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17975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正当其时。

不断释放内需潜力,经济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内在需要。巨大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将为我国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优势,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资源、近8亿就业者和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提升消费需求品质、扩大消费需求市场、提高消费能力的潜力都十分巨大。解决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能够不断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热情,也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空间。我国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中期,投资需求空间巨大。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科技创新、产业和产品创新及引领新供给、新需求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能力日渐增强,不断深入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对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求,都将成为推动形成我国完整内需体系、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量质双升的驱动力量。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战略基点。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升,但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应该通过推进系统化的改革和政策安排,加速扭转这种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使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真正成为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力争在5年时间里将最终消费比重提升到60%左右,居民最终消费比重提高到45%以上。这将会对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形成巨大推动。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较大幅度提高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特别是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前提是要大幅度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释放社会消费潜力,关键是要实现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较快增长。我国消费有效需求不足,一个原因是具有较强消费需求且有较强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意愿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低,尤其是作为劳动报酬的工资性收入过低。要进一步发挥收入分配制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进步进程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加紧理顺收入分配体制,系统性思考、设计、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注意在整体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更加重视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打造自主可控全产业链体系。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必须看到,我国还不是经济强国,也还不是工业强国。总体上看,我国的制造业仍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中的低端环节,许多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很不健全,短板和薄弱环节很多,“木捅”效应明显。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于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制定加快促进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制造业水平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研究制定专项科技发展规划、科技进步与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规划。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我国特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体制优势,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创新攻关,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可控性强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摘编自韩永文《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1.下列关于“内需”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14亿多人口,内需市场规模巨大,经济发展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美国等国外市场对我们来说不再重要了。
B.居民消费是内需的基础,扩大消费市场、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挖掘消费潜力,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C.我国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过低,尤其是作为劳动报酬的工资性收入过低是主要原因。
D.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只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能形成完整内需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基于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正当其时”的观点。
B.在论证结构上,文章用了四个分论点,构成递进关系,逐层深入地论证了观点,逻辑严密。
C.文章讲道理,摆事实,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一些数据,使论说更有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结尾以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为依据,论证了打造自主可控全产业链体系、畅通内循环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是需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B.实现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释放消费潜力,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C.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升,但居民最终消费45%以上的比重仍偏低。
D.我国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我国的制造业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

材料三:

2019年底,中学联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

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疫灾发生的原因,通过分析也可以看出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增高的趋势。
B.材料二具体详细地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和与民众进步不匹配的问题,体现出辨证的态度。
C.材料二从民众的角度展开论述,材料三从国家的角度展开论述,两则材料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
D.三则材料从古到今、由表及里地对疫灾疫情展开论述,体现国家疫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众转变与进步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建群、加群交换信息,动员自有资源,积极主动参与社区防控。
B.提出建设性批评,采取监督性行动,认识上更加理性。
C.广大民众知识不断增长,判断力不断提升。
D.辨别谣言的能力提高,主动辟谣,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信息和言论。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灾的发生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
B.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
C.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2020-05-25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灾难面前,文学不应该是什么?

沈杏培

①面对一场与病毒的战役,文学何为?当技术专家和社会管理者联合接手疫灾的治理时,文学知识分子并无太多技术优势。但是根据既往经验,在灾难面前我们的文学常常过于饶舌,这种文学常常是集体性的,而非个性的,是景观铺呈性的,而非人性体恤的,是外向型的,而非内省型的。

1949年阿多诺提出了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论断,在阿多诺看来,音乐、诗歌都曾充当着纳粹野蛮行径的帮凶,如果音乐、诗歌这些文明的精华与大屠杀的野蛮行为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那么‘奥斯维辛之后’的我们依旧在那里低吟浅唱、写景抒情,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只能是欺骗、虚伪和野蛮。

③英国作家布衣对阿多诺持理解态度,他这样解释这个命题:我觉得他的意思是,诗,混杂着‘私人的自鸣得意的思索’,是无法找到语句表达奥斯维辛那机械化了的、没有灵魂的、大工业方式的残忍的。此外,诗歌是欢娱和美好的产物,因此,集体屠杀无法以诗歌表现。同时,布衣指出了德国文艺界面对这一创伤主题存在的一些现象:几乎没有一部小说、戏剧或者电影直接表现种族灭绝;在德国,敢于直视奥斯维辛的文学并不走运;保罗·策兰在20世纪六十年代要求编辑把《死亡赋格》这首有着诗意残忍风格的奥斯维辛题材的诗作从诗集中删除。可见,面对苦难,面对死亡,面对种族的劫难和人性的失范,任何诗意都是不恰当的。

④那么,文学是否就此止步于灾难?世界文学史上不缺乏对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瘟疫年纪事》书写的是17世纪中叶爆发于伦敦的黑死病,法国存在主义大师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则是以20世纪40年代一场席卷奥兰城的鼠疫灾难作为描写对象,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则叙写了失明症蔓延下的人类的脆弱和世界的失序。这些文本既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既是现实,也是预言,在艺术表现或是思想主题上都形成了不可磨灭的特色,成为灾难文学类型上的经典之作。

⑤完成于1947年的《鼠疫》一方面正面叙写鼠疫肆虐之下奥兰城的死亡惨景和被困囚徒的痛苦、无助、自救和反抗。另一方面,小说又专注探究与可怕疫灾进行抗争的人的精神生长,通过抗疫核心人物里厄医生,以及记事人塔鲁、小职员格朗、神父帕纳卡、羁留记者朗贝尔等人在逆境下的抗争、自省和精神碰撞,完整呈现人的精神变化轨迹。但小说却未强化这种英雄叙事,并不强行赋予人物产生这些正义行为的逻辑和动机,自觉祛除了英雄叙事上的套话式修辞和过于澎湃的激情,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⑥写于2011年的《花冠病毒》是作家毕淑敏在非典之后的第八年完成的一部疫灾题材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熔铸了作家作为亲历者奔赴抗击非典一线的经历与感受,又发挥了作家在医学上的知识优势,叙事密实而富有激情,亦写实亦虚幻,亦想象亦隐喻。客观来看,这部小说并不缺故事——关于生死,关于抗争,关于情爱,不缺知识——小说中的医学术语和相关知识几乎可以形成一个《病毒与治疗手册》,也不缺人物——英雄人物林立,不畏危情……但从读者接受和评价来看,这部小说的口碑并不是太理想:比如过于刻意团圆的结尾,比如人物塑造上的善恶二元论,尤其是英雄人物的高大、正义、自我牺牲。

⑦灾难文学应该持守怎样的叙事伦理灾难文学,不应充当喧闹的鼓手,而应是个体心灵的按摩师。惟其如此,这样的文学才是入心的,而不是媚俗的,才是审美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才是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才是必须的,而不是冗余的。

(有删改)

1.“饶舌”本指唠叨、多嘴。第①段中的“过于‘饶舌’”具体指当下灾难文学_______的情态。
2.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死亡赋格》因其表现奥斯维辛题材,有着“诗意残忍”风格而被从诗集中删除。
B.《失明症漫记》表现现实,警示未来,是世界文学史上对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
C.叙事密实而富有激情,亦写实亦虚幻,亦想象亦隐喻的作品不是好的灾难文学。
D.文学并不止步于灾难,灾难文学也可以是入心的、审美的、真诚的、必须的。
3.以下选项最不适合用来证明第⑦段划线句的是(     
A.诗圣杜甫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名句,借浩瀚的洞庭湖水表现对国家忧患、时局动荡的痛心。
B.清代诗人赵翼读元好问诗感慨“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揭示了灾难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C.诗人朵渔在汶川地震后写下诗歌《今夜,写诗是轻浮的》,表达生命消逝的沉痛,反思艺术的苍白。
D.福建石雕艺术家林鸿坦写下诗歌《像春天一样活着》,表达对抗疫英雄李文亮医生的哀思与敬意。
4.第③段中用布衣的观点来阐释阿多诺提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理由。你认为阐释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5.加缪《鼠疫》的例子在文中两次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2022-04-23更新 | 1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目前被称为“国潮”的舞蹈作品,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只此青绿》等,创作灵感均来自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破圈”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空间艺术(绘画)向时间艺术(舞蹈)的转换。画中人物和山水被以舞蹈的形式活化,从而赋予了原本静态的艺术以活跃的动感和生命。

在现代观众眼里,这种传统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的幻化和挪移,本身就使相关舞蹈作品充满魔幻和奇观性,从而对人构成吸引。为什么在现代艺术创造中,中国艺术家能实现这种幻化和挪移?这固然与现代舞台对声光影技术的运用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中国艺术在观念层面并不存在两者的分离,而是赋予了诗乐舞和诗书画内在的互通性。

这种互通或一体性,可以从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及美学观中见出。如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在中国美学史中,“气韵”本来是一个关于乐舞的概念,但从谢赫始,它却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普遍遵循的法则。这意味着中国绘画虽然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但在本质上却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这种内在的乐感赋予它从造型艺术向乐舞艺术生成的潜能。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如上“国潮”作品均是以绘画向乐舞的转换为共同特点,但采取的路径仍存在重大差异。比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作品依托的历史名作均是人物画,它的创作路径是将画中人物挪移为舞蹈中的人物。而《只此青绿》不同,它依托的《千里江山图》是山水画,创作路径则是将自然山水幻化为人物。这就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艺术史中,广泛存在着人与自然交互的话题,如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均是这方面的杰作。在道家思想里,人向自然的生成也是大趋势,庄子把它称为“物化”。以此为背景,汉代儒家发展出了“天人同构”理论,认为人的每一个器官均在天地之间有相应的匹配物,人与自然就成了同形同构关系。到三国时期,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记载了盘古之死,说他死后身体化成了大地上的山川河岳、草木金石。根据这种化生关系,人向自然的全面生成,反向也使自然天地人体化,使山川河岳成为人体的映像形式。

后世,这种人与世界交互生成的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艺术,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山水画,虽然是在讲自然山水,但山水却以血脉、毛发、神采、秀媚的人体形象向人映显,自然界的山山水水由此都活化出了人的音容和幻影。具体到舞蹈艺术而言,它如果能把这种自然山水向人生成的逻辑揭示出来,所谓的人舞也就是自然山水之舞。这种潜存于山水之间的人体幻影,使相关的舞蹈表演充满了迷幻色彩,但观众并不感到不可思议,这离不开中国美学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给予的理论支持。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美学如何支持了当代“国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能够为“国潮”的舞蹈作品提供创作的灵感,促进时、空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
B.《只此青绿》等舞蹈作品借助声光影技术,以其魔幻色彩和奇观性引发现代观众的兴趣。
C.乐舞概念中的“气韵”说被谢赫引人到绘画创作后,逐渐脱离乐舞而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法则。
D.人舞即是自然山水之舞,人体形象可以由自然山水映显而来,自然山水也可活化出人的音容和幻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指出《唐宫夜宴》等作品“破圈”的主要表现和根本原因,点明论题,便于后文快速展开具体论述。
B.文中引入谢赫关于“气韵”的学说,论证了中国绘画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与乐舞艺术具有相通性。
C.本文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论据,既有神话传说又有哲学理论,使论证更易于理解。
D.本文论述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详尽阐述了中国美学对“国潮舞蹈”的重要影响,深入浅出,说理透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舞蹈作品以活跃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魅力,是符合时代发展和观众期盼的新的艺术表达。
B.诗乐舞和诗书画存在内在的互通性,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能够实现两者的融通,将画中人物和山水以舞蹈形式活化。
C.“国潮”舞蹈作品创作路径可以是自然山水向舞蹈人物的转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体现出自然天地人体化的映像形式。
D.观众在欣赏《只此青绿》时,能够理解中国美学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理论,则有助于在迷幻的舞蹈表演中感知舞蹈本身的丰富内涵。
2023-02-09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