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01044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其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来说,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对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高度总结。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要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了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还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抢救者感慨:“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是没有人。”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的质量更好,村落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是他们的精神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选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村落、振兴乡村,是继承传统的需要,也是走向未来的需要。
B.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村落数量锐减、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C.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未来可能将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
D.新时代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机遇,因此,保护古村落不得不与时间赛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乡村是人们的精神归宿,只有让乡村不断成长,才能留住我们的根。
B.文章以传统村落锐减为立论的前提,由此引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文章引用《汉书》和《金翼》里的论述,意在强调村落是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
D.文章指出传统村落锐减的现象后,又阐述了村落的文化意义并就村落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让村落不再衰败,而是不断成长,才能把“记得住乡愁"“留住我们的根"变成现实。
B.传统村落更加宜居,村落中的人们生活质量更好,村落保护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
C.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城乡关系重构过程中衍生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彻底解决。
D.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保留乡村风貌,注意乡村味道,否则就可能偏离发展目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血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构建了乡村之于中国绵厚而深远的文化体系。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后工业时代,我们要思考如何延续和发掘传统文化的文脉和根性,并寻求面向未来的发展动能。由此,地方重塑语境下的乡村振兴及艺术乡建就不再是一个空泛和形而上的议题。

一段时期以来,艺术乡建与美丽乡村一样成为时髦的热词。不少游离于乡村文化肌理乃至村规民俗的艺术介入并没有改善乡村的文化景观,反而加剧了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样式移植和思想绑架。换言之,乡村永远是乡民的家园,不是艺术家和策展人权力话语的舞台。艺术乡建的目标并不是立足于城市本位来对乡村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进行干预性的植入,而是立足于乡村文化传统以及当下语境的乡村文明的复兴。

从渠岩在广东顺德所进行的乡建实践及其青田范式可以窥见这种思维逻辑的理念和端倪。20191212日,在广东顺德杏坛镇青田村,青田乡村建设展览馆开馆暨青田范式: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路径展览开展。这是中国艺术乡建第一人渠岩教授继山西许村后的又一艺术推动乡村复兴计划和实践的成果展示。展览运用了图片、影像、模型、装置等媒介形式,突出了艺术乡建对在地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地方重塑语境下的乡村振兴不是一窝蜂地以城市本位强势介入乡村,而是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艺术的在地性就是在历史的记忆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链接,或者说一种关系,构成一种上下文的语境。在地的自然地理、现状和历史以及与所有地缘相关的信息都会成为开放源码并被采集和共享。就幅员而言,农村远比城市更为广阔。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地方重塑的重要目标以及乡村振兴的圭臬所在。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脉和基础。中国古代即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就是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所以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共生是亘古及今中国农耕文明的精神内核,由此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对自然规律的尊崇也是古今相通的。反之,逆自然规律,则会陷入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绝境。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环保形势,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和无以遏制的欲望,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无数的水体被污染,以减碳低碳为目标的绿色发展成为地方重塑以及乡村振兴过程的主旋律。

无论是从历史纵深的文化视角还是从当下国家战略的维度加以观察,乡村振兴都会作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而乡村文明的复兴乃是根本。乡村现代化并不是城市现代化的拷贝和翻版,而是在地方重塑语境下走发展的新路径。无论如何,以艺术乡建介入乡村振兴运动,必须契合在地性和以乡村为文化本位的策略以及思维逻辑,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点和圭臬,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摘编自徐明松《地方重塑语境下的乡村振兴以及艺术乡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我们要传承、发展农耕文明,但更重要的是要寻求面向未来的发展动能。
B.不少的艺术介入并没有改善乡村的文化景观,立足于乡村文化传统以及当下语境的乡村文明的复兴才是艺术乡建的目标。
C.渠岩是中国艺术乡建的第一人,他在山西许村和广东青田村进行的艺术乡建实践产生了一些成果,具有借鉴意义。
D.中国古代就有生态文明思想,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对自然规律的尊崇古今相通。地方重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点鲜明,着重论述了如何实施地方重塑语境下的乡村振兴以及艺术乡建工作。
B.文章列举“青田范式”的例子,阐述了艺术乡建要注重对在地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C.文章在论述地方重塑语境下的乡村振兴时,强调了艺术的在地性和生态文明建设。
D.文章最后一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侧重论述了艺术乡建介入乡村振兴运动后产生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和振兴乡村文化是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前提。
B.艺术乡建不能立足文化本位来对乡村社会结构等进行干预,也不能进行思想“绑架”。
C.艺术的在地性就是在历史的记忆与现实之间建立关系,在地的信息会被采集和共享。
D.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乡村文明的复兴,乡村振兴要走出新路,不走乡村现代化的道路。
2022-02-28更新 | 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北宋山水画中,画面经常或山峦重叠,树木繁盛;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或“溪桥渔浦,洲渚掩映”。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含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
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为它并不呈现更为确定、具体的“诗情画意”或观念意绪,这就使观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由于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为自由和宽泛。随着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可提供的众多的范围和对象,使人们在这种审美感受中去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就更大一些。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留连观赏的时间和愉快也更持久。
这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诗、画以及小说等各类艺术中都有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
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把酒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色日夕佳,飞鸟相往返”等等,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但其中又并非没有情感思想或观念,它们仍然鲜明地传达出对农村景物或山水自然的牧歌式的封建士大夫的美的理想和情感。面对它们,似乎是在想象的幻觉中面对一大片真山水。但又不是,而是面对处在封建生产方式下的为地主士大夫所理想化了的山水。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董源的《潇湘图》、《龙袖骄民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等,都如此。他们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的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在北宋三大家中,李成真迹早已失传,实际能作为北宋画这一种意境主要代表的,应是董源和范宽两大家。一写江南平远真景,“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以浓厚的抒情性的优美胜(董源)。一写关陕峻岭,以具有某种戏剧性的壮美胜(范宽)。它们是显然不同的两种美的风格,但这种不同并不是南北两宗之分,也非青绿水墨之异,而是由于客观地整体性地描绘,表现了地域性自然景色的羞别。今天你游江南或去关陕,所得到的自然美的欣赏、感受,也仍然是很不相同的,正如看董源或范宽的画一样。但它们尽管有着风格上的重要差异,却又仍然同属于上述“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无我之境“的表述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则限于自然特点,并不具备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境界。
B.无我之境使艺术作品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更持久的审美愉悦和更多重新发现、抒发的艺术空间。
C.无我之境的艺术追求在北宋山水画中得以高度发展,意在鲜明地传达出当时封建士大夫的美的理想和情感。
D.无我之境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纯客观描绘而得以实现的,并不需要艺术家将个人情感思想融入其作品之中。
2.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先描述北宋山水画常见画面,指出其描绘自然具有客观性和全景整体性,进而分析它给观赏者审美感受带来既”不确定“而又”清晰“的矛盾,为下文作铺垫。
B.②段紧承上文,指出上述矛盾产生的原因是画面既表达生活风神和人生理想,又未从固定方向引导审美感受中的诸多因素,这就为欣赏者带来更丰富、多元的审美愉悦。
C.③段与前两段构成分总关系,在前文分述的基础上做出总结,为“无我之境“做出科学的阐释;④段进而通过与诗歌的比较,强调山水画的无我之境显得更为宽泛。
D.⑤段从北宋两大家入手,强调其山水画虽有景色之殊、风格之异,但都因客观整体的描绘而表现“无我之境”,从而为上文理论阐释作出必要补充,与①段相照应。
3.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画如果想要表现无我之境,就需要艺术家全景整体性描绘自然,使自然风光与自然景物基本充满整个画面。
B.游客在前往江南或者关陕等地观光之时,所得到的自然美的欣赏、感受虽然很有不同,但是都能体会到无我之境。
C.古典诗歌可以极为清晰地表达自我,而封建时代的画家却无法彰显自我,只能表达地主士大夫所理想化了的山水。
D.借助看似纯客观的自然描绘,北宋画家常能表现出农村景物或山水自然与人生的生存或生活之间牧歌式的亲切关系。
2016-11-18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造像愿文是信众在造像发愿或者还愿时表达祈福禳灾及颂赞而撰写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长江流域这些为数众多的佛教造像愿文,是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在时空上的一种拓展和延续。从时间上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从西魏延续到宋代初期;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则主要涵盖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初期。从空间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的书写者主要活动于敦煌及其周边地区,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的书写者则遍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为主的广大长江流域。

从愿文载体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一般写或者刻在主像下方的龛壁上,不可移动,观者可以直接看到。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主要以纸质或者丝麻织品为文本载体,用毛笔书写好之后折叠藏于造像背龛之内,然后以漆髹封,与整个造像浑然一体,不易被外人所发现。

从行文特征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除了记以外还有颂或铭。铭或者颂在记之前,或长或短,以骈体文写作,辞藻华美,讲究用典,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绝大部分都没有铭或者颂,文辞多浅显。

从出资造像行愿者的社会地位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一般都是社会中层以上的信众所写,而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普遍都是社会底层百姓所为。

从愿文所包含的信息量来看,长江流域造像愿文与敦煌造像愿文,在信息类别和信息层面上,既有高度的趋同性,又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如在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中,我们可以得知不少元明清时期有关人口迁徙以及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从行文格式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尚不稳定。长江流域的佛教愿文则已经开始规范化,甚至出现了一些雕版印刷的填空式造像愿文。

长江流域所发现的明清佛教造像愿文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造像活动都是家庭或家族的集体行为。而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则显示其造像活动大多是个人行为,因而在题记中只记录单个的造像者姓名。如果该造像者曾有过从政经历,则把官衔全部写上。

长江流域佛教造像的发愿往往都是希望作用于活着的人,以“男增百福,女纳千祥”“人口清吉,六畜兴旺”等最为多见。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在生活中遭遇到了特殊的困难而造像,希望得到神灵庇佑以便渡过难关。例如多年无子,妻子久病服药无效,或为保胎,或为营造新屋等,都是发愿的重要原因。在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中,往往显示为已经逝去的亲人如七世父母、亡父亡母、亡兄等造像,希望他们可以“速登常乐”“一时成佛”或“齐登觉”。它们反映出来的是信徒对于佛教的一种虔诚态度,因而发愿往往十分宏大,尚未见到因遇到具体困难而发愿造像的情况。

通过上述初步比较和研究可以看出,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由简至繁、由粗渐精的发展脉络。其中,造像愿文撰写的程式化和规范化是二者最大不同之处,也是佛教造像愿文文本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在内容上,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愿文抛弃了繁缛的修辞,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造像者的造像愿望,折射出了宋元明清以来佛教在中国南方发展的某些情况。

(摘编自胡彬彬、吴灿《长江流域与敦煌佛教造像愿文比较初识》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造像愿文是信众在造像发愿或者还愿时表达祈福禳灾及颂赞而撰写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是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在时空上的一种拓展和延续。
B.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从西魏延续到宋代初期,书写者主要活动于敦煌及其周边地区;长   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主要涵盖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初期,书写者遍布全国各地。
C.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与长江流域佛教选像愿文的行文格式不同。前者格式根据需要灵活多变;后者已经开始规范化,出现了一些雕版印刷的填空式造像愿文。
D.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其造像活动大多是个人行为,题记中只记录单个的造像者姓名以及官衔;长江流域的明清佛教造像愿文大多数造像活动是家庭或家族的集体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进行比较,突出两者的诸多差异。
B.文章从愿文的载体、行文特征、愿文信息量、行文格式等角度进行阐述,层次分明。
C.文章列举具体例子,论证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愿文与敦煌佛教造像愿文的内容的区别。
D.文章在论述愿文的行文特征时,指出愿文文辞的雅俗之别,论证两者的价值高低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佛教造像愿文上,可以探知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如我们可以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中得知元明清时期不少有关人口迁徙以及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B.长江流域佛教造像的发愿大多是针对活着的人,人们通过愿文期望人丁、家业兴旺,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在生活中遭遇了特殊的困难,希望得到神灵庇佑以便渡过难关。
C.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愿文在内容上抛弃了繁缛的修辞,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造像者的造像愿望,反映出了宋元明清以来佛教在中国南方发展的某些情况。
D.敦煌佛教造像的愿文反映出信徒对于佛教的一种虔诚态度,而发愿往往十分宏大,从中可以看出,敦煌地区佛教信徒的生活比长江流域的佛教信徒的生活要好。
2020-03-10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