样子,露水盈盈的样子。这样子,才叫蔬菜。

假若杜甫老哥来到现代,来到我们的蔬菜地里,他一定十分惊讶:这是蔬菜吗?这不是一片杂木林吗?芹菜已疯长成灌木;莴苣正演化成芭蕉;葱虽然暂时还没变成芦苇,但已有了芦苇的个头;土豆已膨胀成杜甫喝汤用过的大土瓷碗;韭菜呢,五言诗的韭菜哪去了呢?这又高又胖、模样粗糙、神情张狂的另类灌木,是韭菜吗?一千多年没见,出落成这样子了?

杜甫老哥啊,你少见多怪了。一切都在变,菜地如何不变?假如你走进我们的文化菜地看看,你又如何不被惊呆?别摇头嘛,老哥。别的,你暂且别看,就看看那被你视为“文章千古事”的文章,就看看你一生钟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吧。如今,一个写手随便就日产万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制造十几部长篇,不难嘛,只需喝几杯咖啡,吸几口香烟,猛敲键盘,快速码字,滚滚泡沫就席卷世界的沙滩;写诗,稀松平常事,手起键响,键响诗成,一日千行,何难?回车键频频按,诗,就像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滔滔滚滚源源不断,注入我们古老的奄奄一息的江河荒滩。你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一生,才写了一千来首,字数不够一个中篇,还不及写手们一天的产量。杜老啊。你太低产了。

这下,我得赶快告诉杜甫原委,不然老先生会被吓傻的。就这么一个诗圣,被我们吓傻了,我们对不起万古千秋。

是这样的,杜甫老哥:你在蔬菜地里看见的那颠大的、张狂的、疯长的、妖艳的、粗壮的灌木形状的蔬菜,都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催生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毒性很大,垃圾食物而已。

你在文化菜地(其实那是文化工业流水线)看见的那泡沫翻腾的泡沫文化,那废水汹涌的废诗,也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大批量疯长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基本是废物。垃圾食物而已。

杜甫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

和杜甫一样,唐朝的韭菜,包括那雨夜里的韭菜,没见过的世面太多了,没见过农药,没见过化肥,没见过增红素、增绿素、增白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只见过露水、月光、荷锄的农人,见过蜜蜂、蝴蝶、毛毛虫,见过低飞的燕子和菜地上空款款飞过的黄鹂、喜鹊、斑鸠、白鹭。

韭菜何其有幸,在那个温暖的春夜,韭菜,用它质朴、醇正的清香,接待了诗人和他的诗。

唐朝的土地上,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蔬菜,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

你且看那韭菜——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一句中,“保鲜”一词形象生动,说明了杜甫的诗歌流传一千多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韭菜娇小、精致,能唤起诗人细腻、爱怜的情感,而五言诗是精致的诗歌形式,用五言诗描写精美的韭菜,是非常合适的。
C.杜甫之所以“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是因为他理解不了现在的人们为什么要生产垃圾食品和创作垃圾文化。
D.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同人称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又使文章显得亲切。
7.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说“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
8.请结合全文,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2021-04-2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谢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履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曾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2)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史记•李将军列传》)
2021-04-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玉壶吟中(节选)

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②。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③。


[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诗人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②东晋大将军王教酒后常吟唱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一面唱,一面用如意敲打吐痰用的玉壶,结果壶口都被敲缺了。③这两句化用屈原《离骚》中的诗意,美人见妒。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以古意写今情,“壮心惜暮年”化用曹操诗句,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B.西施的美是由其内在品德气质所决定,丑女效颦矫揉造作,自然不美。
C.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含蓄蕴藉,寄慨过深,
D.本诗用典切合诗人身世与心情,形神俱出,虚实相生,表现出悲壮之美。
14.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蕴含的情感。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人萧声“舞幽壑之潜蛟”,李凭箜篌曲也有类似的效果:“________”。
(2)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闺中女子梳妆打扮的描写,写出了女子体态的娇柔和行动的慵懒。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秦观《鹊桥仙)中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苏幕遮》中,“__________?”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对面落笔,更加衬托出自己对家乡亲朋的思念。
(6)陆游《临安春雨初笑》明写羁旅之苦,实际上是表达对官场污独的讽喻,打算归乡避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21-04-2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养教育本身是没错的,但一定要有合适的度,有边界有规矩。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教育植子的最好方法。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复印件上出了问题,要去改正的应该是原件。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先从自身思考,而不是一味利用自己的权威不断逼着孩子改正。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简简单单的言传身教,其实是最有效也是最难实现的。简而言之,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①),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必须做“行动上的巨人”。对于那些熊孩子,家长该管的时候,是必须要管的,如果不想让他们继续熊下去的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②)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天使战胜恶魔,让孩子快乐平安幸福健康地长大。盲目的放养教育,对于不愿意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不愿意精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的父母来说,最轻松。真正的放养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维,养的是孩子的习惯。

16.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行动上的巨人”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C.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17.仿照文段中画横线处的句子,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18.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旧书店与图书馆的意义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既是知识的海洋,蕴藏着精神财富,②更重要的是探寻文化的宝地,是人与书亲密接触的地方,③可以说,因为旧书店绝不是故纸堆里的旧时光,④恰恰相反,它是传承知识、传递书香的文化场所。⑤让旧书店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不仅能让更多人与好书相遇、被书香浸润,⑥更能塑造文化地标、装点城市风景、提升城市气质。⑦在这个意义上,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⑧留住旧书店,不能只靠情怀。⑨近年来,不少旧书店都寻找新的生长点,或是在开发文创产品上做文章,或是在书籍品质提高上下功夫,线上线下齐发力。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面这首诗曾获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特等奖,请说明你认为该诗获奖的理由。要求:理由不少于2条,不超过80个字。

过故人庄

彭彪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

故乡瘦了一圈——

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

干了一半

屋后驼背的柳树

头发散落了一地,

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

仍在风中奔跑。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有媒体发表了一组题为一臂之力的照片:河北某村,江浙医护人员为当地百姓进行核酸采样;小区门口,社区志愿者为居民采购蔬菜等生活物资;学校走廊,提前返校的学生正在协助进行喷洒消杀……

在社会各个领域,无数个平凡人用他们的一臂之力,撑起了一片片美丽的天空。一臂之力,人人可为,众人合力,能移泰山。


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人民公园联合开展“贡献一臂之力,创造幸福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你以高中生代表的身份受邀参加。请你写一篇主题演讲稿,向广大市民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非连续性文本
6-80.4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探讨创作背景和意图  抒情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9-120.4《史记》  文言文翻译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140.65李白(701-762)  诗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5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180.65仿写句子  标点符号  连贯语言表达
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语言表达
200.65谈观点,写评论语言表达
六、作文
21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