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01227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选自《渔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B.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C.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D.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潭,指湘江一带。江,指湘江。潭,楚国方言,指大的池塘。
B.渔父,渔翁,捕鱼的老者。“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C.三闾大夫,楚国官职,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屈原曾担任此职。
D.圣人,指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如孔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八个字形象地刻出屈原政治失意、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B.本文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渔父形象,他与世推移、随遇而安,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
C.本文屈原用“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两个浅近形象的借代句,说明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D.本文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给我们树立了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为人生理想毅然赴死,以死明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甲)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选自《楚辞·渔夫》)

(乙)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必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之,复言于王。

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曰:“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欤?始而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属而和之者数百人;既而曰《阳春》《白雪》《朝日》《鱼离》,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绝节赴曲,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选自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

【注释】①景差:景差(chā),战国楚辞赋家。②东郭狻、韩卢:《战国策》有个“韩卢逐狻(suān)”的故事:传说中跑得最快的狗叫韩卢,跑得最快且狡猾的兔子叫东郭狻。一天,韩卢追逐东郭狻绕三山跑了五圈,最后都累得不能动弹。③《下里》《巴人》《阳阿》《采菱》《阳春》《白雪》《朝日》《鱼离》:都是乐曲名。④含商吐角:指娴熟而美妙地发出歌声。商、角,古代音阶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故深思高举                 深思:忧思深沉
B.受物之汶汶者乎             汶汶:玷辱
C.不因媒而                    亲:亲疏
D.之,复言于王          谢:致歉,道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泥而扬其波        以通狂惑
B.安能以身察察        仰观宇宙
C.今子之言我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D.襄王好乐爱赋       抟扶摇羊角上者九万里
3.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甲)“何不淈其泥扬其波、餔其糟歠其醨”,渔父以此委婉地劝屈原不要自鸣清高,脱离世俗,而要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作一个知天达命的明哲。
B.选文(甲)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C.选文(乙)宋玉能言善辩,面对景差的敷衍托辞,他用韩卢逐狻的典故来设喻批驳,景差不得不重新慎重地向楚王举荐宋玉。
D.选文(乙)当楚襄王劝宋玉改变文章风格时,他用“曲高和寡”的故事来回答,表明自己不会改变文风。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2)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
2018-09-22更新 | 8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课文第1段,完成下面问题。

太息以掩涕兮,民生之多艰。 余修姱鞿羁兮,謇朝谇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善淫。 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忳郁邑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3)?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太息”“掩涕”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难以排解的极度苦闷的心情。
B.诗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原因是作者“形貌昳丽”。这表现了他与身边的小人尖锐的冲突;国君昏聩,不分忠奸。
C.“时俗”一词,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漆黑一片,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很多人都在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郁邑”“佗傺”是一对同义词,作者将此连用,表达了诗人伤痛、苦闷之深。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长太息以掩涕兮,民生之多艰             太息:     以:     哀:
(2)余修姱鞿羁兮,謇朝谇夕替       虽:     修姱:   鞿羁:   朝谇:     夕替:     
(3)又之以揽茝   申:       揽茝:     
(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灵修:          民心:        
(5)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善淫       众女:     蛾眉     谣诼:     以:
(6)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   固:       偭:     
(7)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   绳墨:       周容:       度:     
(8)忳郁邑佗傺   忳:        郁邑:        佗傺:
3.将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019-11-25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离骚(节选)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兮,集芙蓉以为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B.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C.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D.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
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
D.“四荒”即“四方”,指辽阔大地。“荒”,边远的地方。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022-09-02更新 | 4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