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03186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比如,说到春节,连小学生都会说出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到清明,无人不会吟诵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到中秋,大家立即念起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理解和阐发其意义。
B.因为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其他传统节日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说明了七夕、清明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列举了王安石和杜牧的诗歌,旨在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经由审美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传统节日得以保存,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
C.文章论证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在工业化背景下,作者表现出对传统节日深深的焦虑。
D.文章论证了文学和传统节日的关系,肯定了文学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的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进化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做“间断平衡”,意指一个生态在达成平衡之后,有相当长一个时期处于稳定状态,但一旦某种因素触发进化的齿轮,原有的均衡就被打破,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各部分相互反应,直到新的平衡形成。生物学家将这种新旧之间的交替称之为:“蹦移”。

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演化。继漫长的农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在工业时代,人类已见证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现今,我们正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入口处。信息技术正在颠覆既有的平衡态,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的发展、机器深度学习、3D打印等新技术的发明,正在将“未来”带到世人面前。新、旧技术革命之间的转移正在发生。这是技术的“蹦移”。

全球化发展类似于生态演化。一般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两轮全球化历程。第一轮是以英国主导,主要表现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殖民地,掠夺原材料;第二轮以美国为主导,主要表现是贸易全球化以及与之伴随的资本、信息、人才的全球流动。而现在,美国主导的第二波全球化正在遭遇其本国人民的抗拒,也进入到逆向时期。但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作为一种秩序,一旦展开,就不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回到原点,最多是变化一种发展形式,更换一批演员。以当前的情势论,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这是国家的“蹦移”。

新旧交替之际,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任何人都难免彷徨、犹豫甚至害怕,这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类似于两百年前欧洲农民面对蒸汽机时的心情。但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在不到两三百年工业时代所创造出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数千年之中农业时代创造财富的总和,今天一个普通人可享用汽车、冰箱、飞机、高铁等工业制成品,在封建时代即使帝王权贵也不可得之。由技术进步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虽然不可能如一些经济学家所预期的那样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假以时日,还是能将大多数人置于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之下的。这是增长的“蹦移”。

从长周期的角度看,经济衰退源于技术红利的渐渐消失,“低垂的果实”被采摘完毕,而要走出衰退、迎来下一个繁荣,唯有创新和技术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的交替期,需要准确认识技术革命的演变方向以及其对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性,需要发挥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能动性,主动清除那些不合时宜、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冗余,来为新技术的成长壮大开辟空间,留足空间。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迎来几十年连续的增长与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政府2013年以来始终矢志不渝推动的“放、管、服”改革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释放了企业与个人的活力与创造性,一方面在中国经济下行之行稳住了对于全社会重关重要的就业,另一方面创造出人人都有可能和条件为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时代。我以为,这就是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摘编自冯俏彬《即将到来的大变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断平衡”是指在平衡状态下,进化的齿轮一旦被某种因素触发,各部分会相互反应直到新的平衡产生。
B.人类社会从漫长的农业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已经见证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C.现在,美国主导的第二轮全球化遭遇本国人民的抗拒,经济逐年衰退,进入了逆向时期。
D.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释放了企业与个人的活力与创造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四段用三个“蹦移”审视新旧时代的变革,分析了技术进步、全球化发展和人工智能等的巨大作用。
B.文章在论证技术的“蹦移”时,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打破平衡态的重大作用。
C.文章用普通人可享用的工业制成品远超帝王权贵为例,意为证明现代普通人比古代帝王的生活质量还高。
D.文章在最后一段提出了我们需要准确认识技术革命的演变方向以及其对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化如果展开,就不可能主动或被动回到原点,就会变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或更换一批演员。
B.如果假以时日,因技术进步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可以将大多数人置于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之下。
C.经济衰退源于技术红利的渐渐消失,只有创新和技术进步,瞳出经济衰退,迎来下一个繁荣。
D.既稳住了对于全社会至关重要的就业,又为人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创造条件,就是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2017-12-02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与诗文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很多书法名篇都是书写的草稿,心中吞吐珠玉,笔下挥墨成文。颜真卿书《祭侄文稿》,国恨家仇郁结于胸,一注笔端,写至最后已无意点画,满腔愤懑倾泻而下。文辞沉郁痛切,书法润后复枯,这正是作者的情感达于文辞的同时形成于笔墨的结果。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是作者信笔拈来,盎然之意形成了流转丰美的文辞表达,书法也形成了一种灵动晓畅、节奏鲜明的特色。情势之不同,影响着文辞的表达,同时也影响了用笔的力量与笔势,这赋予书法生命的气息,使其形成了各异的书法风格。

书法创作论对于“无意而为”的书写方式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反对理性化的刻意安排。唐代张怀瓘的“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北宋米芾的“随意落笔,皆得自然”,都是注重书法的自然之趣,意会神通。而张旭、怀素迷狂般的创作方式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推崇固然有对张扬个性的追求,其实更有对任笔挥洒和“无意于佳乃佳”书写方式的肯定。书法时间性、过程性的书写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空间形式,而非事先设计出空间模式,再随着时间的流动去完成它、修改它。因此,“不可复得”的书法乃是佳作,这种审美价值论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提出的。

书法与诗文的欣赏过程也是同时的。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远观其势,近读其文,再细赏其笔墨。未有将粗陋、不当之语悬挂厅堂之人。美文佳字,相得益彰,含英咀华之间,妙会笔墨之趣,向来是欣赏书法作品之习惯。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其文辞之美与书法之美使读者在文字之形与文字之音义方面,全方位地受到了感染。

书法与诗文的批评方式也是相通的。无论是意象、性情,还是风骨、品藻,都互文互通,相互影响。如“风骨”,是一种俊朗超拔的生命气象,最早用于品评人物。南朝齐梁间,“风骨”从对人的品格评价转向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刘勰将“风骨”用于文学批评,并且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一篇,在实质意义上将“风骨”推向了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队列。人们对于文学批评中“风骨”的解释不一而足,而大多数人认为“风”关乎文意,“骨”关乎文辞。几乎在同时,“风骨”也运用于书法批评之中。书法批评认为,多“骨”者“善笔力”,是为“筋书”;多肉者乏力,是为“墨猪”。“风骨”成为书法批评与文学批评共通的一种批评范畴,而且在评价时可以互相借用,如以“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评价诗文,或以“意气骏爽则含风”来评价书法,也毫无违和感。

正如欧阳中石先生所说:“书法能使‘文以载道’的‘文’焕发出更好的光彩。”所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就是要抛弃空洞浮华,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用美的形式,弘扬正气,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摘编自石彧《也谈文学与书法的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与诗文在很多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如两者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两者的欣赏过程是同时的,两者的批评方式是相通的。
B.王羲之在创作文章《兰亭集序》时信笔拈来,盎然之意形成了流转丰美的文辞表达,他写该文的书法也灵动晓畅,节奏鲜明。
C.文学家或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情势不同,影响文章文辞的表达,也影响着书法用笔的力量与笔势,使书法形成不同的风格。
D.“文以载道”,就是要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舍弃形式,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书法使“文以载道”的“文”更有光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张怀瓘和北宋米芾的一些书法创作原则都注重书法的自然之趣,意会神通,充分重视无意而为的书写方式,淡化理性化的刻意安排。
B.人们追求张扬个性,更肯定任笔挥洒和“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方式,因而张旭、怀素迷狂般的书法创作方式更受人推崇。
C.“不可复得”的书法才是佳作,所以,书法时间性、过程性的书写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空间形式,而不是事先设计模式再去完成。
D.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人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含英咀华,妙会笔墨之趣,在文字之形与文字之音义方面,全方位受到熏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文辞沉郁痛切,书法润后复枯,作者的情感达于文辞的同时,形成于笔墨,这说明好的书法都是书写的草稿,不是刻意而为的。
B.“风骨”成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之一,推手是刘勰,他将原来用于评论人物的“风骨”用于文学批评,并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一篇。
C.在文学批评和书法批评的领域,对于“风骨”的理解不一样,在文学批评中,大多数人认为“风骨”与文意、文辞有关,而书法批评中的“风骨”与笔力有关。
D.用于书法批评的“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可以用来评价诗文,用于文学批评的“意气骏爽则含风”可以用来评价书法;“风骨”在评价书法和文学时可以互相借用。
2023-08-25更新 | 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人对鲁迅有很多的批评,甚至是否定。这和以前神化鲁迅不一样。人们试图颠覆神话,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这一点可以理解,也很正常。鲁迅当然并非完人,不是不能批评。但是批评应当实事求是。比如,有人认为鲁迅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并不占有什么地位,因为鲁迅毕生攻击、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最终鲁迅被指责为全盘否定传统的一个代表。

从表面上看,这些观点似乎不无根据。近百年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中,鲁迅的确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的人之一。在先驱者中,比如胡适,他从反对传统入手建设新文化,但态度比较中和。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批判传统中的“非人”文学,一度表现坚决,但很快就大讲新文学如何与“晚明的传统”血脉相通。梁实秋则认为“五四”新文学的激进浪漫,失去了基本的规矩。相比之下,鲁迅对传统的批判是决绝的,甚至是偏激的。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之口,把中国历史文明高度概括和比喻为“吃人的筵席”,这当然是一种小说的形象的表现,不是逻辑判断。用“吃人”来概括中国传统,主要是一种象征的说法,但的确是一种猛烈的批判,是极带义愤的攻打和否定。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文化旧制度往往深恶痛绝,有时把话说的很绝,甚至是义无反顾。

对待传统时,鲁迅常常采用和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反批判,比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一般认为是伟大的文化建设,有很大的气魄。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有其道理。但是鲁迅不以为然,把此举视为“以胜利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和人情”。鲁迅要揭示的,是“历史的阐释权”在造就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文化传统方面所起的作用。鲁迅认为官修史书往往会把历史上的真实抹去了,是所谓的篡改历史,强迫遗忘。他常常采用怀疑的态度另辟一种眼光,透入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适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如果不领会鲁迅的这种批判的意图和姿态,就可能认为鲁迅太过片面和绝对。

传统文化不应当笼统褒贬,但是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的时候,在旧的思想与伦理道德仍旧在事实上占有统治地位时,觉醒奋起,就不能不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的呐喊。而且鲁迅所反对和坚决批判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的东西,是专制主义制度和文化。要剥掉这些缠绕在我们民族躯体上鳞甲千年的沉重旧物,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决心,恋恋不舍,优柔寡断,那谈何容易。要理解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中国正受到外敌入侵、挨打的时代,处于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另一方面,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又依然严重地禁锢着民族的精神,麻木灵魂,消解活力。一面是保国保种的焦虑,一面是“老大的国民尽钻在僵硬的传统里不肯变革,衰腐到毫无精力了,还要自相残杀”。在这种情形之下,鲁迅为了警醒人民,当然最好是大声疾呼,用决绝的态度而不是温温吞吞的态度立场去告别旧时代。于是他就难免要表现为有意的偏激,这种急需要突破传统的态度,即使偏激,也是符合时代变革需要的。

1.下列与鲁迅相关的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鲁迅毕生攻击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断裂,是全盘否定传统的一个代表。
B.从表面上看,近百年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中,鲁迅的确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的人之一。
C.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把中国历史文明高度概括和比喻为“吃人的筵席”,这是一种小说笔法,不是逻辑判断。
D.鲁迅不赞成修《四库全书》,认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的真实抹去了,是所谓的篡改历史,强迫遗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针对某些批评和否定鲁迅的观点,重点论述了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B.第2段先后列举了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等知识分子,通过与鲁迅的类比,用以表明鲁迅对传统的批判是决绝的,甚至是偏激的。
C.第3段通过举例论证来证明鲁迅有意用逆反批判的思维去警醒人们,挣脱思维定势,正视传统文化中不适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
D.本文层层递进,从“是什么”的角度到“为什么”的角度,阐明看待鲁迅的偏激要从目的和原因两方面来实事求是的理解。
3.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鲁迅并非完人,不是不能批评,所以人们试图颠覆之前鲁迅神话,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
B.领会了鲁迅批判的意图和姿态,就不会认为他是片面的和偏激的,就能够客观评价他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的地位。
C.鲁迅反对和坚决批判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的东西,是专制主义制度和文化。
D.鲁迅有意的偏激是因为他所处的年代是中国正遭受外敌入侵、挨打的时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2021-11-25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